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林生

作品数:237 被引量:5,086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经济管理
  • 5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15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3篇旅游
  • 56篇生态
  • 44篇生态旅游
  • 36篇国家公园
  • 26篇旅游资源
  • 16篇旅游发展
  • 13篇自然保护
  • 12篇旅游业
  • 11篇旅游开发
  • 11篇景区
  • 9篇游客
  • 9篇森林公园
  • 9篇景观
  • 8篇英文
  • 8篇自然保护地
  • 8篇可持续发展
  • 8篇风景
  • 7篇生态文明
  • 7篇碳排放
  • 7篇乡村

机构

  • 232篇中国科学院
  • 5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0篇中国科学院研...
  • 16篇北京第二外国...
  • 15篇宁波大学
  • 1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9篇深圳职业技术...
  • 7篇中南林学院
  • 5篇常熟理工学院
  • 5篇云南大学
  • 5篇江西财经大学
  • 4篇内蒙古大学
  • 4篇怀卡托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南林学院
  • 3篇首都经济贸易...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作者

  • 236篇钟林生
  • 31篇虞虎
  • 31篇陈田
  • 26篇成升魁
  • 26篇唐承财
  • 15篇周彬
  • 13篇周睿
  • 10篇郑群明
  • 10篇张爱平
  • 10篇石强
  • 9篇孙琨
  • 9篇王灵恩
  • 8篇向宝惠
  • 8篇王婧
  • 7篇刘家明
  • 6篇谢婷
  • 6篇徐勇
  • 6篇肖笃宁
  • 6篇刘敏
  • 5篇樊杰

传媒

  • 24篇资源科学
  • 19篇生态学报
  • 15篇旅游学刊
  • 13篇地理研究
  • 1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0篇干旱区资源与...
  • 9篇Journa...
  • 7篇人文地理
  • 5篇中国水利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中国生态旅游
  • 4篇经济地理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旅游科学
  • 3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国园林

年份

  • 11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24篇2017
  • 20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成升魁吴大伟钟林生陈田韩国荣喇积元刘家明
该项目属于地理学科中的旅游地理领域与管理学科中的旅游服务领域,旨在科学合理解决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如何发展生态旅游,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共进。项目全面分析研究三江源地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
关键词:
关键词:旅游产品
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被引量:57
2015年
以浙江省为案例地,构建了基于PSR-EES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其2000~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估,并使用生态安全等级动态度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时空格局和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2年,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指数由0.399增加至0.628,安全等级从敏感等级上升至一般安全等级;2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风险等级和敏感等级的城市数量减少,而临界安全和一般安全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加,且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存在跳跃式转移;3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为游客数量增长率、旅游收入增长率、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和森林覆盖率。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
关键词:旅游生态安全
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绿色景区形象的深化
本文从解决环境问题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深化塑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绿色”形象应采取的对策。文章提出,应当通过构建一个体现“绿色”形象的识别系统和采取有效的形象传播策略传播“绿色”形象,来提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质量。
郑群明钟林生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
文献传递
青藏地区草原旅游活动环境影响比较研究--以玛曲草原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发展生态旅游是青藏草原区的一种保护性开发策略,减轻旅游环境影响是青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实地调查,评价青藏地区草原各主要旅游活动方式的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各种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参与的环境影响最小,其次是游览观光,再次是休闲度假;各种旅游活动中人均草地资源占用额度、及污染物排放量不同是导致其环境影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青藏地区草原旅游发展中,以减少旅游环境影响为目的,应发挥特色旅游资源对文化参与及游览观光旅游方式的诱导作用及对游客的聚集作用,利用市场需求推动环境影响小的旅游方式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引领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并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和约束职能。
孙琨钟林生唐承财
关键词:草原旅游环境影响
呼伦贝尔农垦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模式被引量:5
2018年
运用核密度估计、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农垦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垦区优势旅游资源是建筑与设施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大部分旅游资源为普通级.垦区旅游资源集中在大兴安岭两侧,沿交通与河流分布,形成岭东北、岭东南、岭西北、岭西南4个聚集区.结合"点-轴"理论,构建了农垦旅游发展的"点-轴-功能区"空间模式,其中,旅游发展节点为谢尔塔拉湿地、绰尔河湿地等重点旅游地及甘河农场、那吉屯农场、陶海牧场、拉布大林农场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发展主轴依托G111,G301,S201,S301等4条交通干线,旅游发展次轴依托岭西北通道、岭西南通道、岭南通道;旅游发展功能区为岭东北、岭东南、岭西北、岭西南等旅游功能区.
钟林生曾瑜皙肖练练赵丹阳
偏远型景区旅游开发的市场建设导向模式——以三江源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偏远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文章以三江源达那河谷景区为例,建立了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通过游客问卷调查对层次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游客访问便捷度"差是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研究认为"景区建设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忽略了对"游客访问便捷度"的提高,而"市场建设导向"模式致力于"访问便捷"这一市场条件的建设,更符合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孙琨钟林生成升魁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研究被引量:220
1998年
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对人体健康有利。自英国学者威尔逊与法国学者埃尔斯特和格特尔证实空气负离子的存在,人们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应用阶段1)。在我国,解放区战地医院曾采用了空气雾疗法,50年代有关文献中出现了空气负离子的...
钟林生吴楚材肖笃宁
关键词:森林旅游资源空气负离子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的新论题被引量:12
2016年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它为我国未来5年以及中长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纵观全文,通篇都透露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撑,它的快速发展既会带来区域经济的增长,又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旅游业有效率的发展是学界近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旅游学刊》于“十三五”开局之年以“旅游生态效率与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展开笔谈,就是希望通过各位学者对相关问题的抛砖引玉,引发旅游学界对旅游业发展中生态效率与美丽中国的关注。即旅游生态效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与提升旅游业生态效率?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生态经济管理体系?中国旅游业如何助推美丽中国和生态之明建设?本期的6篇笔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了上述问题。
钟林生曾瑜皙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生态效率旅游发展论题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2017年
旅游资源评价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982—2016年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主要结论有:(1)研究阶段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研究热点可通过核心关键词、热词及高被引文献来反映;(2)评价区域涵盖中国各省,广西、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为案例地密集区;评价对象与资源内涵沿5条主线不断扩展;资源自身价值与开发条件构成评价内容的主体;评价方法以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研究为主流.最后,从旅游资源社会文化价值评价、社区旅游资源价值感知、旅游资源指标监测与动态评价、加强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展望.
曾瑜皙钟林生
关键词: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伊春市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自驾车旅游的开发对旅游资源具有特殊要求,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应用到自驾车旅游开发中表现出局限性。基于自驾车旅游开发的视角,综合考虑旅游资源吸引力、资源环境条件、配套设施状况、客源市场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尝试建立了新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最后以伊春市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伊春市22个典型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与分析。通过创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文章期望为自驾车旅游开发提供指导,并为其它专项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王灵恩成升魁钟林生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指标体系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