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军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胸部
  • 10篇胸部火器伤
  • 10篇火器
  • 10篇火器伤
  • 6篇胸部损伤
  • 5篇心血管
  • 5篇血管
  • 3篇心血管效应
  • 3篇血管效应
  • 3篇家兔
  • 2篇胸部创伤
  • 2篇血浆
  • 2篇正压通气
  • 2篇枪击
  • 2篇迷走
  • 2篇迷走神经
  • 2篇救治
  • 2篇呼吸机
  • 2篇肺损伤
  • 2篇创伤

机构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郭建军
  • 15篇刘维永
  • 10篇蔡建辉
  • 7篇李同勋
  • 7篇陶登顺
  • 7篇安书杰
  • 7篇李宏
  • 3篇卢春蓉
  • 2篇李兵仓
  • 2篇张良潮
  • 2篇王大田
  • 2篇刘荫秋
  • 2篇崔勤
  • 2篇李曙光
  • 1篇赵荣
  • 1篇单飞
  • 1篇张赤铭
  • 1篇杨秀玲
  • 1篇董永强
  • 1篇万秀琴

传媒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04
  • 7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歇正压通气对犬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的救治作用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的早期救治作用。方法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IPPV组(8只)。麻醉后得用0.4g钢珠射击犬右侧胸部。对照组仅行伤口封闭,输液及胸腔闭式引流。IPPV组除进行上述操作外,于致伤后20分钟行IPPV。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做血气分析。结果致伤即刻,对照组犬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峰值气道压(PIP)较致伤前显著升高(P<0.05),致伤后20分钟,PaO2、pH、氧饱合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显著降低(P<0.01),PaCO2及PIP显著升高(P<0.01),致伤后40,60分钟,上述变化呈渐进性加剧,动物平均存活时间为(38±25)分钟。IPPV组犬在致伤即刻及20分钟,上述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似;应用IPPV后,PaO2,SaO2,MAP,HR及PIP较对照组增显著升高(P<0.01),PaCO2显著降低(P<0.01),动物平均存活时间为(469±328)分钟。结论严重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功能不全。应用IPPV可改善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的气体交换,显著延长存活时间。
孙喜庆刘荫秋刘荫秋李兵仓蔡建辉李曙光李兵仓张良潮郭建军陈志强
关键词:胸部损伤火器伤肺损伤
胸部火器伤犬阻闭迷走神经对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阻闭迷走神经对犬胸部火器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影响 .方法 犬 1 2只随机平分为 2组 ,A组 :模型组 ,B组 :迷走神经封闭组 .各组分别用小口径步枪致伤 ,连续监测动脉压、静脉压、心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心电图 ,按时测心排血量 ,计算体循环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 .结果 两组犬枪伤瞬间血压均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1 .2± 0 .1 )倍 (P<0 .0 5) ,而后缓慢下降 ;肺动脉压、肺嵌压亦出现相应变化 ,枪伤早期心排量减少 (1 .4± 0 .2 ) L·min-1 (P<0 .0 1 ) ,每搏量减少 (9.0± 1 .1 ) L· beat-1 (P<0 .0 1 ) ,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增加 (64.9± 1 2 .1 ) k Pa· L-1 ·min-1 (P<0 .0 1 )和肺血管阻力增加 (1 4 .9± 3.1 ) k Pa· L-1 ·min-1 (P<0 .0 1 ) ,1 5 min左右达到顶点 ,而后逐渐恢复 .枪伤瞬间心率减慢 ,但很快恢复并逐渐加快 .B组犬枪伤瞬间上升单峰波仍然存在 ,但随后血压变化幅度较小 ,恢复亦较快 ,心率无瞬时下降 .心排量及血管阻力变化较 A组小 .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心血管效应迷走神经
家兔胸部火器伤后肺组织中IL-1β表达变化(英文)
