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克

作品数:3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汉语
  • 6篇教育
  • 5篇介词
  • 4篇国际教育
  • 4篇汉语国际
  • 4篇汉语国际教育
  • 4篇方言
  • 3篇语言
  • 3篇语义
  • 3篇硕士
  • 3篇配价
  • 3篇现代汉语
  • 3篇现代汉语介词
  • 3篇教学
  • 3篇汉语介词
  • 2篇虚词
  • 2篇语法变异
  • 2篇语法化
  • 2篇语言变异
  • 2篇语音

机构

  • 18篇河南理工大学
  • 12篇河南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0篇闫克
  • 1篇刘永华

传媒

  • 6篇郑州航空工业...
  • 5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语言战略研究
  • 2篇汉字文化
  • 2篇天中学刊
  • 2篇语文学刊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间名词“早起”再议
2019年
“早起”原为偏正短语,后因经常充当“先事→目的”类连动结构的前件,使得其句法独立性降低,语义信息背景化,表述功能由“陈述”变为“辅助”“修饰”。至宋代,“早起”因能出现在“每X”结构之中而凸现“指称”功能,并能与非自主动词搭配而实现从行为到时间的转喻,“早起+VP”由连动结构转变为偏正结构,“早起”由偏正短语转变为时间名词。在明清时期“早起”有了新的衍生形式,如针对词义扩大而出现的具体强化形式“早起起来”,针对词义淡化而出现的同义并列强化形式“清晨早起”,它们是对过度词汇化的积极补充。
闫克
关键词:早起连动结构指称转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能力的定位与培养——经典文献研读课的相关思考被引量:3
2017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应用型"类别特征决定其培养工作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其"高层次"规格特征又决定其培养工作应兼顾研究能力,而研究能力培养的侧重当以内容的应用性为标准。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撰写虽都有涉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但局限性明显,可行之策是设置专业经典文献研读课,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经典文献研读课教学中应准确遴选阅读文献,注重指导学生通过制度化的有效阅读积累成功的研读体验,从而实现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初步培养。
闫克
关键词:MTCSOL应用型硕士
《说文解字》五行文化探析
2023年
文章从五行角度分析《说文解字》中五行字“金、木、水、火、土”以及五行部首字下众字所反映的文化意蕴。《说文解字》所反映的五行文化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许慎释义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说文解字》所反映的五行文化,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及社会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具有一定价值。
张世传闫克
关键词:《说文解字》汉字文化
现代汉语介词配价初探
介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但是,由于它在来源、意义、功能、分布等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自《马氏文通》以来,介词的语法性质、语法功能及其词类归属等问题一直都处在不停的争论之中。在现代汉语配价研究中,对介宾短...
闫克
关键词:介词格标记类型学词类系统
文献传递
产教融合赋能“中文+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新模式被引量:4
2023年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实现高质量职业教育的保障。“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态势向好,但保障其发展的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亟待革新。当前社会背景下,要促进“中文+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人才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深化产教融合。职业院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育师,协同打造高品质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明晰了“中文+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特征。又基于其发展现况,深入剖析了其尚存不足之处。最后通过多重路径的构建,以期为“中文+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可借鉴范例。
闫克马宁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南阳城区去开口化语音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普通话的接触性影响引发了南阳城区的"去开口化"变异,它是"开口化"音变背景下普方差异语言传播的结果,体现出语言接触的"无界"特征。经过调查统计,以例字为基准的结构变异率的分布状况显示,音变的词汇扩散已达中度显著水平,扩散过程的有序性是音变循"舌尖前>舌尖后>舌尖中"的路径推移,这跟各类声母与合口介音拼合的自然度紧密相关。以被试为基准的社会变异率的分布状况显示,音变的社会扩散水平分化突出,跟年龄、职业两变量关联密切,所体现出的社会扩散的有序性是,变异程度依年龄的增大而降低,语言窗口性行业倾向于选用新变式,这是中国语言规划发展历史的直接反映。诸种有序性共同表明,这一变异是一项进行中的变化,而有序的变异过程则体现了语言接触的"有阶"特征。
闫克
关键词:合口呼语言接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数字素养教育实施路径探究
2024年
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催生数字素养需求,数字素养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数字素养教育共同体中,课堂、教师是数字素养教育的基点和主力军,专业课教学理当担负起先行先试之责。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中,导论环节的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教育,能够纠正学生的思想认知偏差,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数字素养观。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信息资源和数字技术的整合经验,能够精彩展现“数字+教学”的巨大利好,为学生向“数字+学习”的转轨提供示范。课后开展多样实战训练——经典文献编选历练沟通交流素养、案例编撰提升内容创建素养、主题探究强化跨专业信息处理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够实现学习收益最大化。
闫克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信息社会网络道德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4年
课程思政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导向性,是高等教育发展道德理性的现实需要。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属于教师教育,重视价值塑造和职业道德建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其必然选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教师通过探索发现,将教学目标分成智育和德育两个层次可以拓展思政教学的广度,围绕学科前沿、专业难点和时代命题开展深度学习可以确立思政教学的深度,教师热烈讲述职业“故事”、在情绪和认知上跟学生“共情”可以提升思政教学的温度。
闫克
关键词:教师教育共情
“有+VP”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9年
本文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代汉语中"有+VP"语言变项在河南高校学生中的发展状况。统计结果显示,该变异现象的扩散过程逐渐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在社会扩散维度,除性别、年龄、方言背景等制约因素外,变异水平与说话人的网络使用之间表现出一定相关性,大致趋势是网络使用越频繁,"有+VP"变式出现的概率越高。在结构扩散维度,"有+VP"中VP的语义类型对变式的使用具有一定制约作用,基本表现是动作类动词比状态类动词更易促发"有+VP"的出现。
闫克
关键词:语法变异扩散
汉语国际教育中非语言因素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在跨文化教学中,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内关于语言因素教学的研究已比较充分,而对非语言因素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都较为薄弱。这与非语言因素在交际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匹配的。基于对非语言因素在交际中具有辅助语义传递、辅助形象塑造、辅助文化展示、辅助情感培养等重要功能的认识,我们主张,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教师应当借鉴国外语言课堂充分运用非语言信息辅助教学的做法,在严格区分非语言信息国别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汉语教学中非语言信息的诸种辅助作用,借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徐扬伟闫克
关键词:非语言因素汉语国际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