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天岗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分布
  • 1篇断层
  • 1篇断块
  • 1篇断裂带
  • 1篇形变
  • 1篇形变特征
  • 1篇灾害分布
  • 1篇震害
  • 1篇震害调查
  • 1篇图集
  • 1篇汶川8级地震
  • 1篇裂带
  • 1篇活断层
  • 1篇发震
  • 1篇发震构造

机构

  • 4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5篇邓天岗
  • 2篇龙德雄
  • 2篇杜平山
  • 1篇方仲景
  • 1篇侯珍清
  • 1篇韩源
  • 1篇丁国瑜
  • 1篇李家灵
  • 1篇戈树漠
  • 1篇汪一鹏
  • 1篇陆联康
  • 1篇孙彤
  • 1篇张裕明
  • 1篇罗安元
  • 1篇张新俊

传媒

  • 3篇四川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786年康定地震形变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本文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康定断裂地震的形变带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形变带主要由发育于地形斜坡上的线性坡中槽或垄岗组成。形变带具分段特点,单条长850—1500米,呈右阶“斜列式”展布,中段(极震区)一带为现状型。其中的破裂面具正断兼扭动特点。空间特征上,坡中槽一侧的交替上升变化是依次、轮换出现的,它是地震断层运动屈曲作用(Fault buckling)导致地表变形的反映。这种形变现象与该带北西段(炉霍段)走滑型地震的形变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也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南东两段的地震破裂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它为同一走滑带不同地段运动特征的差异提供了证据。
龙德雄邓天岗
关键词:断裂带地震
中国活断层图集-全球主要活断层特性的对比
丁国瑜张裕明方仲景戈树漠李家灵汪一鹏侯珍清韩源邓天岗孙彤
该图集是我国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06项——全球活动断层对比研究编制的中国七条典型活断层的图件与照片的图集。图中反映了每一条活断层在卫星影象、重磁场上的表现、新构造运动特点、现代地震活动性、地壳变形特征以及...
关键词:
关键词:活断层地震活动性
1725年康定7(1/2)级地震发震构造问题的讨论被引量:3
1991年
公元1725年康定7~1/2级地震,至今其震中及发震构造尚未定论。通过历史地震记载资料以及发震地区地震与地震形变带的对比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归属鲜水河断裂带无疑,而且应是该断裂带南段色拉哈分支断裂上的地震,震中在龙启马沟—色拉哈一带,称之为色拉哈地震。同时认为,这一发震段现今为一明显的大震空段,仍潜存着大震发生的危险。
龙德雄邓天岗
关键词:地震发震构造
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及对剪破裂与汶川8级大震
2009年
本文循着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结合长期积累的基础工作,对该地震及其必然性做出了解读性认识。认为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的形成,构造解缚活化,对剪破裂,是该地震发生的根本。即地震发生于早期具有深成、分划而又具推覆右旋性的"龙门山"大边界构造,也即"南北带"大边界构造的中段上。"新构造运动"时期以来,由于应力作用方式的转变,由正向于构造带的北西向转为东西向,以及介质硬化和脆性破裂的取舍而形成了"岷山—龙门山联合前缘断块",在东、西对峙的块体非正向的对剪作用下,构造解缚,断块活化,右旋活动加剧,长期积累的应变因对剪性破裂,突然释放而发生地震。是构造条件与应力作用方式适合条件的有机统一;还进一步认为,在这一机制中,东侧块体的让位性运动与"不均衡"作用及其深源控制应是主导,相应西侧"联合断块"沿滑脱面或薄弱界面作对剪性"弹性回跳"破裂而引发地震的机理与解释更为合理。这既符合地震发生的基本事实,体现了中国"南北地震带"的本色,也解释了岷山—龙门山一线在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间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为对该区地震活动机理的认识以及地震监测工作,提供战略性依据。而"对剪"、"回跳"破裂机制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且在"南北带"的两端有对称性。更可慰的是,这一地震为揭开地震活动之谜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如能及早将这些基本认识和思路付诸于事件发生之前,对这一大震的潜在危险做出评估不是不可能的。看来在地震监测已进入现代化的今天,重点的基础评价工作,尤以多观点的"碰撞"仍不可少缺,本文又是讨论性的尝试。
邓天岗杜平山罗安元陆联康徐水森
汶川8级地震成都市境内震害调查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对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成都市境内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给出了此次地震在成都市的震害特征与极震区的烈度分布特点,为成都市震后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同时给出了成都市境内一些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徐水森邓天岗杜平山张新俊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震害调查地质灾害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