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愚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5篇小儿
  • 3篇病毒
  • 2篇中毒
  • 2篇住院
  • 2篇患儿
  • 2篇肺炎
  • 2篇腹泻
  • 1篇电解质紊乱
  • 1篇毒鼠
  • 1篇毒鼠强
  • 1篇毒鼠强中毒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患儿
  • 1篇血尿
  • 1篇咽结合膜热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相关

机构

  • 9篇海口市人民医...
  • 6篇海口市妇幼保...

作者

  • 15篇邢愚
  • 5篇胡祥英
  • 3篇徐惠
  • 3篇林则彬
  • 2篇方立
  • 2篇毛秋妹
  • 2篇黄善文
  • 2篇吕传柱
  • 2篇张树荣
  • 2篇朱琦
  • 2篇石霖
  • 2篇胡松
  • 1篇钱丽芳
  • 1篇钱丽芳
  • 1篇莫冬绵
  • 1篇龙凤雅
  • 1篇梁琦影
  • 1篇何波
  • 1篇李昌荣
  • 1篇廖凯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肺炎痰培养临床分离菌株的药敏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病原体感染分布的特点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吸取下呼吸道痰液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1206例小儿肺炎痰培养阳性586例,检出率48.59%。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9株(33.96%);革兰阴性杆菌340株(58.02%);真菌47株(8.02%)。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139株(23.7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17株(19.9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5株(17.92%),溶血葡萄球菌41株(7.00%),肺炎链球菌35株(5.97%),铜绿假单胞菌28株(4.7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株(3.41%),表皮葡萄球菌15株(2.56%)。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青霉素类、大部分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亚胺培南、利福平、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痰培养结果3岁以下患儿细菌共523株(89.25%),随机抽样对比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在引起病情轻重程度和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敏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婴幼儿多见,对大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是引起小儿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胡祥英吴礼循宋欣娱邢愚
关键词:小儿肺炎病原学药敏分析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在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住院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预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结果对照组72例发生腹泻27例(37.5%),预防组60例,发生腹泻10例(16.7%)(2χ=7.58,P<0.01);发生腹泻次数:对照组为(6.42±2.66)次/d,预防组为(3.92±1.03)次/d(t=3.29,P<0.01);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对照组为(4.97±1.20)d,预防组为(3.90±1.02)d(t=5.60,P<0.0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可以减少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胡祥英宋欣宜郑光强邢愚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组织儿科病例讨论提高实习生逻辑思维能力
2003年
龙凤雅李昌荣邢愚
关键词:实习生逻辑思维能力医学教育
儿童集体禁用灭鼠剂中毒及抢救被引量:6
2002年
林则彬邢愚徐惠吕传柱张玉霞
关键词:儿童灭鼠剂中毒抢救
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核酸扩增荧光定量PCR用于病原学诊断,是目前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先进方法。通过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RSV-RNA相关序列的存在,探讨其敏感性和RS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该院儿科26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部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痰标本RSV核酸RNA。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SV-IgM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①痰标本RSV-RNA阳性率38.7%,血RSV-IgM阳性率21.1%,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年龄≤6个月组痰标本RSV-RNA阳性率43.6%,显著高于1~3岁组阳性率32.1%(P<0.01)。③毛细支气管炎痰标本RSV-RNA阳性率最高(58.5%),与急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痰标本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0.05)。结论核酸扩增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RSV感染敏感性高,RSV是婴幼儿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毛细支气管炎感染率最高。
谭志团石霖陆桂香徐文贾雁平邢愚吴学礼胡松任翼吴礼循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呼吸道感染儿童
824例住院新生患儿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海口市人民医院新生儿住院的病因及发病情况。 方法 对 1996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12月3 1日住院的 82 4例新生患儿的病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7d内新生儿发病率为 6 5 3 % ,其发病最高的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为 2 12 % ;7d以上新生儿发病率为 7 48% ,明显高于早期新生儿的发病率 (u =2 92 ,P <0 0 1) ,其发病最高的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 2 71%。 结论 降低新生儿发病率 ,应注意引起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各种围产原因以及鼓励产妇早期喂奶 。
邢愚吴春英
关键词:住院病因病理性黄疸吸入性肺炎
41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胡祥英石霖邢愚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调查电解质紊乱住院治疗
小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某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患儿4 3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96%(3 711/4.368),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29.21%(935/3 201)。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生率:≤1岁者为35.14%,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普通病例和危重病例分别为27.63%和41.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 d和>7 d者分别为26.39%、34.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4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者为40.45%,显著高于使用1~3种抗菌药物者(P<0.01)。结论年龄小、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病情重、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者,容易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胡祥英黄善文邢愚
关键词:儿童腹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合理用药
海南岛113种代谢遗传病的筛查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调查海南岛新生儿及儿童代谢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了解其种类及发生率。方法 :采用气相——质量色谱分析法出生 5— 10天的新生儿至 14岁以下高危儿童的尿液检测其代谢产物。结果 :检测新生儿及儿童共111例 ,阳性率为 3.6 0 (4/111)。共分两组 ,高危儿为一组阳性 3例 ,阳性率为 2 3.0 8 (3/13) ,对照组 ,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0 2 (1/98)。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气相—质量色谱分析法 ,只需少量尿液即可明确诊断113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干预 ,从而避免造成体格发育落后和神经系统发育迟滞 ,如智力障碍。
吕传柱毛秋妹张树荣梁琦影朱琦邢愚林则彬莫冬绵方立钱丽芳徐惠张春花
关键词:新生儿高危儿童
咽结合膜热所致镜下血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咽结合膜热所致镜下血尿的临床情况,明确血尿是否为咽结合膜热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探讨血尿出现的早晚与该病病情、病程的关系。方法病例组为22例咽结合膜热患儿,且排除结石、结核、肿瘤、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因其他原因发热的患儿30例,一般情况、病情、病程与病例组基本一致。结果病例组血尿出现率为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P<0.01)。其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眼结膜充血、血尿等临床指征的发生率均在86.3%以上,而其他的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均在36.4%以下。血尿的发生率与咽结合膜热的其他典型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一般的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中有6例在发病3d内出现镜下血尿,均为+++~++++,而且持续时间均超过5d,病程均为7d左右,体温持续在39~41℃之间;而其余13例在发病3d以后出现血尿的患儿,则体温持续在38~39.5℃之间,血尿一般在++以下,持续时间2~3d,病程一般在5d左右。结论血尿是咽结合膜热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血尿出现的早晚与咽结合膜热病程、临床表现的关系密切。
何波邢愚
关键词:咽结合膜热血尿腺病毒尿细胞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