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长春

作品数:145 被引量:55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118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7篇测井
  • 24篇水合物
  • 19篇储层
  • 18篇岩石
  • 16篇松科
  • 16篇天然气水合物
  • 16篇气水
  • 16篇气水合物
  • 13篇成像测井
  • 12篇盆地
  • 11篇电阻率
  • 10篇地层
  • 10篇地球物理
  • 9篇岩石物理
  • 9篇孔隙
  • 8篇页岩
  • 8篇砂岩
  • 7篇地球物理测井
  • 7篇岩心
  • 7篇裂缝

机构

  • 10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青岛海洋地质...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长江大学
  • 6篇中海油田服务...
  • 5篇东华理工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中国海洋石油...
  • 5篇山西省地球物...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中国石油集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北方车辆...

作者

  • 145篇邹长春
  • 28篇彭诚
  • 10篇肖昆
  • 10篇史謌
  • 10篇侯颉
  • 10篇肖亮
  • 9篇聂昕
  • 8篇项彪
  • 7篇何涛
  • 6篇熊杰
  • 6篇刘昌岭
  • 6篇牛一雄
  • 6篇李宁
  • 5篇杨玉卿
  • 5篇裴发根
  • 5篇周新鹏
  • 5篇任科英
  • 5篇陈强
  • 5篇朱吉昌
  • 5篇赵金环

