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骏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表现。方法5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动态脉压分为〉60mmHg组25例和脉压40-60mmHg组26例,入选者做冠状动脉造影,应用超声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根据相关公式计算颈动脉紧张度,颈动脉扩张性,颈动脉僵硬度。以左右颈动脉系统全部宽块分级的总和计算宽块指数,作为评价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脉压〉60mmHg组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94±0.15)mm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为(1.46±0.32)mm,颈动脉僵硬度为(3007.3±1022.47),均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P〈0.01或P〈0.05)。而颈动脉扩张性为(0.12±0.08)、紧张度为(2.31±1.03),明显比脉压40-60mmHg组降低(P〈0.05或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92%、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8%,脉压〉60mmHg组升高(P〈0.01或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与脉压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9、0.752、0.596,P〈0.01或P〈0.05)。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与脉压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6、-0.598,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高,可使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增加。
- 吴和弟崔晓红陈华骏
-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脉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
- 热带地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59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因、死亡原因和药物治疗的情况。方法:选择热带地区1995年1月到2004年12月31日确诊的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259例,对病因、临床特征、死亡
- 李施勇宋芳芳陈华骏崔晓红
- 文献传递
- 右室心肌梗塞25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右室心肌梗塞(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RVMI)是心肌梗塞(MI)的特殊类型,从30年代开始,RVMI已为病理学家所认识,然而,由于生前诊断困难,临床上未受重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及诊断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明显增加,掌握其特点,并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住的126例急性心肌梗塞中的25例RVMI作一分析,并对其几个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60.5岁。均为Q波型MI。
- 陈漠水林少雀符育群唐勇陆士娟陈华骏苏雨江陈昌裕
- 关键词:心肌梗塞右室心肌梗塞
-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28例Ⅰ~Ⅱ期高血压病(EH)患者,给予苯那普利(洛汀新)10~20mg/d,口服6~7周,测定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Alb),计算其排泄率(UMAE)及测定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设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未治疗EH组Ccr低于正常组,尿UMAE,血、尿β_2-MG,尿NAG高于正常组;治疗后EH组Ccr上升,尿UMAE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后血、尿β_2-MG和NAG有下降趋势,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80%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显著下降。提示,苯那普利降压效果好,能改善病人症状。部分EH患者存在早期肾损害,苯那普利对Ⅰ~Ⅱ期EH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 夏斌赞段力平陈华骏
- 关键词:苯那普利高血压肾功能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降压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吲哒帕胺。B组(观察组):在A组基础上加缬沙坦片。结果:两组药物对血压的降压效果有差异,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较单纯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效果显著(P<0.05),但未影响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 唐勇陈华骏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体会
- 1996年
- 1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皆有基础心脏疾病,其血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诊断IE价值较高。9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获得良好效果。
- 陈华骏苏雨江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 老年高血压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 1999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特点及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274例(老年组184例,非老年组90例)和13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老年组70例,非老年组62例)行2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高血压老年组为75%,非老年组为51.1%,对照组为48.6%和4.8%,其中Lown’s分级≥3的室性心律失常在高血压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32.1%和21.1%,对照组2.9%和0%(P均<0.01),在高血压老年组中60例伴左室肥厚,其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Lown’s分级≥3者达91.7%和66.7%,均高于无左室肥厚的69.4%和18.8%(P均<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左室肥厚者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率高的重要原因。
- 崔晓红廖斌陈华骏吴燊荣
- 关键词: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肥厚老年人
- 左心室肥厚与高血压病
- 左心室肥厚(LVH)是正常心肌为克服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加而产生的适应性过程.由于调查人群和诊断方法的不同.文献报告的高血压病人LVH发生率为5%~50%(平均30%).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LVH预后、预测和病理机制等方面...
- 李施勇崔晓红陈华骏
-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病理机制心血管危险高血压
- 文献传递
-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型冠脉病变4例
- 1997年
- 陆士娟苏雨江陈漠水陈华骏俸永红梁其贵
- 关键词:冠脉内支架术冠心病
- 左心室肥厚与高血压病
- <正>左心室肥厚(LVH)是正常心肌为克服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加而产生的适应性过程。由于调查人群和诊断方法的不同。文献报告的高血压病人LVH发生率为5%~50%(平均30%)。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LVH预后、预测和病理机制...
- 李施勇崔晓红陈华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