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小华

作品数:63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领域

  • 23篇理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超临界水
  • 13篇催化
  • 11篇超临界水氧化
  • 9篇催化剂
  • 8篇配合物
  • 7篇咪唑
  • 6篇偏二甲肼
  • 6篇废水
  • 6篇催化超临界水...
  • 5篇动力学
  • 5篇活性
  • 5篇氨基
  • 4篇对氨基苯酚
  • 4篇溶剂
  • 4篇双核
  • 4篇酸酯
  • 4篇配位
  • 4篇配位聚合
  • 4篇配位聚合物
  • 4篇桥联

机构

  • 63篇陕西理工大学
  • 6篇焦作师范高等...
  • 4篇西北大学
  • 1篇第二炮兵工程...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63篇郭小华
  • 46篇葛红光
  • 36篇赵蔡斌
  • 13篇靳玲侠
  • 13篇孙妩娟
  • 12篇甄宝勤
  • 10篇宋凤敏
  • 9篇史娟
  • 9篇李星彩
  • 9篇卢久富
  • 8篇郑楠
  • 8篇唐小波
  • 8篇刘军海
  • 8篇季晓晖
  • 8篇刘智峰
  • 6篇闫金龙
  • 6篇李江
  • 6篇汤波
  • 6篇马剑琪
  • 5篇姜敏

传媒

  • 6篇化学工程师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陕西理工学院...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环境污染治理...
  • 2篇化学工业与工...
  • 2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Chines...
  • 1篇江苏化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钛白粉颜料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白粉颜料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油醇聚氧乙烯醚(10EO‑20EO)15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2EO‑20EO)5份,油酸三乙醇胺2份,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钠2份,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1份,烷基糖苷1...
刘军海葛红光唐小波宋凤敏刘智峰张强郭小华史娟姜敏赵蔡斌
文献传递
一种双核钌的Schiff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核钌的Schiff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在恒定搅拌状态下,将钌盐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1;然后将Schiff碱配体化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并加入叠氮化钠得到溶液2,将溶液1加入到溶液...
卢久富靳玲侠郑楠葛红光季晓晖赵蔡斌郭小华
文献传递
核壳结构纳米ZnO@Au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Zn(CH3COO)2·2H2O(ZnAc2)为原料,采用晶种诱导生长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球形纳米ZnO,并通过种子生长法在上面负载一层纳米Au。利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纳米ZnO@Au的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了其光谱特征,以罗丹明B(RB)模型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评价了纳米ZnO@Au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nO为纤锌矿型结构,表面沉积一层金纳米微粒,形成核壳结构ZnO@Au;光催化结果显示,金沉积提高了ZnO的光催化活性。
郭小华马剑琪葛红光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纳米Cu_2O/Ag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抗菌活性研究
2017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球形纳米Cu_2O,采用无还原剂的取代反应法在上面负载一层纳米Ag,制备了核壳结构的Cu_2O/Ag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纳米Cu_2O/Ag的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测(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了其光谱特征,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菌研究Cu_2O/Ag抑菌性能。结果表明,Cu_2O平均直径为150nm,表面纳米Ag粒子直径为7 nm,形成核壳结构Cu_2O/Ag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9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5%。
郭小华马剑琪葛红光
关键词:CU2O抗菌活性
S_2O_8^(2-)/ZrO_2-Al_2O_3-S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2O82-/ZrO2-A l2O3-S 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三种金属最佳配比、陈化时间、S2O82-的最佳浓度、浸泡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对固体酸酸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固体超强酸S2O82-/ZrO2-A l2O3-S iO2的最佳制备条件是:n(Zr)∶n(A l)∶n(S i)=1∶2∶1,陈化时间5 h,S2O82-的浓度为0.75 mol/L,浸渍时间3 h,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此外,还利用红外光谱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酯化反应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赵蔡斌靳玲侠孙妩娟郭小华
关键词:固体酸化学沉淀
一种双核铜(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核铜(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配合物通过将三水硝酸铜、1,3‑二(咪唑基)丙烷、无水乙酸钠、DMF和水混合进行溶剂热反应3~5天后,在经过冷却析晶、经洗涤干燥后得到,该配合物化学式为Cu<Su...
卢久富靳玲侠郑楠葛红光季晓晖赵蔡斌郭小华
文献传递
Mn^(2+)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对氨基苯酚
2006年
用Mn2+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在一连续流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对氨基苯酚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和Mn2+浓度对对氨基苯酚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氨基苯酚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延长和Mn2+浓度增大而提高。当24 MPa、500℃、Mn2+浓度为30 mg/L和2.7 s时,COD去除率达95.5%。
郭小华葛红光李江李星彩甄宝勤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对氨基苯酚MN^2+催化剂
配合物[Co(phendione)(SO_4)(H_2O)]·5H_2O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2011年
以热重-差热法(TG-DTG)为手段,研究配合物[Co(phendione)(SO4)(H2O)].5H2O非等温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第一阶段热分解为相界控制反应(三维)机理,表观活化能为59.85 kJ.mol-1,指前因子lnA为16.36,反应速率方程为dα/dt=Ae-(E1-α)2/3。第四阶段热分解过程为成核和生长机理,表观活化能为203.11 kJ.mol-1,指前因子lnA为27.46,反应速率方程为dα/dt=0.25Ae-(E1-α)/[-ln(1-α)]-3。
赵蔡斌郭小华孙妩娟张妮
关键词:非等温热分解指前因子表观活化能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对氨基苯酚废水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Cu2+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在一连续流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对氨基苯酚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和Cu2+浓度对对氨基苯酚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中对氨基苯酚能被有效去除。对氨基苯酚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延长和Cu2+浓度增大而提高。当Cu2+浓度为30 m g.L-1时,对氨基苯酚的去除率与无催化剂时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当30 M Pa、500℃、2.8 s和Cu2+浓度为30 m g.L-1时,COD去除率高达97.2%。
甄宝勤葛红光李星彩郭小华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对氨基苯酚催化剂
配合物[Mn(phendione)(PDC)(H_2O)_2]·2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被引量:1
2007年
在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中,利用分子间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力或π-π堆积等)构建超分子晶体体系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1,2]。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可使配合物单分子之间相互连结,从而得到一维、二维或三维网络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葛红光孙妩娟郭小华赵蔡斌许琼
关键词:吡啶-2锰配合物晶体结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