2002年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兔胸部火器伤后肺组织不同部位 IL - 1β的表达 ,探讨其伤后表达变化规律及在局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6 4只家兔随机均分 8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用 5 .5 6 mm小口径步枪距离 6 m射击兔右下胸第八肋间锁骨中线外 1cm处造成前后胸贯通伤 ,经指袢排气及消毒缝闭胸壁伤口等简单救治 .7组致伤家兔存活者分别于伤后 0 .5 ,1,6 ,2 4 h,3,7d,1mo活杀 ,分别于伤肺距伤道 2 mm处、1cm处、临叶、与伤道对应的对侧肺处取肺组织标本 ,行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病理损伤及 IL- 1β的表达 .结果 伤后 0 .5 h肺组织中 IL- 1β表达即升高 (P<0 .0 1) ,6 h已达高峰 ,持续数日 ,1w后降低 ,1mo后与伤前无明显差别 .不同部位肺组织中 IL - 1β表达部位、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而表达强度有所不同 ,原发伤道 >挫伤区 >临叶 >对侧叶 .结论 胸部火器伤后家兔肺组织中 IL - 1β表达迅速升高 ,离原发伤道距离越近 ,IL- 1β表达升高越显著 .肺组织 IL- 1β表达升高水平与该处肺组织出血、水肿程度成正相关 (r=0 .9993,P<0 .0 5 ) ,IL -
郭建军刘维永卢春蓉
关键词:火器伤肺组织胸部损伤白细胞介素-1Β
胸部火器伤致伤参数对家兔实验模型的影响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家兔胸部火器伤模型建立的影响及致死原因 .方法 分别用 3个档次速度 [V1 =( 35 0± 2 0 ) m.s- 1 ;V2 =40 0~ 5 0 0 m.s- 1 ;V3=70 0~ 80 0 m.s- 1 ]造成家兔右下胸穿透伤 ( n=2 8) ,每种伤型又分模型组与救治组 .结果  1V2 和 V3弹片伤组 ,无论救治与否 ,死亡率均为10 0 % ;V1 为枪弹伤组 ,致伤模型组与救治组死亡率分别为 :83%和 5 0 % . 2各组致伤瞬间动脉压、静脉压、气道压均骤然上升 ,分别高达伤前 3.5 ,9.0和 8.0倍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二氧化碳储留及混合性酸中毒 . 3大体解剖见有肋骨骨折、肋间动脉破裂、右下肺伤道周围肺挫伤和胸腔积血 ,积血量 3组分别为 32 .5 ,2 6 .5和 17.5 m L.结论 V1 枪弹伤适合于家兔胸部火器伤救治研究的实验模型 ;V2 和 V3弹片伤伤情重 ,出血速度快 ,均在伤后 1h内死亡 ,属致死性胸部火器伤模型 .并提示用家兔制造弹片伤救治研究的实验模型非常困难 .
郭建军刘维永刘荫秋蔡建辉李兵仓李曙光王大田张良潮
关键词:胸部创伤火器伤动物模型
犬胸腔枪弹伤模型的建立及早期救治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建立犬胸腔枪弹伤致伤模型 ,探讨早期致死原因和早期救治效果 .方法 杂种犬 13条 ,小口径步枪制式子弹致伤 ,随机分成胸腔贯通伤 (模型 )组 ( n=7)和伤后早期救治组 ( n=6 ) .测致伤参数 ,观察呼吸和循环的动态变化及病理学改变 .结果 两组致伤参数无差异 .模型组死亡 6例( 86 % ) ,其中 4例死于胸腔大出血 ,2例死于呼吸衰竭 .救治组死亡 5例 ( 83% ) ,胸腔大出血为主者 3例 ,另 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和股动脉测压处出血 .死亡犬伤后平均存活时间 :模型组 5 2 min,明显短于救治组 2 6 0 min.结论  1按本组致伤参数可建立犬胸腔枪弹伤致伤模型 .其创道恒定 ,病理解剖有肺损伤和血气胸 ,重复性好 ,且与人类胸腔枪弹伤死亡率近似 ;2早期死亡主要与胸腔大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有关 .胸腔大出血主要来自肋间动脉 ;3早期救治可明显延长存活时间 .改进救治措施 ,杜绝救治失误 。
蔡建辉刘维永郭建军张金洲李宏
关键词:救治
兔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家兔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方法 家兔 18只 ,随机平分为 3组 ,A:胸部穿透伤组 ,B:预扎肋间血管致伤组 ,C:人工气胸后致伤组 ,B,C为对照组 .各组分别用小口径步枪致伤 ,连续监测心率 ,动脉压 ,静脉压 ,左室内压 ,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结果  A组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 1.6± 0 .1)倍 ,而后迅速下降 ,1min后回升至伤前的 ( 0 .8± 0 .1)倍 ,然后又逐渐下降 .静脉压瞬时上升 ( 10 .9± 1.6 )倍 ,并随即下降 ,心率瞬时下降而后很快恢复 ,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在致伤瞬间 1~ 2个心搏后降低 ,而后逐渐恢复 ,并持续于伤前 70 %~ 80 % .B组动脉压为单峰波型 ,C组动脉压为双峰波型 .结论 胸部枪伤枪击瞬间动静脉压升高而左室内压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无明显变化可能为枪弹冲击波直接引起 .伤后数秒内血压立即下降并出现心动过缓 ,心肌功能受抑制 ,而中心静脉压尚正常征象 ,提示与迷走反射有关 .A组于伤后 2 h血压再度下降则可能由于胸内失血和肺损伤所致 .预扎肋间血管及临时造成人工气胸可防止和减轻肋间动脉出血及肺实质损伤 。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心功能变化
