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冬

作品数:65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政治法律
  • 14篇经济管理
  • 12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社会治理
  • 11篇政府
  • 10篇伦理
  • 9篇社会管理
  • 9篇视域
  • 9篇网络
  • 8篇社会
  • 8篇文化
  • 6篇主义
  • 6篇民生
  • 6篇基层社会
  • 6篇基层社会治理
  • 5篇新社会
  • 5篇信用
  • 5篇信用文化
  • 5篇意识形态
  • 5篇创新社会
  • 5篇创新社会管理
  • 4篇党建
  • 4篇谣言

机构

  • 57篇辽宁社会科学...
  • 4篇辽宁省社会科...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63篇陈东冬
  • 3篇郭锋
  • 1篇王玉红
  • 1篇牟岱
  • 1篇孙莉

传媒

  • 6篇哈尔滨市委党...
  • 4篇云南行政学院...
  • 3篇党政干部论坛
  • 3篇宁夏党校学报
  • 3篇中共桂林市委...
  • 3篇福州党校学报
  • 3篇安徽警官职业...
  • 3篇广西社会主义...
  • 2篇商业时代
  • 2篇领导科学
  • 2篇重庆社会主义...
  • 2篇江南社会学院...
  • 2篇中共南昌市委...
  • 2篇中共珠海市委...
  • 2篇中共郑州市委...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辽宁经济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桂林师范高等...
  • 1篇黑河学刊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解读
2011年
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基础是人性尊严;民生目标是还富于民;民生保障是还权于民;民生途径是公民参与。从民生视角提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渠道和办法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民生型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陈东冬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人性尊严还权于民公民参与
网络民主视角下创新社会管理的困境与实施
2011年
网络民主的发展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民主视角下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着发展困境,面对这些困境,需要完善立法,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建立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机制,转变政府观念,培养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陈东冬
关键词:网络民主创新社会管理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稳定问题被引量:5
2010年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对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但是在民族地区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下分析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要素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时代价值。
陈东冬
关键词:民族观民族地区
关于创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技术平台和工具。网络虚拟社会发展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挑战:网络空间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新阵地;网络渗透是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模式;网络问政是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新考验;网络谣...
陈东冬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文献传递
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解读
2011年
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基础是人性尊严;民生目标是还富于民;民生保障是还权于民;民生途径是公民参与。因此,从民生视角提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渠道和办法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民生型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陈东冬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民生
从民生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的困境和有效路径被引量:6
2011年
民生视角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内容、切入点和动力源泉,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和观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坚持群众路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多方参与是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有效途径。
陈东冬
关键词:民生社会管理创新
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言的内在关联被引量:3
2015年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角色失范干扰了网络生态环境的发展,日益成为影响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媒体角色失范表现在信息失真、舆论导向失范、舆论监督权利被无限放大、伦理道德失范、管控失范等多方面。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言传播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为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信息源、技术平台、心理根源、文化基础。规范新媒体的发展,既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有效渠道。
陈东冬
关键词:新媒体失范网络谣言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产阶层文化价值取向解析被引量:1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产阶层形成了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分割"的伦理模式,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在体现主体创造性和主体意识的层面上统一起来;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化及主体意识;中产阶层的"利益"追求和"价值"追求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职业中的矛盾型人格导致中产阶层价值观方面的不和谐和矛盾性。为了更好的发挥中产阶层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应该整合中产阶层多元文化价值取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陈东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产阶层核心价值体系
公共安全视角下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3年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给公共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城市韧性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和风险治理的新视角新议题,也成为防范城市风险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工具。本文从公共安全视角,分析城市韧性的新内涵和现代转向,提出提升城市韧性的五大支撑体系,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供路径选择。
陈东冬
关键词:公共安全支撑体系城镇化
信用文化建设的根源解析
2013年
信用文化是用以支配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经济单元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体系。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严重,既是文化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信用文化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价值根源,是调整社会心态的重要保障。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信用文化建设有着深刻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及国际根源。
陈东冬
关键词:信用文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