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明均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颅内
  • 5篇手术
  • 4篇动脉瘤
  • 4篇出血
  • 3篇动脉瘤破裂
  • 3篇预后
  • 3篇外伤
  • 3篇瘤破裂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开颅
  • 2篇动脉瘤破裂出...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颅内血...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预后分析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9篇东台市人民医...
  • 2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邓明均
  • 7篇吴晓宏
  • 5篇金祥兵
  • 2篇王冰
  • 2篇吴晓宏
  • 1篇邵柏
  • 1篇王冰
  • 1篇宋志旺
  • 1篇高宜录
  • 1篇陈伟
  • 1篇孙卫和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7例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邵柏吴晓宏邓明均
关键词:多发性颅内血肿预后分析外伤颅脑损伤后同部位
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去留骨瓣手术效果对比
2018年
目的对比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去留骨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分为每组30例,均接受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实施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取留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χ2=4.32,P=0.04),术后住院天数(20.56±8.01)d,更短(t=4.86,P=0.01),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各项目评分[意识:(20.15±1.10)分、面瘫:(19.53±1.12)分、水平凝视:(17.53±1.06)分、言语:(18.53±1.21)分、手部活动:(19.34±1.14)分、肩部活动:(18.52±1.16)分、下肢活动:(17.56±1.20)分、步行:(18.63±1.10)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留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的近远期效果均优于去骨瓣手术。
吴晓宏邓明均金祥兵丁冬官
关键词:高血压
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130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130例,入院后行手术治疗者106例,非手术治疗者24例。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8分,合并脑挫伤,合并颅骨骨折的比例高于非手术治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肿部位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致伤原因、血肿数量、瞳孔状态与非手术治疗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时病情严重合并脑挫伤和颅骨骨折的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比例较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均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邓明均吴晓宏王冰
关键词:预后
一种穿刺引流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引流设备,属于穿刺引流技术领域,包括负压引流盒、压力分隔控制组件、引流导管、粘贴带、胶粘带和连接导管,各个负压引流盒之间通过压力分隔控制组件依次连接,粘贴带固定设置在负压引流盒的侧壁上,引流导管通...
邓明均邓思源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37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01月~2013年12月血管内治疗的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0个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以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防治。结果该组颅内动脉瘤成功栓塞40个,其中100%栓塞34个,95%栓塞4个,90%栓塞2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术中血管痉挛12例,症状性血管闭塞2例,无术中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减少和正确处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吴晓宏宋志旺王冰金祥兵邓明均丁冬官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0例,根据手术时间分组,15例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72 h内手术治疗为观察组,15例在破裂出血72 h后手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OS预后良好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GOS预后良好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明均金祥兵吴晓宏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显微手术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素-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42例手术预后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14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人术前、入院1周(均为术后)、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另依据病人出院6个月后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01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对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术前、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HIF-1α、ET-1、MMP-9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术前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8.87%(41/142),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42.43±3.05)μg/L和(41.53±4.52)μg/L、ET-1(14.27±1.24)ng/L和(13.96±2.04)ng/L、MMP-9(15.57±1.81)μg/L和(14.68±2.65)μg/L均低于术前(51.19±4.38)μg/L、(16.50±1.45)ng/L、(18.26±2.29)μg/L;预后良好组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40.78±1.53)μg/L和(34.87±4.68)μg/L、ET-1(13.12±2.16)ng/L和(10.05±1.96)ng/L、MMP-9(14.87±1.20)μg/L和(12.21±2.87)μg/L均低于术前(47.82±4.13)μg/L、(14.89±2.75)ng/L、(17.41±1.21)μg/L;预后良好组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低于入院1周(P<0.05)。预后不良组术前、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多发动脉瘤、脑积水、Hunt-Hess分级Ⅳ~Ⅴ级、CT 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为≥72 h、并发脑血管痉挛、并发脑梗死病人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unt-Hess分级Ⅳ~�
金祥兵邓明均吴晓宏丁冬官陈伟王冰何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9预后
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析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6)及对照组(n=16),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患者术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Ⅰ级比例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均能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血管内介入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相对优于传统开颅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邓明均高宜录吴晓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传统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
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传统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与致残率发生率分别为12.50%、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15.6%,对比两组数据(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安全性高。
邓明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传统手术
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19例为颅内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19例脑外伤开颅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可能导致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两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的单因素危险和多因素危险。结果:经过对单因素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留置时间、后颅窝手术及脑脊液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手术时间、引流留置时间、后颅窝手术及脑脊液漏,而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术后血浆白蛋白和手术次数等因素与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分析发现,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引流留置时间和后颅窝手术是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对于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引流留置时间和后颅窝手术引发脑外伤开颅术后引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邓明均吴晓宏孙卫和
关键词:脑外伤开颅术颅内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