兔胸部枪伤后血浆一氧化氮及β-内啡肽含量与早期心血管功能变化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胸部枪伤后血浆一氧化氮 (NO)、β-内啡肽 (β- EP)含量变化及其与心血管功能变化关系 .方法 用家兔 12只预扎肋间血管致胸部火器伤实验模型 ,连续监测动脉压、左室内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观察胸部枪伤后血浆 NO、β- EP含量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结果 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1.47± 0 .0 9)倍 ,随后迅速下降至伤前的 (0 .45± 0 .0 7)倍 ,1min后回升至伤前的(0 .84± 0 .10 )倍 ,而后又逐渐下降并趋稳定 .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在致伤瞬间 1~ 2个心搏后开始迅速下降 ,5 min降到最低点 ,分别为伤前的 (0 .6 5± 0 .0 9)倍 ,(0 .71± 0 .10 )倍和 (0 .73± 0 .14)倍 ,恢复缓慢 ,30~ 6 0 m in达伤前 70 %~ 80 % .胸部枪伤后血浆 NO即刻升高达到峰值 ,为伤前的 (6 .5± 1.6 )倍 ,而后逐渐恢复到伤前水平 ,与枪伤瞬时的血液动力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P<0 .0 1) .β- EP含量伤后15 min开始升高 ,30 m in达到峰值 ,2 h仍高于伤前水平 .结论  NO参与了胸部枪伤早期心血管效应的病理过程 ,β-EP含量升高可能在继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枪击心脏功能试验一氧化氮内啡肽
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A :胸部贯穿伤组 (模型组 )、B :预扎肋间动脉致伤组、C :人工气胸后致伤组、D :预扎肋间动脉 +人工气胸后致伤组、E :胸壁切线伤组。分别用 5 .5 6mm小口径步枪致伤 ,连续监测动脉压、心率、静脉压、心电图、左室内压等。 结果 A组伤前血压峰值为 ( 14.80± 1.2 9)kPa ( 1kPa =7.5mmHg) ,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 ,达伤前的 ( 1.5 8± 0 .0 8)倍 ,而后迅速降低至伤前水平以下 ,10s下降到最低点 ,30s开始回升 ,1min后回升至伤前的 ( 0 .80± 0 .0 7)倍 ,并逐渐稳定。静脉压瞬时升高后随即下降 ,左室内压和心率出现瞬时下降、而后逐渐恢复 ,B组和C组变化幅度较小。D组和E组仅枪击瞬间有短暂变化。 结论 胸部枪伤瞬间动、静脉压升高 ,而左室内压无变化 ,为枪弹冲击波直接引起。伤后数秒内血压下降 ,心动过缓 ,心肌受抑制和左室内压下降 ,而中心静脉压尚正常 ,提示与迷走反射有关。模型组于伤后 2h血压再度下降 ,则可能与胸内失血和肺损伤有关 ,缺氧也造成了心肌收缩力下降。预扎肋间动脉及临时造成人工气胸防止肺实质损伤 ,可减轻枪伤早期的心血管功能障碍。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
关键词:胸部损伤枪伤血液动力学心血管效应
家兔胸部火器伤后各组织中TNF-α表达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家兔胸部火器伤后各组织中TNF α的表达 ,探讨其伤后表达变化规律 .方法 6 4只家兔随机均分 8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用 5 .5 6mm小口径步枪距离 6m射击兔右下胸第八肋间锁骨中线外 1cm处造成前后胸贯通伤 ,经指袢排气及消毒缝闭胸壁伤口等简单救治 ,致伤 7组家兔分为伤后 0 .5 ,1,6 ,2 4和 72h ,7d ,30d取材组 ,每只均取伤肺距伤道 2mm处、1cm处、邻叶中部、与伤道对应的对侧肺处、左室壁、肝、肾、脑、垂体、肾上腺取组织标本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TNF α表达 .结果 伤后0 .5h各组织中TNF α表达即升高 (P <0 .0 1) ,6h已达高峰 ,持续数天 ,7d后降低 ,30d后与伤前无明显差别 .不同时间组同一组织TNF α表达定位基本相同 ,而表达强度有所不同 .结论 家兔胸部火器伤后各组织中TNF α表达明显升高并与损伤时间密切相关 ,同一组织TNF α表达定位基本相同 .TNF
郭建军刘维永卢春蓉刘慧玲
关键词:胸部火器伤肿瘤坏死因子
连枷胸肺挫伤综合治疗18例
2004年
崔勤赵荣张胜利金振晓郭建军胡文能
关键词:连枷胸肺挫伤呼吸机正压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