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永文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脊髓灰质炎
  • 7篇血清
  • 7篇抗体
  • 5篇麻疹
  • 4篇血清学
  • 4篇病毒
  • 3篇疫苗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阳性
  • 2篇阳性率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麻疹抗体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密切接触者

机构

  • 21篇广东省卫生防...
  • 1篇卫生部北京生...
  • 1篇惠州市卫生防...

作者

  • 21篇郭永文
  • 18篇郑焕英
  • 17篇吴承民
  • 10篇林协勤
  • 8篇柯昌文
  • 5篇江立敏
  • 3篇罗耀星
  • 2篇林永杰
  • 2篇黄美卿
  • 2篇林伟生
  • 1篇迮文远
  • 1篇雷仁宇
  • 1篇李文俊
  • 1篇陈树本
  • 1篇邵晓萍
  • 1篇彭志红
  • 1篇郦其昌
  • 1篇黄渭泉
  • 1篇龚富强
  • 1篇任永礼

传媒

  • 14篇华南预防医学
  • 4篇广东卫生防疫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5篇1990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母婴血清麻疹IgG抗体的研究
1992年
本文检测了113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和2、8、9月龄幼儿的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显示,产妇及新生儿血清全部阳性,母婴间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02,p<0.01),新生儿血比母血抗体高者有37.17%。至2月龄胎传抗体GMT已下降10倍,8月龄抗体阴转率为92.92%,此时麻苗基免成功率为96.43%。
吴承民郑焕英林协勤郭永文江立敏
关键词:血清麻疹IGG抗体免疫应答
广东省人群白喉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991年
为了解广东人群白喉免疫状况,于1990年5月间,对11县(市、区)4个年龄组1792人,作白喉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率81.19%,群体GMT1:38.03,平均抗毒素74IU/L,人群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是我省当前白喉流行向大年龄组偏移的主要原因。
郭永文吴承民郑焕英江立敏柯昌文林协勤
关键词:白喉血清流行病学
育龄期妇女实施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近期血清学效果观察
1991年
本文报告了广东省连南、连山两少数民族县部分地区17~35岁育龄期妇女,实施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分为两针次和三针次两个组,免疫后一个月的血清学效果表明,两针免疫组观察的101人中,免后有保护水平抗体者99人,占98.0%,TAT的GMT为684IU/L;三针免疫组观察了47人,免后有保护水平抗体者46人,占97.9%,其TAT的GMT为2760IU/L。两组之间GMT有着非常显著差异,但鉴于两针组的血清抗体滴度仍然比临界保护水平高64.8倍,故作者认为:从实际出发,对育龄期妇女实施“破类”免疫,两针免疫是可行的。
郭永文吴承民罗桂英陈苏梅莫新异郑焕英赖群娣唐石勇
关键词:破伤风类毒素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普服血清学效果检测
1991年
为提高易感人群对脊灰炎病毒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我省从1988年冬起在全省范围内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一次性的三价脊灰炎口服活疫苗(TOPV)普服。为了解此次普服的效果,我们于1989年8、9月在茂名市于普服前后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TOPV: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批号是89—81—3和88—101—3,经回苗滴定,服前效价分别是6.51ogTCID50/粒和6.11ogTCID50/粒,均符合现行规程要求。
郑焕英邱炳光郭永文吴承民江立敏钟庆全陈冰如吴立辉
关键词:血清学监测免疫成功率糖丸疫苗抗体阳性率
乙型脑炎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
1990年
乙型脑炎(下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仍广泛流行,由其它病毒引起的脑炎也时有发生,所以,乙脑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成为临床和卫生防疫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乙脑血清学的诊断,历来多用补体结合试验(FC)、中和试验(NT)和血凝抑制(HI)试验。
吴承民郑焕英郭永文
关键词:乙型脑炎血清诊断
1985~1992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病原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92年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流行区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254株脊灰病毒作病原分析.结果Ⅱ、Ⅲ型均未发现野毒株,而Ⅰ型205株中有119株为野毒株,71株的抗原排列具野毒株和疫苗株的双重抗原位点,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此期间广东的脊灰流行株主要为Ⅰ型。抽取具双重抗原位点毒株中的2株同时用Ⅰ型野毒株及SabinⅠ疫苗株的特异PCR检测,并进行核甘酸测序,发现其基因组在3262/3263处重组,证实为后二者的重组株,此2例患者均有服苗史,早期检测有高滴度抗体,提示其可能成为消灭脊灰不可忽视的障碍。
柯昌文郑焕英郭永文吴承民林协勤李文俊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疫苗株
广东省1996年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病原学监测分析
1998年
郑焕英柯昌文林协勤彭志红鄢心革郭永文邵晓萍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粪便标本急性驰缓性麻痹省报
广东省计划免疫达标相关儿童免疫监测报告
1993年
本文报告了广东省鹤山县、三水县和韶关市北江区三地区,计划免疫第二个85%目标,达标相关儿童的免疫监测结果,麻疹酶标抗体(下简称MELISAAb)阳性率分别为90.16%、83.33%和 91.94%,GMT在 1:748~1:790之间;白喉抗毒素(下简称DAT)阳性率分别为95.35%、100%、100%,GMT为0.25~0.399IU/m^1;脊髓灰质炎微量中和抗体(下降称PMNTAb)阳性率Ⅰ、Ⅱ、Ⅲ型均为100%,GMTI型在1:162.5~412.29之间,Ⅱ型在59.11~400.55之间。Ⅲ型为61.47~218.4之间.疫苗接种率与相应抗体阳性率非常接近.文中就我国现行计划免疫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郭永文郑焕英王荇吴承民柯建厚柯昌文
关键词:计划免疫免疫监测
五华县华城镇一起麻疹爆发流行情况分析
1998年
罗耀星林永杰郭永文
关键词:麻疹多发传染病经济落后
1985~1991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病原学分析
1993年
本文报道了1985~1991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疑似患者粪便病毒分离结果,并分析了七年来病毒型别构成比及病毒分离率与取样时间和免疫史的关系。七年共收318份粪便标本致细胞病变者170份,阳性率53.46%,其中脊灰病毒145株,以脊灰炎Ⅰ型病毒为多数,共112株;其它肠道病毒25株。结果还表明,病毒型别逐年增加,混合型增多,但仍以脊灰炎Ⅰ型占优势,发病后7天内取材阳性率较高,未服疫苗者阳性率较高。另本文还报道了32株脊灰炎Ⅰ型病毒抗原性分析结果。
郑焕英郭永文吴承民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病原学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