陈志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软岩偏压隧道洞口段变形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被引量:3
- 2013年
- 在现场观察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公岭隧道洞口段大变形的特点。根据隧道的地质、地形条件及施工工艺特点,分析了该段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大变形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既对隧道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整体效应,加速了衬砌的变形破坏,极大缩短了大变形的产生过程。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该大变形段的防治措施,监测结果证明,该措施效果良好。
- 符银昌赵诗茹陈志超高义
-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岩偏压洞口段
- 断层地质调绘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 2013年
- 地质调绘法在工程实践中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以隧道区域内断层为预报目标,根据断层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总结归纳了一套以地面复查为基础,地质编录为核心,工程地质评价为深化的断层地质调绘分析方法。以厦门天马山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断层地质调绘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适用范围,阐述了其在超前地质预报过程中的意义。通过预报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预报效果良好,充分验证了地质调绘法预报断层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 徐方陈志超蒋宗鑫
- 关键词:隧道工程公路隧道断层超前地质预报
- 钢渣路面基层材料安定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钢渣的安定性能是钢渣能否在公路路面基层中大面积应用的关键因素。以不同陈化龄期的武钢自然处理钢渣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采用压蒸粉化率法与压蒸存活率法对钢渣的安定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利用试件裂缝监测与加州承载比(CBR)浸水膨胀率综合评价了钢渣路面基层材料的安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逐渐减少,压蒸存活率逐渐增大,压蒸粉化率逐渐减小,陈化半年后各个粒级的钢渣颗粒粉化率明显降低,钢渣的各个粒径的存活率均达到了94%以上,并且中间粒径的压蒸存活率明显比两边粒径范围的钢渣存活率大;陈化初期(前3个月)钢渣类基层试件在早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陈化半年之后,钢渣类基层试件体积稳定性能大幅提高,裂缝出现几率显著降低;钢渣路面基层材料CBR试件的浸水体积膨胀率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钢渣粉煤灰CBR试件的微膨胀值仅为钢渣CBR试件的1/6,并且能提前达到体积稳定状态,可见加入粉煤灰后,能显著提高钢渣路面基层的体积稳定性能。
- 徐方陈志超朱婧周明凯沈卫国陈建平
- 关键词:安定性能粉煤灰
- 软岩隧道矿山法施工大变形风险评估被引量:7
- 2013年
- 建立了软岩隧道大变形评估体系模型。应用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和施工设计4项一级指标和黏土矿物含量等13项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大变形风险分为5级,并分别定量、定性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应用所建模型对三座隧道大变形风险进行评估,评定结果与变形监测结果一致。建立了隧道大变形风险后果估计模型,并将风险后果分为5级;将大变形风险发生概率评估结果和风险后果评估结果相结合,确定风险综合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接受准则。应用所建模型对通省隧道大变形风险进行了评估。
- 范建海陈志超夏述光
- 关键词:大变形风险评估德尔菲法
- 推覆构造带碳酸盐岩隧道突水机制及风险规避被引量:8
- 2014年
- 以大坪山隧道已开挖段突水点的共性及异性特点为切入点,对武当推覆构造带隧址区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岩性差异变化及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剖析。从推覆构造对突水的影响、对蓄水构造控制作用以及水文单元差异3个方面阐述其突水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地层岩组差异、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环境等5种地质孕灾因子的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模糊优选方法选出最易孕育岩溶突水灾害的地质环境组合,即"寒武系灰岩+向斜核部+张性裂隙+丘陵地貌+充足地表水"。根据权重值进行突水危险性等级划分,提出以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成果为核心,综合物探方法互为验证的"体–面–线–点"式的岩溶突水风险规避方法,并与掌子面揭露情况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重视地质分析法为核心的综合物探方法是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岩溶风险规避中的主要地质预报方向。
- 徐颖左昌群陈志超方晓睿
- 关键词:岩溶突水风险规避
- 通省隧道变质软岩变形破坏机理及减避措施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通省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武当群片岩,属于变质软岩。自施工以来多次出现围岩大变形与坍塌,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正常施工。本文分析了变质软岩变形破坏的特征,研究了通省隧道变质软岩的塑性流动变形、偏压、物化膨胀、流变、应力扩容等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加强支护的强度和刚度、增加体外支撑、加强监控量测等减避围岩变形破坏的措施,可用以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 陈建平蒋宗鑫陈志超孙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