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逸凡

作品数:15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公益林
  • 6篇生物量
  • 6篇物量
  • 4篇群落
  • 3篇碳密度
  • 2篇森林生态
  • 2篇森林生态学
  • 2篇生态位
  • 2篇生态位重叠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湿地
  • 2篇湿地生态
  • 2篇碳储量
  • 2篇群落结构
  • 1篇岛屿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洞庭湖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规律

机构

  • 11篇浙江农林大学
  • 6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浙江省林业生...
  • 1篇江山市林业局

作者

  • 15篇钱逸凡
  • 10篇余树全
  • 9篇伊力塔
  • 3篇郑超超
  • 3篇张超
  • 3篇沈露
  • 2篇陈国富
  • 2篇应宝根
  • 2篇彭东琴
  • 1篇楼毅
  • 1篇沈娜娉
  • 1篇吴昊
  • 1篇彭冬琴
  • 1篇王涛
  • 1篇初映雪
  • 1篇徐悦
  • 1篇沈燕
  • 1篇俞飞
  • 1篇胡娟娟
  • 1篇廖文海

传媒

  • 3篇华东森林经理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缙云公益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效益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如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等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涵养水源效益和固土保肥效益。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缙云县公益林调蓄水量3.69×108 t,水源涵养效益累计21.16亿元。其中调水效益15.77亿元,净化水质效益5.39亿元。不同群落类型涵养水源能力依次为毛竹林>杉木林>阔叶林>松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缙云公益林2000—2010年间固定土壤共0.12×108 t,减少流失的土壤养分纯氮9.18×103 t,纯磷2.57×103 t,纯钾2.47×105 t,有机质3.73×104 t,累计效益14.28亿元。不同群落类型固土保肥能力依次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松林>杉木林>灌木林。
陆珠琴伊力塔钱逸凡钭培民应宝根余树全
关键词:公益林生物量涵养水源
杨梅等6种常见经济树种的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锥形量热仪器,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杨梅(Myrica rubra)和茶(C.sinensis)6种浙江省常见经济树种鲜叶片的着火感应时间(TTI)、热释放速率(HRR)、热释放速率峰值(HRRpeak)、热释放总量(THR)、烟释放总量(TSR)、CO释放量(YCO)和CO2释放量(YCO2)7个燃烧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油茶和毛竹的着火感应时间短、热释放速率高、热释放量高,易燃,阻火性能差;而杨梅、茶、枇杷和栀子着火感应时间长,在各项燃烧指标中,峰值较低或最低,热释放速率缓慢,释热量少,是难燃的抗火性强的树种。
彭东琴伊力塔余树全李修鹏俞飞钱逸凡沈露
关键词:经济树种鲜叶防火性
普陀山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特征被引量:58
2012年
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对普陀山主要植物种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普陀山主要植物群落中,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茶(Camellia sinensis)、薹草(Carex tristachya)的生态位宽度分别在乔、灌、草本层中占有优势地位;而且,各层植物种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重叠,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总体上,各植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小,生态位分化明显,资源利用方式分化较大;分布频度是影响植物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布频度越大,则生态位宽度越大,与其他植物种形成生态位重叠的机率也越大。
钱逸凡伊力塔胡军飞张超余树全沈露彭东琴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重叠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概述了全国湿地资源现状、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的意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进展情况。以试点评价工作为启示,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为目的,为大力推进全国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提出通过加快指标体系完善、发布湿地评价行业标准、建立相应制度等建议。
陈国富王涛钱逸凡
关键词:湿地
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的群落结构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两阶抽样法选取5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样地,对浙江省中部地区公益林主要群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公益林群落)进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的研究,并通过编制主要优势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揭示群落建群种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生命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公益林物种组成丰富,乔灌草3个层分别由52科103属263种,59科125属449种和36科56属286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群为马尾松,杉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毛竹,杨梅Myrica rubra等;但由于破坏性利用,各公益林群落在径级结构上趋势一致,均呈现逆"J"型结构,随着胸径的增大,乔木树种数量的比例逐渐减小;此外,群落构建变化中的环境阻力的大小是影响建群种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种群在不同龄级的环境阻力各不相同,其中演替后期优势种青冈在龄级增长过程中死亡率随环境阻力的降低而持续减小,生命期望在后期达到最大,因此,对现阶段的演替后期优势种群的抚育,对改造和提升阔叶林的质量,加速群落正向演替尤为重要。
钱逸凡韩冰园伊力塔张超余树全郑超超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公益林群落结构种群静态生命表
浙江中部4种类型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2014年
利用浙江中部5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对浙江中部4种公益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中部公益林植被恢复成效显著,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达到5.52 t·hm-2·y-1、6.47 t·hm-2·y-1、7.09 t·hm-2·y-1、8.56 t·hm-2·y-1,高于浙江省的整体水平。密度是影响当前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关键。在较低的水平下,密度每增高1000株·hm-2,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增长1.56 t·hm-2·y-1、1.22 t·hm-2·y-1、0.93 t·hm-2·y-1、和1.45 t·hm-2·y-1。公益林群落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具有较高相关性,但利用这个关系在大尺度上推算生产力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本地的参数和按类型分类进行详尽的统计,得到的生产力估算值更可靠,对公益林经营管理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
钱逸凡陈国富余树全吴昊沈娜娉
关键词:公益林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
海宁市袁花镇森林城镇建设探析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海宁市袁花镇资源现状的分析,根据浙江省森林城镇建设的要求和原则,结合平原绿化和"四边三化"行动,提出了"一心、四轴、五片、多点"的建设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空间格局,努力建成林水相依,生态廊道相连,乡村绿化镶嵌的森林生态体系,构建"清雅田园、绿廊穿梭、绿树成荫"城镇森林生态体系。
韩忠良钱逸凡沈建利
关键词:平原绿化
浙江江山公益林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被引量:13
2013年
根据浙江省江山市80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的监测数据,在对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的生物量计算和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指数(J)估评群落生物多样性特性。利用改进的Godron M稳定性测定方法对江山市公益林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群落的相对稳定度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江山市公益林群落总体多样性可观,生物多样性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松林>杉木林>毛竹林>灌木林;江山市公益林群落处于稳定状态,且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
郑超超伊力塔余树全廖文海钱逸凡
关键词:公益林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
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群落特征与动态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浙江省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展本研究对于掌握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动态规律,对于指导中部地区和浙江省植被恢复、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研究...
钱逸凡
关键词:公益林结构特征群落动态演替规律
文献传递
普陀山森林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分析了普陀山主要森林群落——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结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普陀山3种主要森林群落在年龄结构上,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更趋向于衰退型结构,阔叶林则是典型的增长型结构;作为地带性植被的阔叶林在物种丰富上优势明显,其各层次间丰富度特征与全岛植被相一致,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针叶林各层次间表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针阔混交林则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普陀山全岛植物物种丰富,单位生物量平均为161.942 t/hm2,其中阔叶林单位生物量最高,达到172.557 t/hm2,针阔混交林次之,为159.926 t/hm2,针叶林最低,为153.342 t/hm2,各层次中,乔木层生物量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部分占88.69%,灌木层占10.02%,草本层占1.29%。
徐悦钱逸凡伊力塔余树全
关键词:岛屿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生物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