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义兰

作品数:45 被引量:322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多波束
  • 17篇海底
  • 11篇海底地形
  • 7篇测深
  • 6篇多波束测深
  • 6篇波束
  • 5篇多波束测深系...
  • 5篇多波束系统
  • 5篇陆架
  • 5篇测深系统
  • 4篇地形
  • 4篇海底地形地貌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地貌
  • 3篇多波束测量
  • 3篇多波束勘测
  • 3篇水深
  • 3篇水深测量
  • 3篇区块

机构

  • 4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香港理工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5篇陈义兰
  • 23篇周兴华
  • 11篇丁继胜
  • 10篇唐秋华
  • 9篇吴永亭
  • 8篇刘忠臣
  • 7篇胡光海
  • 5篇刘晓瑜
  • 5篇郭发滨
  • 3篇刘乐军
  • 3篇陈永奇
  • 3篇杨龙
  • 2篇冯守珍
  • 2篇刘炎雄
  • 2篇彭琳
  • 2篇董立峰
  • 2篇王振宇
  • 2篇张海泉
  • 2篇张卫红
  • 2篇孙玉星

传媒

  • 10篇海洋测绘
  • 8篇海岸工程
  • 5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学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工程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第二十届海洋...
  • 1篇第十八届海洋...
  • 1篇第十七届海洋...
  • 1篇第十三届海洋...
  • 1篇第十四届海洋...
  • 1篇首届全国海域...
  • 1篇我国专属经济...
  • 1篇中国全球定位...
  • 1篇青岛市第七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底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2007年
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海底管线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海底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并初步探讨了海底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
王振宇崔利陈义兰段焱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海底管线
基于多波束数据的东海陆坡区地形分类
海底地形分类是一种分析海底地形发育特征的复杂程度、将海底形态划分为不同的地形单元的地形描述方法。它是对海底地形信息的一种表达分析方法,是海底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对海底地形的分类主要限于描述性的人工分类,大大降低了地...
陈义兰
关键词:东海陆坡多波束数据人工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利用海图数据与卫星影像计算海湾纳潮量——以胶州湾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以胶州湾为例,尝试获取胶州湾的三维地形,并利用海湾高、低潮所容纳的海水体积之差计算海湾纳潮量。计算结果表明:胶州湾1992年纳潮量为9.8×108 m3,2005年胶州湾纳潮量为8.9×108 m3,胶州湾纳潮能力下降0.9×108 m3。
李君益纪育强郑全安吴永亭陈义兰刘自力辛海英
关键词:纳潮量
浅水多波束系统及其最新技术发展被引量:40
2005年
针对目前国际上8家公司生产的16种新型浅水多波束系统的技术指标,对它们的技术性能,包括采用的波束形成方法、频率范围、测深量程、深度分辨率、最大测幅、单位时间(s)内的采样次数、波束宽度、侧扫功能、测深精度、测量航速、声线弯曲改正、姿态传感器及设备寿命等给予了评价,并展望了浅水多波束技术的发展前景。
刘忠臣周兴华陈义兰胡光海
关键词:海洋测绘多波束系统
东海外陆架中西部海区海底地形新认识
利用多波束在东海外陆架中西部海区的勘测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海底地形,有了崭新的认识:研究区发育大量的沙脊地形,验证了在东海外陆架上分布着规模巨大的连体沙脊的结论;沙脊构成了本区的地形主体.还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特殊地形...
刘忠臣陈义兰
关键词:东海外陆架海底地形多波束
文献传递
最大似然分类法在多波束底质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和海底声像图,通过数据预处理,应用Beyes统计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泥、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自动分类识别。
魏长寿唐秋华丁继胜陈义兰杨龙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系统底质分类
应用INSAR进行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在分析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说明了对黄河三角洲进行地面沉降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于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的可行性。
陈义兰周兴华刘忠臣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地面沉降监测差分黄河三角洲
海域使用测量中面积精度问题的探讨
讨论了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误差来源,分析了海域使用测量面积的精度,并给出了实例分析,并对海域使用测量的精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周兴华陈义兰
关键词:误差分析
多波束海底声像图的形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在探讨多波束海底声像图形成原理基础上,重点研究多个扇面、多个条带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拼接、镶嵌方法,将海底反向散射强度值向图像灰度值转换,最后形成海底声像图,为海底地貌解译、海底目标物探测以及海底底质类型划分提供判读依据。
唐秋华陈义兰周兴华杜德文
关键词:海洋测量多波束
多波束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大型多波束地形调查中存在的多波束测量重叠区和接边区水深的不一致,研究了多波束测量重叠区和接边区的多波束数据的融合方法,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移动平均法和最小曲率法进行数据融合,比较3种方法的融合精度,认为最小曲率法是这3种方法中最适合用来进行重叠区多波束数据融合的方法。
陈义兰
关键词:多波束数据数据融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