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林雪

作品数:16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硝化
  • 7篇厌氧
  • 7篇厌氧氨氧化
  • 7篇脱氮
  • 7篇氨氧化
  • 6篇污泥
  • 6篇污水
  • 6篇反硝化
  • 5篇颗粒污泥
  • 4篇生活污水
  • 3篇水处理
  • 3篇脱氮系统
  • 3篇城市生活污水
  • 2篇亚硝酸盐积累
  • 2篇生活污水处理
  • 2篇同步硝化
  • 2篇同步硝化反硝...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水处理
  • 2篇细菌多样性

机构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郑林雪
  • 11篇李军
  • 9篇郑照明
  • 6篇卞伟
  • 6篇刘常敬
  • 5篇王春香
  • 4篇李军
  • 4篇王昌稳
  • 4篇陈光辉
  • 3篇刘国洋
  • 3篇孟维举
  • 3篇刘彬
  • 3篇赵白航
  • 2篇胡家玮
  • 2篇王盟
  • 2篇张彦灼
  • 1篇宋佳强
  • 1篇李佟
  • 1篇任金柱
  • 1篇王静萱

传媒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土木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5
2015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分子克隆构建nir S克隆文库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好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75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比对.结果表明,有74个克隆子分属于3个不同的细菌类群,包括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和Uncultured bacterium.β-Proteobacteria纲为好氧池内优势菌群,占文库比例的54.41%;其次是γ-Proteobacteria纲,占文库比例的25%.对测序得到的12个OTU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Thauera属为该系统中最主要的脱氮菌属.
郑林雪李军胡家玮侯爱月卞伟郑照明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细菌细菌多样性
16SrDNA克隆文库解析AO-MBR系统中细菌种群多样性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 DNA克隆文库方法对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的好氧池与缺氧池中细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好氧池污泥样品的克隆文库包括9个类群,其中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在文库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7.04%和14.81%;其次是酸杆菌(Acidobacteria)、未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绿菌(Chlorobi)和未培养的绿弯菌(uncultured Chloroflexi bacterium)、浮霉状菌(Planctomycetes),分别为11.11%、11.11%、7.41%、7.41%和5.56%;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和裸藻门(Euglenozoa)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均为1.85%。缺氧池样品克隆文库包括10个类群,其中变形菌(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未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在文库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7.91%、13.95%和12.79%;其次是浮霉状菌(Planctomycetes)、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Chloroflexi),在文库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3%、9.3%和9.3%;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裸藻门(Euglenozoa)、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a)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6.98%、8.14%、1.16%和1.16%。两池细菌的主要类群相似,但菌属及比例有所差异,变形菌是系统中的主要脱氮菌属。
郑林雪李军任金柱侯爱月郑照明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
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深度脱氮反应器装置和方法
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深度脱氮反应器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装置特征在于:立方块固定化颗粒投入反应器内,反应器由底部进水,内部设置搅拌装置,使固定化颗粒与二级出水充分混合,顶部设置格网,防止包埋颗粒随出水漏失,保持反应器...
李军宋佳强李佟陈光辉王静萱王春香郑林雪
文献传递
厌氧氨氧化污泥包埋固定化及其脱氮效能被引量:12
2015年
为维持水中厌氧氨氧化菌生物量,采用水性聚氨酯(WPU)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包埋固定化,同时对比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以及PVA-SA包埋后颗粒的机械稳定性和厌氧氨氧化性能.结果显示:4种包埋颗粒均表现出良好的厌氧氨氧化性能,WPU颗粒生物活性最好,机械稳定性最高,相比其他几种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作为厌氧氨氧化包埋材料.在WPU包埋颗粒的连续流实验中,通过不断降低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增加容积负荷,当容积负荷为1.697 kg/(m3·d)时,WPU包埋颗粒仍能达到80%总氮(TN)去除率,并且在100 d内没有观察到出水SS增加和颗粒碎裂的现象,表明WPU包埋颗粒具有很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和厌氧氨氧化性能,并且在长期运行中能保持良好的污泥截留能力和稳定性.通过16S r DNA-Cloning分析发现:WPU包埋颗粒内厌氧氨氧化菌主要是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a(JX243641.1),包埋材料作为载体,起到保护厌氧氨氧化菌和提高生物量的作用,但对菌体本身和菌群结构没有影响.
