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宇懿
-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感染特点和防范对策
- 杨辅直李伟生苏格炘张倩陈晓玲闵宇懿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感染
-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和高胆汁酸血症126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时高间接胆红素与高胆汁酸并存的相关因素及其转归。方法对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照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前后化验血清胆红素、胆汁酸、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对各种不同因素所致的间接胆红素与血胆汁酸程度进行比较,将间接胆红素与血胆汁酸、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水平做相关分析。结果血清间接胆红素分别与血胆汁酸、白蛋白存在相关关系(P<0.05),与谷丙转氨酶无相关关系(P>0.05);溶血所致黄疸的血清间接胆红素[(285.8±63.3)μmol/L]、胆汁酸[(22.6±11.2)mmol/L]水平较围产及母乳两因素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102例(80.6%),好转21例(16.6%),平均住院时间(5.5±3.4)d,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一例死亡。结论新生儿黄疸中常见高间接胆红素与高胆汁酸并存,与肝脏暂时清除能力不足有关,转归预后良好。
- 杨辅直李伟生苏格炘陈晓玲刘红铃闵宇懿
- 关键词:新生儿间接胆红素胆汁酸
- 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与DIC及其适时干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特点及适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59例危重新生儿和28例非危重儿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小板(Plt)计数进行检测,对其中32例危重儿给予肝素钠12.5~30U/(kg.次),每6小时1次,酌情输入新鲜冰冻血浆等干预治疗,并进行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和临床结局的比较。结果危重新生儿PT,APTT,Fib,D-dimer,Plt值异常率较非危重儿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PT,APTT,Fib,D-dimer异常率最为显著,且疾病严重程度与D-dimer水平呈高度正相关,与PT,APTT,Fib呈中度正相关,经干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干预组32例中发展到晚期DIC2例,死亡3例;非干预组27例中发展到晚期DIC3例,死亡6例,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早期DIC的诊断甚为必要,早期积极干预使预后大为改观。
- 杨辅直李伟生苏格炘闵宇懿陈晓玲洪燕
- 关键词:危重症DIC凝血功能肝素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79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医院感染临床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79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医院感染37例、52例次,感染率4.55%、例次感染率6.5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38.46%、21.15%、13.46%;早产、低体质量、住院时间长、高胆红素血症及合并症的严重程度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后,医院感染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医院感染最主要部位,不断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强调医务人员洗手,重视物品、器具全面消毒,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杨辅直李伟生苏格炘张倩陈晓玲闵宇懿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