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洪涛

作品数:60 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胰腺
  • 21篇胰腺炎
  • 21篇腺炎
  • 14篇急性胰腺炎
  • 9篇术后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9篇转流
  • 9篇转流术
  • 9篇胃转流
  • 9篇胃转流术
  • 8篇胆管
  • 7篇手术
  • 7篇重症
  • 7篇重症急性
  • 7篇重症急性胰腺
  • 7篇重症急性胰腺...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坏死

机构

  • 59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成都医学院
  • 3篇泸州医学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第44...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60篇闫洪涛
  • 40篇汤礼军
  • 24篇田伏洲
  • 24篇陈涛
  • 17篇骆助林
  • 13篇戴睿武
  • 12篇邹洪
  • 11篇石力
  • 10篇闫勇
  • 9篇崔建峰
  • 9篇郑晓博
  • 9篇黄竹
  • 8篇汪涛
  • 8篇李可洲
  • 8篇任建东
  • 7篇王华
  • 7篇唐均成
  • 7篇伍松
  • 6篇肖乐
  • 5篇黎冬暄

传媒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解放军医药杂...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西南军医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置管引流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的影响
2013年
我们采用腹腔置管引流技术,探讨其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与模型制备: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1)A组:参照Aho等[1]的方法,建立大鼠SAP模型。(2)B组:SAP模型制备成功后,在大鼠下腹部置人引流管。(3)C组:仅进行开腹手术,翻动胰腺后关腹。
郑晓博闫洪涛刘卫辉陈涛王涛梁鸿寅黎鹏武汤礼军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置管引流免疫屏障肠黏膜
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对肝部分切除术(PH)大鼠残余肝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构建经典大鼠PH模型:即分别于肝左叶、中叶根部结扎切除。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CPB组,NCPB组在术后12 h开始给予双侧0.5%利多卡因经皮NCPB,1次/d,而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替换。分别于术后第1、3、7 d行NCPB后30 min,观察残肝的增殖情况,并测定肝功能和残肝血流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NCPB组大鼠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在PH术后第1、3、7 d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红素(TB)在第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在第3、7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肝血流量在第1 d最低,在第3 d和第7d逐渐增加,而NCPB组的肝血流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H术后1 d,对照组VEGF的表达量很低,以后逐渐增加,而NCPB组在各相应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NCPB减轻大鼠PH术后肝功能损害,可能与提高VEGF表达、改善残余肝组织血液灌注从而促进肝组织再生有关。
李军魏晓红林露汪海洋白树荣闫洪涛田伏洲
关键词:腹腔神经丛阻滞再生修复
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63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17例(A组)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再加大网膜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其余46例(B组)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治疗24例、无水酒精注射14例、介入治疗8例。结果 A组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2%、41.2%、23.5%,明显高于B组的45.7%、28.3%和0%(P<0.05)。结论与非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方便术后使用大网膜静脉插管灌注化疗。
骆助林汪涛刘子沛刘湘林戴睿武闫洪涛王华田伏洲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
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异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异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降糖机制。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周检测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游离脂肪酸(FAA);术前及术后1、2和4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计算血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术后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的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结果术后4周,手术组大鼠较糖尿病模型和假手术组血脂相关指标降低(P<0.05),空腹血糖及OGTT 2 h血糖值明显下降(P<0.05),AUC明显减小(P<0.05),ISI明显升高(P<0.05),手术组G-6-P和PEPCK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较糖尿病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有降低(P<0.05)。结论胃旁路术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异常的糖耐量,其降糖机制可能与肾脏糖异生关键酶表达降低,肾脏糖异生减弱有关。
文艺冯犁张少华陈振宇闫洪涛陈涛汤礼军
关键词:胃旁路术ROUX-EN-Y肾脏糖异生
胃转流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8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8例行胃转流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后1年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指数等指标。不同时相点各指标比较采用不等距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48例(83%)患者停用全部降糖药物达到完全缓解标准,7例(12%)患者降糖药物用量较手术前至少减少50%,3例(5%)患者无效。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F=67.867,50.885,78.278,572.757,P〈0.05),而体质指数变化不大(F=3.503,P〉0.05)。结论对于体质指数〈25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具有较好的疗效。术后患者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可能是胃转流术发挥疗效的重要原因。
汤礼军陈涛崔建峰石力闫洪涛李运明田伏洲
关键词:糖尿病胃转流术非肥胖型