陈光辉李军邓海亮张彦灼郑林雪赵白航王昌稳郑照明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
不同短程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为探讨有机碳源对短程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构建克隆文库的方法对模拟无机城市生活污水和模拟实际城市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未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是两系统中的优势菌群.两系统中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但优势菌群及其所占比例相似.两系统中的主要脱氮菌类群也相似,但由于有机碳源浓度的不同其菌属及比例有所差异.无机短程硝化系统中的脱氮菌群包括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和Denitratisoma,其中自养硝化菌的比例高于其在有机短程硝化系统中的比例,但仍低于异养菌在该系统中的比例.有机短程硝化系统中的脱氮菌群主要包括β-Proteobacteria中的一些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其中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的含量很少.
侯爱月李军卞伟王盟郑林雪张彦灼赵昕燕
关键词:有机碳源短程硝化克隆文库微生物群落结构
城市生活污水SNAD工艺的启动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采用SBR反应器,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原水,进行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的启动研究.首先接种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在高曝气量下(500L/h)培养得到亚硝化颗粒污泥,然后再次接种anammox颗粒污泥,在低曝气量下(40L/h)培养得到SNAD颗粒污泥.在亚硝化稳定期,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94%,亚硝态氮平均积累率达到95%.在SNAD稳定期,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5%.批试实验结果表明,亚硝化稳定期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好氧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活性分别为为0.234和0kg N/(kg VSS·d).SNAD颗粒污泥的厌氧氨氧化总氮去除、亚硝态氮反硝化、好氧氨氮氧化、好氧亚硝态氮氧化活性分别为0.158、0.104、0.281、0kg/(kg VSS·d),其中硝态氮反硝化活性在0~120min和120~360min内分别为0.061和0.104kg/(kg VSS·d).扫描电镜显示,SNAD颗粒污泥表面以短杆状菌和球状菌为主,可能为好氧氨氧化菌(AOB)和反硝化菌,颗粒污泥内部以火山口状的细菌为主,可能为anammox菌。
郑照明李泽兵刘常敬陈光辉郑林雪马静李军赵白航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亚硝化反硝化生活污水颗粒污泥
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系统中的反硝化细菌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构建nirS克隆文库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脱氮系统中的反硝化微生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从nirS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00个克隆子中有51...
郑林雪王春香刘常敬李军
关键词:废水处理反硝化细菌有机物降解
文献传递
一种测定颗粒污泥细胞相对疏水性的方法
一种测定颗粒污泥细胞相对疏水性的方法属于细胞相对疏水性的分析测试领域。取15~20ml泥水混合物,离心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4次;研碎颗粒,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原体积;功率选择70~80w,超声2~3min;静止5~8min,...
李军刘国洋王昌稳孟维举卞伟郑照明郑林雪刘彬
文献传递
不同粒径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通过血清瓶批试研究了温度为25℃时,粒径为R1(>2.5mm),R2(1.5~2.5mm),R3(0.5~1.5mm)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的脱氮特性.R1,R2,R3的厌氧氨氧化TN去除速率分别为0.555,0.423,0.456kgN/(kgVSS?d),R1的TN去除活性最大,R2和R3的TN去除活性相差不大.anammox 颗粒污泥的厌氧氨氧化 TN 去除、亚硝态氮反硝化、硝态氮反硝化、好氧氨氧化、好氧亚硝态氮氧化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478,0.028,0.037,0.050,0.033kgN/(kgVSS?d).扫描电镜显示 anammox 颗粒污泥表面存在孔洞,有助于缓解粒径对传质效率的不利影响.颗粒污泥外部以球状菌为主,可能为好氧氨氧化菌(AOB),有助于缓解氧气对 anammox 菌的抑制作用;颗粒污泥内部以火山口状的细菌为主,可能为anammox菌.
郑照明刘常敬郑林雪张美雪陈光辉赵白航李军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脱氮特性
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硝化菌种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是我国水体的重要污染源,生物处理是治理城市污水最经济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是污染物去除的主体,充分认识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对认识处理系统的本质,从而改进或优化处理工艺、运行参数...
郑林雪
关键词:城市污水硝化工艺分子生物学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