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薇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格雷夫斯病及格雷夫斯眼病靶向TSHR及IGF-1R治疗策略展望被引量:3
- 2020年
- 目前临床治疗格雷夫斯病(GD)的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放射性碘(RAI)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格雷夫斯眼病(GO)需要在控制甲状腺功能的同时,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眼眶局部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然而上述疗法均为对症治疗,并非针对疾病发病机制进行治疗。研发直接靶向促甲状腺素激素(TSH)受体(TSHR)或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的药物,有望成为从病因学角度对GD及GO进行根治的新方法。本文对上述2种治疗方法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
- 郑薇王萱李宁芮忠颖谭建孟召伟贾强孙丹阳于旸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
- 血清Tg阴性,TgAb阳性的D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 目的 探讨当甲状腺球蛋白(Tg)阴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时,评估不同年龄段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TgAb 的变化趋势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 例Tg 阴性(Tg<2ng/mL),Tg...
- 孙丹阳郑薇孟召伟谭建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分化型甲状腺癌核素治疗
- MRI对Graves病患者^(131)I核素治疗效果的早期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MRI检查对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131I核素治疗效果的早期评价能力。材料与方法 18例GD患者于131I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MRI检查,按治疗后3个月甲状腺功能指标分为有效组(n=9)例和无效组(n=9)。盲法测量并比较GD患者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总体积和甲状腺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结果 GD患者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组甲状腺体积减小(P<0.01),无效组变化不显著(P=0.07),有效组和无效组甲状腺平均ADC值均无变化(P值分别为0.54、0.27)。有效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甲状腺体积明显减小(P<0.01),无效组亦减小(P<0.05),平均ADC值有效组减小(P<0.05),无效组无变化(P=0.46)。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比较,有效组甲状腺体积减小(P<0.05),无效组变化不显著(P=0.20),有效组和无效组甲状腺平均ADC值均无变化(P值分别为0.53、0.08)。结论甲状腺体积和平均ADC值变化可早期反映GD核素治疗效果。
- 王忠伟陈娇刘冰韩伟郑薇孟召伟张桂芝孙浩然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碘同位素随访研究
- 家族性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反应与临床转归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不同家族性分化型甲状腺癌(FDTC)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SDTC)患者首次^(131)I治疗(RIT)反应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RIT的120例FDTC与480例SDT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组患者首次RIT不同疗效反应,分析无病(NED)亚组的无病生存期(DFS)、生化疾病持续(BPD)及结构或功能性疾病持续(S/FPD)亚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筛选未达到NED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首次RIT后FDTC及SDTC组达到NED、BPD及S/FPD状态的患者分别为56(46.7%)、50(41.7%)、14(11.6%)及284(59.1%)、160(33.3%)、36(7.5%)例(χ^(2)=10.10,P=0.013)。末次随访时,FDTC及SDTC组达到NED、BPD及S/FPD状态的患者分别为71(59.1%)、36(30.1%)、13(10.8%)及337(70.2%)、114(23.7%)、29(6.1%)例(χ^(2)=8.99,P=0.026)。家族性(F)-NED及散发性(S)-NED亚组患者5年DFS率分别为92.4%及97.4%;F⁃BPD及S⁃BPD亚组5年PFS率分别为88.3%及90.8%;F⁃S/FPD及S⁃S/FPD亚组5年PFS率分别为78.2%及79.6%。采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分期、M分期、复发危险度分层、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p⁃sTg)与患者否达到NED状态相关(χ^(2)=6.37~13.10,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p⁃sTg是能否达到NE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χ^(2)=0.11~11.33,P<0.05)。结论初始RIT治疗反应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和随访策略,SDTC患者临床转归优于FDTC患者,应提高FDTC患者前站RIT警惕性,对于p⁃sTg及T分期较高患者,应酌情增加首次RIT剂量、缩短随访间隔。
- 季艳会王萱李雪孙丹阳肖茜何雅静孟召伟贾强谭建郑薇
- 关键词:疾病状态
- 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估不同种类抗甲状腺药物(ATD)对放射性碘-131(131I)对Graves病(G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500例GD住院患者,年龄15~74岁,男144例,女356例,曾经(或未经)ATD治疗;131I治疗前行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RAIUmax)、有效半衰期(EHL)测定、B超甲状腺重量估算、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检查及甲状腺ECT等相关检查;确定131I治疗剂量后,一次性投予治疗剂量的131I,对疗效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价,并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31I治疗前ATD治疗不影响131I疗效,即服用ATD组和未用ATD组治愈率、甲减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u=0.36,P>0.05),且服用ATD组内治疗效果亦无明显差异。结论131I治疗GD前曾行ATD治疗对其疗效无明显影响。
- 郑薇谭建贾春霞张桂芝董峰王任飞王澎刘晓华
- 关键词:GRAVES病碘放射性核素抗甲状腺药物
- 全身广泛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9岁,既往有甲状腺多发结节病史1年余,TI-RADS 1~2级。2011年9月出现腰部及骨盆区疼痛,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示全身骨骼多发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累及枕骨、颈、胸、腰椎多处椎体,骨盆、胸骨、肩胛骨、肋骨多处和左侧股骨等,考虑为骨转移;双侧甲状腺体积增大,右叶可见多发局灶性放射性浓聚,高度可疑恶性(图1)。10 d后行耻骨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恶性肿瘤,考虑转移癌可能性大(图2),并给予T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卡铂)及帕米膦酸钠治疗1周期。
- 季艳会谭建张桂芝郑薇王任飞
- 关键词:骨转移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ET/CT