经皮导管引流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引流(PC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0只)、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SAP大鼠模型(B组,16只)和SAP大鼠PCD治疗组(C组,16只),分别于建模后12h取血清及腹腔积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淀粉酶、蛋白酶水平,留取胰腺组织一部分制作石蜡切片行光镜下病理检查、一部分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环氧化酶-2(COX-2)及诱导型一氮合酶(iNOS)表达。结果 B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6有显著升高(P<0.05),与A、C组比较IL-10无明显变化(P>0.05);相同时点的C组大鼠血清TNF-α、IL-6、淀粉酶和腹腔积液TNF-α、蛋白酶活性与B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血清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光镜病理检查提示C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较A组大鼠明显改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组大鼠胰腺组织COX-2和iNOS表达较A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结论 PCD可缓解SAP大鼠病情并减轻胰腺炎症损伤,其可能机制与引流出富含炎症细胞因子及胰酶等有害物质的腹腔积液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降低胰腺组织COX-2和iNOS的表达有关。
陈光宇戴睿武闫洪涛陈涛黎冬暄汤礼军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环氧化酶-2
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5
2011年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成都军区总医院2004年至2008年符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条件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序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经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治疗组患者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2年,对照组患者除不用服药外,其余护理、饮食等与治疗组相同。术后2年复查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统计胆结石症状和胆囊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保胆取石术均获成功。术后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胆囊壁厚度差值、胆囊收缩功能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治疗组结石复发明显减少(P<0.05)。结论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胆囊结石的复发有预防作用。
骆助林陈理国苗建国闫洪涛任建东田伏洲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牛磺熊去氧胆酸
胆肠吻合术后输出襻梗阻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提高输出襻梗阻的诊断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总结8例患者,分析梗阻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输出襻空肠梗阻的发生与输出襻活动度大有密切关系。结论胆肠吻合术后输出襻梗阻发生较少,临床鉴别诊断很重要。建议肠肠吻合口使用吻合器,减少人为操作造成的狭窄。
闫勇王雨闫洪涛叶明辉
关键词:手术操作
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糖尿病模型组(n=32),模型组注射STZ(35mg/kg),血糖稳定后确定成模30只,再将其分为糖尿病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手术组(n=14)。手术组大鼠行Roux-en-Y胃转流术。术后8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肾重指数(肾重/体重)、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肾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AR mRNA的表达,并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空腹血糖、肾重指数明显升高,肾功能相关指标BUN、Cr亦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TSOD、GSH-PX活性低下,MDA含量增加(P<0.05),肾脏AR活性增强,AR mRNA表达增加(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大鼠空腹血糖、肾重指数、BUN、Cr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肾组织TSOD、GSH-PX活性增强,MDA含量减少(P<0.05),肾脏AR活性降低,AR mRNA表达下调(P<0.05)。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肾组织病理结构无异常,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肾小球明显增大,系膜明显增生,系膜区扩张,手术组病变明显轻于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胃转流术可能通过减轻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肾脏AR活性及AR mRNA表达而抑制多元醇通路的过度激活,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陈振宇文艺张少华冯犁闫洪涛邹洪汤礼军
关键词:胃转流术肾功能
胃转流术对GK大鼠胰岛纤维化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对GK大鼠胰岛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GK大鼠40只,高脂饲料喂养1 w模后,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各20只。手术组行胃转流术,假手术组行胃窦十二指肠离断原位吻合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w,测定各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术后4 w,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各组胰岛内胰岛素、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Ⅲ(CO-Ⅲ)和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胰岛素含量及FN、CO-Ⅲ和巨噬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组术后2、4 w的空腹和术后4 w的OGTT 2 h血糖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术后2、4 w空腹和术后4 w的OGTT 2 h血糖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术后4 w单位胰岛面积中FN、CO-Ⅲ、巨噬细胞的累计光密度值(IOD)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的IOD明显增高(P<0.05);术后4 w,手术组较假手术组的胰岛形态规则。结论胃转流术后,GK大鼠胰岛的纤维化有所减轻,是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唐均成黎冬暄汤礼军陈涛闫洪涛邹洪伍松郑晓博
关键词:胃转流术2型糖尿病GK大鼠巨噬细胞纤维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