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清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黄河
  • 3篇河道
  • 2篇淤积
  • 2篇泥沙
  • 2篇孢粉
  • 2篇下游河道
  • 2篇黄河下游
  • 2篇河道淤积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第四纪
  • 1篇洞穴
  • 1篇洞穴沉积
  • 1篇岩溶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致敏花粉
  • 1篇治理措施
  • 1篇输沙
  • 1篇水力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11篇陈志清
  • 4篇黄赐璇
  • 1篇金德生
  • 1篇师长兴
  • 1篇马瑞
  • 1篇梁玉莲
  • 1篇许炯心
  • 1篇叶青超
  • 1篇程志刚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Acta B...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山地研究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的萎缩及其原因被引量:3
1995年
根据黄河下游7个控制断面的深泓高程、平均河底高程、滩槽高差及过水断面面积的历年变化,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河道的萎缩过程。
陈志清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河道淤积
燕山山区潮白河河道特性被引量:1
1989年
密云水库以上的潮白河分为白河和潮河两支,分别穿行于燕山山区。两河的上段为顺直河型或游荡河型,下段为典型的深切曲流。河势及河型受地质构造的深刻影响。潮白两河的纵比降大,来水、来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匀,对不同河型的形成有影响,这也表明密云水库以上的潮白河具有山地河流的特点。
陈志清
关键词:河道地质构造泥沙
法国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6
1996年
法国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及其应用黄赐璇陈志清(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AEROPALYOLOGICALSTUDYANDITSAPPLICATIONINFRANCEHuangCi-xuanChenZhi-qingInstit...
黄赐璇陈志清
关键词:孢粉学
黄河龙门—三门峡段河漫滩组成物质的粒度特征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分析了河漫滩组成物质的粒度组成特征,并与河床质粒径级配与悬移质粒径级配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河漫滩宽度及物质组成对河槽几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使黄河产生游荡的首要条件是河道的强烈堆积以及要有能够满足其大幅度游荡的宽广的河漫滩,如果河漫滩组成物质中细颗粒物质含量低,抗冲性能小,则更能进一步促使河道变得宽浅,游荡程度加剧。
陈志清
关键词:黄河河漫滩粒度特征泥沙
空气中致敏花粉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空气中的某些致敏花粉能引发一些人的呼吸道疾病或皮肤疾病,本文根据库尔风标花粉仪采集到的空气孢粉, 对北京、禹城、桃源3 个台站的全年空气孢粉进行定量分析,提出这些地区空气中主要的致敏花粉类型及其在一年中最高花粉浓度出现的时间。根据致敏花粉的浓度、比重、半径和成年人每周平均吸入的空气量, 进而计算出成年人在致敏花粉最大传粉期的一周内吸入的致敏花粉重量, 从而可为致敏花粉症的防治提供定量资料。研究结果显示, 位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和禹城最主要的致敏花粉是蒿属和禾本科花粉,属于夏秋型致敏花粉。北京地区蒿属花粉分布在4~10 月, 高峰在8~9 月, 禾本科花粉的高峰期在9 月份。禹城地区粮食作物较多, 禾本科植物花粉的高峰在6 月份。桃源位于亚热带气候区, 主要的致敏花粉是春季型的杉属、夏秋型的大麻属和蒿属, 其中杉属花粉量很大, 主要在3 月份, 大麻属及蒿属浓度最高的一周出现在9 月份。
黄赐璇陈志清马瑞
关键词:致敏花粉呼吸道疾病
花粉通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及其在预报小麦、玉米产量上的前景被引量:6
1997年
应用花粉通量测定新技术,于1992~1994年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传粉期间,应用库尔式收集仪收集和测定空气中的花粉,记录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小麦、玉米产量与它们最大传粉期空气中花粉浓度的相对应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试图建立禹城实验区小麦和玉米产量预报图式。
黄赐璇梁玉莲陈志清程志刚
关键词:小麦玉米气象要素
我国南方花岗岩丘陵地区的水蚀荒漠化──以闽西南长汀县河田镇为例被引量:3
1998年
陈志清
关键词:花岗岩丘陵地区荒漠化
欧亚黄土沉积环境对比研究
1991年
本文对采自中国、法国、比利时等国43块黄土样品进行实验室处理后,分析对比了它们在碳酸盐含量、粒度组成、重矿物组成及粘土矿物成分方面的共同特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国黄土碳酸盐含量稳定,西欧不同类型的黄土碳酸盐含量差别很大。在粒度组成上,欧亚黄土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西欧不同层位的黄土粒度组成呈有规律变化。对西欧重矿物的分析可以追溯黄土的物质来源,粘土矿物含量在欧亚不同黄土中也有差别。比较结果说明,欧洲的黄土堆积受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波动影响较大,中国黄土在堆积期间始终处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陈志清
关键词:沉积环境碳酸盐含量古气候黄土沉积
比利时勒穆尚洞穴沉积的孢粉研究
1990年
勒穆尚洞是位于列日市东南的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洞穴,作者对位于上层与下层通道连接处的沉积物进行了孢粉研究,根据沉积物性质不同,剖面可分两部分,下部由河流相的砂砾组成,上层为数层石笋质盖板。最上层的石笋质盖板经放射性钍(?)铀(?)法测定,年代为距今10.5万a。 根据孢粉分析,石笋质盖板层可能形成于距今10.5万a的里斯—玉木间冰期中期,当时气候温暖潮湿,生长有以榛、栎、赤杨、千金榆为主,伴有一些椴、榆、常春藤等的阔叶林,洞穴处于低洼积水的环境。剖面下部的砂砾是在此温暖期之前由地下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多次堆积而成。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古植被及古气候的变化以及该洞穴的演化历史。
黄赐璇陈志清卡米尔.埃克
关键词:洞穴孢粉岩溶第四纪
下游地上河发展趋势与环境后效研究
叶青超许炯心金德生师长兴陈志清靳长兴等
一、成果内容简介、关键技术、技术经济指标:该专题由环境因素变化与下游地上河的发展,下游河道泥沙输移堆积特征和淤积量估算,环境因素变化与下游地上河可能决口改道的关系,干流用水工程开发对下游河床萎缩的环境后效、环境后效与治理...
关键词:
关键词:水力输沙河道淤积河道演变下游河道黄河下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