- Graves病诊治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相关指标与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关系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58例GD患者和10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的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BTMs[骨钙素、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PⅠN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探讨GD患者14项相关指标与BTMs的相关性。所有GD患者均接受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组)或放射性碘治疗(RAI治疗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FT3、FT4水平/治疗前FT3、FT4水平(FT3-P/FT3-A,FT4-P/FT4-A)的变化对BTMs是否恢复正常的预测价值。结果GD组FT3、FT4、骨钙素、PⅠNP、CT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FT3、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血钙和碱性磷酸酶(ALP)是预测骨钙素升高的危险因素。病程、FT3、25-羟维生素D(25-OHD)、ALP是预测PⅠNP升高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FT3、血钙和ALP是预测CTX升高的危险因素。ATD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骨钙素恢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和0.640(P<0.05),临界值分别为0.535和0.595。RAI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骨钙素恢复的AUC分别为0.730和0.670(P<0.05),临界值分别为0.355和0.595,2个治疗组对PⅠNP和CTX的恢复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GD患者的BTMs异常升高。ATD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46.5%,FT4下降超过40.5%;RAI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64.5%,FT4下降超过40.5%是GD骨形成指标骨钙素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
- 柴锦燕苏孟雪张瑞国郑薇贾强谭建门剑龙刘伟任静孟召伟
-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
- 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或安罗替尼治疗的19例RAIR-DTC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54.5±14.5)岁]。测量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记录靶向治疗后患者不良事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欧洲生命质量学会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获取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健康状态,计算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5个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并进行自身健康状态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秩检验及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靶向治疗后3个月,在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方面受影响者分别为8(8/19)、6(6/19)、10(10/19)、10(10/19)和12(12/19)例,均明显多于靶向治疗前[1(1/19)、1(1/19)、1(1/19)、2(2/19)和2(2/19)例],各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38~11.31,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自身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84.37±6.25)和(71.63±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01)。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出现皮肤毒性10例、高血压8例、体质量下降8例、腹泻7例、疲乏6例、肝功能异常5例、蛋白尿2例、肌痛2例、口腔溃疡1例;其中有17例患者坚持继续治疗,2例患者终止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Tg分别为110.16(49.63,294.50)及56.26(44.60,210.50)、53.36(41.25,203.07)、54.35(34.71,223.52) mg/L,治疗后Tg水平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2,P=0.490)。治疗后3个月,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为16/17,其中7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治疗后6个月,患者PFS率为10/17,其中5例PR,5例SD,7例PD。�
- 季艳会王萱李雪孙丹阳张瑞国何雅静孟召伟贾强谭建郑薇
-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甲状腺球蛋白
- BALB/c小鼠格雷夫斯病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通过免疫电穿孔的方法,构建稳定的BALB/c小鼠(简称小鼠)格雷夫斯病(GD)模型.方法 制备重组质粒pcDNA3.1/TSHR268.将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和空白组(10只).分别于实验第1、4、7、10周在实验组小鼠双后肢腓肠肌注射重组质粒,在对照组及空白组小鼠相同位置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每次注射后在注射区域行电穿孔加强免疫.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T4,ELISA法检测小鼠TRAb氨基端(TRAb N)抗体和TRAb羧基端(TRAb C)抗体.对模型小鼠进行甲状腺^99Tc^mO4^-显像及甲状腺形态学、病理学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结果 实验组建模成功率为80%(24/30).24只成功建模的BALB/c小鼠血清T4由第0周的(16.06±5.16) nmol/L升高至第12周的(95.04±68.92) nmol/L(F=18.906,t=-5.598,P<0.05),TRAb N抗体由第0周的(0.006±0.002) U/L升高至第12周的(0.251±0.110) U/L(F=47.491,t =-10.869,P<0.05),TRAbC抗体由第0周的(11.176±2.635) ×10^3任意单位(AU)/L升高至第12周的(46.395±22.001)×10^3 AU/L(F=14.642,t=-7.787,P<0.05).停止免疫后的第18周,小鼠血清T4为(36.64±23.68) nmoL/L、TRAb N抗体为(0.094±0.053) U/L、TRAb C抗体为(24.456±6.725)×10^3 AU/L,均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免疫前水平(t=-4.161、-8.085和-9.008,均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小鼠T4、TRAb N抗体及TRAb C抗体在免疫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经过4次免疫,实验组小鼠甲状腺对^99Tc^mO4^-的摄取能力较对照组及空白组明显增强.GD模型小鼠甲状腺较正常BALB/c小鼠体积增大,病理学检查可见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1/TSHR268+免疫电穿孔方法可成功构建BALB/c小鼠GD模型.
- 郑薇谭建李宁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小鼠
- 放射性131Ⅰ治疗Graves甲亢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I治疗Graves甲亢是核素治疗领域最经典、技术最成熟、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典范性治疗方法。由于诸多因素均可能影响I治疗的疗效,如患者年龄、甲亢病程、甲状腺质量、服I剂量等,给临床医师决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带来一定的困难...
- 郑薇谭建王任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