传媒

  • 10篇现代地质
  • 7篇工程地球物理...
  • 6篇物探与化探
  • 5篇地质学报
  • 4篇Applie...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2014年中...
  • 3篇2015中国...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测井技术
  • 2篇国外测井技术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15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气储层w(TOC)测井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热点之一的页岩气资源,对储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探讨。对w(TOC)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资料的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对于没有放射性矿物干扰的地层,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法评价w(TOC)的准确度最高,应优先选择;对于没有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却有岩心试验数据的地区,可根据试验数据优选回归曲线获得最符合该地区的回归公式;对于仅含有常规测井曲线的地区,则可选择△logR法。
聂昕万宇邹长春张儒
关键词:测井评价页岩气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感应测井反演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传统感应测井线性迭代反演受初始模型影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全局最优化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厚度储层模型进行反演研究,在无噪声情况下,反演结果和模型基本一致;在加入5%、10%和15%随机噪声后,反演仍取得良好效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不依赖于初始模型,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和抗噪声能力,能有效反演感应测井数据。
熊杰刘彩云邹长春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感应测井非线性反演抗噪性
松科二井火石岭组地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是针对白垩纪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地球深部资源调查以及基础地质研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而实施的科学钻探。松科二井是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的主体钻孔,设计的测井项目齐全,采集了丰富、连续、原位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本文主要利用该孔的测井资料研究深部火石岭组地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结合实验室岩心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岩性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火石岭组地层主要发育安山岩、凝灰岩、复成分砾岩和凝灰质泥岩,其中火成岩岩相以爆发相和喷溢相为主,安山岩和复成分砾岩表现为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特征,凝灰岩为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特征,凝灰质泥岩电阻率最低;储层整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但凝灰岩储层小孔和中孔发育,物性相对较好,是较为有利的储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价松辽盆地深部油气资源和地层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持。
胡丁玉邹长春彭诚王稳石吕庆田侯贺晟朱永宜张金昌张恒春丁娱娇林峰崔立伟窦如胜徐常民卓坤杨金磊
关键词:松辽盆地岩石物理地球物理测井孔隙结构特征
检测井壁图像上平面地质特征的改进霍夫变换被引量:2
2015年
为实现井壁图像上平面地质特征的自动提取,研究了图像中单周期正弦曲线的检测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霍夫变换,该方法基于正弦曲线上的三个相关联点在二维累加器中进行投票,从而确定相位与基线深度;然后在一维累加器中投票,确定振幅。对模拟图像及井壁图像进行了处理,并与传统霍夫变换、快速霍夫变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彭诚邹长春
关键词:霍夫变换正弦曲线成像测井裂缝
松科二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岩性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为开展松辽盆地深部长期观测、流体实验和探索白垩纪火山事件,利用松科二井东孔丰富、齐全的测井资料,对营城组火山岩岩性进行评价。通过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发现,松科二井东孔营城组凝灰岩具有最强的放射性和导电性,高孔隙度的集块熔岩密度为低值,流纹岩表现出高密度和低导电性。利用测井交会图和成像识别模式,识别出松科二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以流纹岩、凝灰熔岩和集块熔岩为主,少量的凝灰岩。结合凝灰岩处测井曲线变化特点,证明了火山喷发间断的存在。流纹岩具有高碱、高Si、低Fe和低黏土矿物特征。T2谱分析认为流纹岩有利于后期深部长期观测和流体实验的开展。研究成果对松科二井东孔后续火石岭组火成岩及整个松辽盆地火山岩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金环邹长春王稳石张小环朱永宜张金昌张恒春丁娱娇林峰秦宇星周海孙文龙
关键词: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基于声波测井的冻土区孔隙型水合物储层水合物饱和度估算方法被引量:5
2020年
水合物饱和度参数的准确计算对于水合物资源量的评价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利用超声波测井资料与等效介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评价祁连山冻土区孔隙型水合物储层水合物饱和度变化特征,并在典型孔隙型水合物钻孔DKXX-13进行了应用。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弹性波速度模型正演模拟的纵波速度相比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弹性波速度模型更加吻合实际测井纵波速度,可用于分析孔隙型水合物储层的纵波速度特征;通过正演模拟的纵波速度与实际测井纵波速度的对比,识别出X30.0~X30.2m、X30.3~X30.4m、X31.1~X31.6m、X31.7~X31.9m、X32.0~X32.2m井段存在水合物,水合物赋存井段地层的水合物饱和度变化范围为13.0%~85.0%,平均值为61.9%,与标准阿尔奇公式估算结果和现场岩芯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地层测井评价与地震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肖昆邹长春卢振权李红星秦臻葛坤朋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测井曲线去噪新方法被引量:26
1999年
从小波变换的思想出发,提出一种测井曲线去噪新方法。首先按照Mallat 塔式算法对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应用一个非线性软门限函数在小波域内将噪声抑制与滤除,最后通过小波变换得到重构的测井曲线。结果表明。
邹长春杨欣德潘令枝朱继永李彦华
关键词:测井曲线去噪小波变换数据处理井探
映秀-北川断裂带中垂直断裂带走向的NW-SE向构造和汶川地震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汶川科学钻探钻孔地质实体(岩芯)的构造研究、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结合区域构造和汶川地震NW向余震带的综合分析,提出沿映秀-北川断裂走向的狭窄范围内存在一组NW-SE向构造,其总体产状为:走向N48°W,倾角中等,与映秀-北川断裂带的总体走向和ASR地应力测试获得的一组最大主应力方位(侧伏方向224°)和最大水平应力方位(44°)接近垂直。NW-SE向构造,除少数发育为宏观的断裂构造外,多数表现为密集的裂隙系(或隐断裂)和隐伏断裂,以逆冲性质为主,局部略具左行走滑特征。映秀-北川断裂两侧相向倾斜的NW-SE向裂隙系表明其两侧存在有方向相反的运动,映秀-北川断裂属两侧具有不同形成机制和相向位移的双侧走滑型断裂。映秀-北川断裂的同震垂向位移受NE-SW向构造和NW-SE向构造双重因素制约,在汶川地震的主震带与NW向余震带叠置部位具最大的垂向位移量。从时间尺度分析,在汶川地震的全过程中,仅开始时刻表现为自NW→SE方向的强烈逆冲作用,随后的主要时间段内均表现为沿断裂带方向的运动和自SW→NE方向的逆冲。NW-SE向构造的形成是龙门山深部应力和能量长期积聚的结果,强震发生时,初始时刻的自NW向SE方向的强烈挤压,瞬即转换成自SW向NE方向的运动和强烈挤压。NE-S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是由NW-SE向挤压作用长期积累和诱导,并叠置在区域NW-SE向主导的挤压构造应力场之上的局部构造应力场,但在发震后,它主导了地震能量自震源区沿断裂走向向NE方向的快速传递和扩展及NW向强余震的发生,地震能量在NE-SW向强烈挤压过程中得到最终释放。因此,映秀-北川断裂在地震的不同阶段,其性质存在差异,在地震宁静期或弱震期(应力积累和闭锁期)以自NW往SE方向的逆冲性质为主,兼有右行走滑特征,但在强震期(应力释放和解锁期),除发震时表现为�
崔军文王连捷邹长春孙东生彭诚陈威威李宗凡
关键词:汶川地震映秀-北川断裂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TE CRETACEOUS MARINE AND LACUSTRINE DEPOSITS
<正>The Cretaceous is the last and longest segment of the Mesozoic Period. It represents the warmest Period in ...
KOUAMELAN Kouamelan Serge邹长春彭诚ASSIE Konan RogerMONDAH Ohouo Rebecca
高矿化度环境下多金属硫化物岩石激发极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引言时域激发极化测井是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为了准确地对现场测量资料进行解释,实验室内开展高矿化度环境下多金属硫化物岩石激发极化特征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Komori et al., 2017; Spongli...
伍操为邹长春漏志杰吕阳张浩东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