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解剖学
  • 2篇腰椎
  • 2篇骨折
  • 2篇固定术
  • 1篇动脉
  • 1篇心脏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峡部
  • 1篇融合术
  • 1篇肾静脉
  • 1篇主动脉
  • 1篇椎间孔
  • 1篇椎间盘
  • 1篇左肾
  • 1篇左肾静脉
  • 1篇桡骨头
  • 1篇桡骨头骨折
  • 1篇系膜
  • 1篇峡部
  • 1篇内固定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作者

  • 6篇郑海潮
  • 5篇任国良
  • 3篇赵大正
  • 2篇姜华东
  • 2篇赵正旭
  • 2篇姚友生
  • 1篇茹选良
  • 1篇朱加德
  • 1篇杨泉森
  • 1篇姚作宾
  • 1篇顾传龙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左肾静脉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研究左肾静脉的局部解剖关系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2具成人尸体标本,解剖、测量和研究左肾静脉与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下腔静脉关系。结果:左肾静脉起始处外径(15.6±2.1)mm(12.0~19.0 mm),长度(6.8±1.1)cm(4.3~9.9 cm),注入下腔静脉高度为(11.6±1.9)cm(7.9~15.5 cm),左肾静脉经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为(0.4±0.3)cm(0~1.2 cm),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为(41.6°±9.1°)(20°~60°)。结论: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根之间的左肾静脉易受压,严重时可出现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和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等症状。
姜华东任国良任天荣姚友生郑海潮
关键词:左肾静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为减少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posteriorinterosseousnerveofforearm ,PINOF)的损伤提供解剖学资料 ,并探讨手术安全性。 方法 在 30具 (6 0例 )成人尸体上 ,通过肘关节外侧切口 ,在桡骨近端后外侧或外侧面 ,放置 1块 4cm长的微型钢板。对PINOF的起点和该神经与微型钢板的关系等进行观测。 结果 PINOF起点距桡骨头上缘的距离为 (1.1± 1.8)mm。桡侧腕长伸肌肌支发出点距桡骨头上缘的距离为 (6 .2± 1.9)mm。 5 6例 (93% )PINOF至微型钢板的距离为(5 .0± 1.1)mm ,4例 (7% )PINOF通过微型钢板远端的上方进入旋后肌。前臂旋前位时 ,PINOF离开该切口 ,向内侧移动的距离为 (10 .0± 1.3)mm。应用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11例 ,伴发外伤性和术中牵拉造成PINOF损伤各 1例。 11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2 5个月 ,2例PINOF损伤完全恢复 ,平均恢复时间 2 .8个月。 结论 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时 ,在桡骨近端的外侧面或后外侧面 ,距离桡骨头上缘 3.5cm的范围内 ,是放置微型钢板的安全区。
郝毅郑海潮任国良杨文勋蓝晓军赵大正
关键词:解剖学桡骨头骨折骨折固定术
腰椎间盘高度与椎间孔相关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动态观察腰椎间盘高度丢失、造成腰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压迫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正常成人腰椎解剖标本(L1-S1),腰椎间盘正常自然高度为对照组(A组);用同一标本行腰椎间盘切除,椎间隙分别插入4、3、2和1mm厚度的硅胶垫片,并且轴向施加压力,为4个实验组(B、C、D、E组)。然后动态观察和测量腰椎间孔大小与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况。结果直接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A组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上1/2;脊神经前根直径由L1(1.1±0.3)mm逐渐增大到L5(2.0±0.9)mm;脊神经后根直径由L1(2.0±1.1)mm逐渐增大到L5(3.8±0.4)mm;背根神经节最大直径由L1(3.9±0.8)mm逐渐增大到L5(7.1±0.9)mm。在椎间孔矢状面上脊神经前根位于背根神经节的腹侧5或7点钟处。B组全部腰椎间孔矢状径缩小,但是神经根未受压迫。C组L3,4、L4,5和L5S1椎间孔出现垂直狭窄,椎间盘膨出将神经根向头侧抬起,上位椎体的椎弓根下缘下移,神经根和脊神经节受到垂直方向压迫。D组L4,5和L5S1神经根和脊神经节受到来自前方的腰椎间盘和后方黄韧带以及下位腰椎的上关节突的横向压迫。A组与E组相比较,神经根袖与硬膜囊的夹角L3由33.6°±6.5°增大到39.7°±7.1°,L4由29.3°±7.5°增大到40.1°±5.2°和L5由20.1°±5.3°增大到46.2°±7.3°。结论下腰椎间盘高度≤3mm可以作为椎间孔狭窄诊断的参考标准。对于非手术失败的病例,手术行椎间孔减压,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稳定性是治疗椎间孔狭窄的关键。
郝毅郑海潮任国良茹选良赵正旭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解剖学
心前静脉系统的应用解剖
2006年
目的:研究心前静脉系统属支的形态特征,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的58例成人尸体心脏标本,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下直接解剖、观察心前静脉的各属支。结果:在58例心脏中发现右缘静脉、右心室前静脉、动脉圆锥静脉、动脉圆锥后静脉和主动脉壁静脉通过各种组合形式构成心前静脉系统,最后经壁内静脉窦注入右心房。结论:了解心前静脉系统是除了冠状窦以外心脏静脉血回流的一个正常的重要通道,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一定帮助。
姜华东顾传龙姚友生郑海潮任国良姚作宾
关键词:心脏
腰椎峡部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对腰椎峡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提高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融合率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3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L 1~ L 5,共 150个干燥腰椎骨的腰椎峡部、腰椎后外侧植骨床面积和模拟植骨块体积等进行测量。结果 腰椎峡部上缘长度从 L 1[(7.34± 1.15)mm]到 L 5[(10.31± 1.89)mm]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下缘长度从 L 1[(6.63± 1.24)mm]到 L 5 [(4.73± 1.21)mm]逐渐缩小; L 1峡部上缘最薄 [(1.85± 0.64)mm];腰椎峡部下缘厚度从 L 1[(6.57± 1.24)mm]到 L 5[(7.57± 1.16)mm]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与椎弓根形成的内偏角角度从 L 1(113.9°± 13.3° )到 L 5(119.1°± 13.5° )逐渐增大;尾偏角角度从 L 1(101.2°± 9.5° )到 L 5 (117.6°± 13.4° )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上缘长度、腰椎峡部下缘厚度与腰椎节段呈正相关;腰椎峡部下缘长度与腰椎节段呈负相关;腰椎后外侧植骨床面积与植骨块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使滑脱的腰椎成功复位、提高腰椎滑脱症后外侧植骨融合率的关键在于 :采用坚强、稳定的内固定系统,足量的植骨床面积和植骨块体积,保证植骨块与植骨床紧密接触,以及足够的卧床时间。
郝毅赵大正郑海潮任国良杨文勋蓝晓军
关键词:腰椎峡部脊柱融合术解剖学
成人桡骨近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为临床采用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成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提供桡骨近端的解剖依据,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在32副成人干燥桡尺骨标本上,对桡骨近端、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之间的动态关系等,进行观测。1988年1月~1998年3月,采用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桡骨头骨折11例,按照Mason标准分型,桡骨头Ⅲ型骨折9例,Ⅳ型骨折2例。结果桡骨近端长度平均为41.6mm。桡骨颈干角为164°。在前臂中立位、最大旋前位和最大旋后位时,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的接触弧度和非接触弧度分别平均为69°,108°,45°和138°。全部病例随访1年8个月~3年2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5个月。按照Broberg和Morrey标准进行综合评定,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郝毅杨泉森郑海潮任国良杨文勋蓝晓军赵正旭朱加德赵大正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解剖学成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