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南林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工艺参数对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形貌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硝酸银浓度、抗坏血酸浓度、反应体系温度及pH值、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形貌特征的影响,借助SEM、粒度仪、比表面仪和颗粒图像分析仪对银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pH值是同时影响银粉形状、粒度和分散性的显著因素,添加剂用量和抗坏血酸浓度分别是影响银粉形状及分散性的显著因素;随着pH值由2逐渐增大至10,银粉呈现由无规则多面体至棒状、类球形的形状变化,平均粒径逐渐减小;随着添加剂用量增加,银粉呈现由异形至球形、刺球型的形状变化,其用量质量分数为2.5%时颗粒球形度值最大;随着抗坏血酸浓度增加,银粉的分散性逐渐变差,其浓度为0.5 mol/L时分散性最好。
- 黄灿袁鸽成邓南林卢小东许福太
- 关键词:超细银粉液相还原法工艺参数形貌特征
- Bi-Si-B-O系溶胶-凝胶玻璃及其熔融-淬火玻璃的结构对比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和熔融-淬火法分别制备了Bi-Si-B-Zn-Al-O系玻璃粉体,运用XRD、SEM、EMAX、IR、DSC/TG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同体系不同制备方法下两种玻璃粉体的微观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玻璃粉体均呈玻璃态,溶胶-凝胶粉体颗粒较易破碎,球磨12 h后可得到1~10μm范围的颗粒,其元素含量与实验设计比例较为接近;两种粉体玻璃网络结构相似,主要以[Bi O3]三角体、[Si O4]四面体、[BO4]四面体构成基本网络骨架;熔融-淬火玻璃结构中[Si O4]四面体趋向于架状,使得粉体结构更加稳定,玻璃转化温度略高于溶胶-凝胶玻璃且均小于600℃.
- 李倩袁鸽成骆志捷邓南林张普
- 关键词:溶胶-凝胶玻璃结构
- 一种无铅超细玻璃粉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超细玻璃粉及其合成方法,所述无铅超细玻璃粉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各组分组成:Bi<Sub>2</Sub>O<Sub>3</Sub>35~55%,SiO<Sub>2</Sub>5~30%,B<Sub>2</...
- 袁鸽成刘华骆志捷李倩邓南林
- 文献传递
- 明胶对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明胶为分散剂,硝酸银为反应前驱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研究明胶用量及加入方式对银粉形貌、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探讨明胶的分散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能谱分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银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细银粉为近球形,粉体颗粒粒径为0.1~1.2 μm;明胶对银粉的形状无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改变银粉的粒径和分散性;随着明胶用量的增大,粉体的粒径增大,分散性能变好;明胶的分散机理主要表现为空间位阻机制.
- 邓南林袁鸽成刘华骆志捷李倩秦典成
- 关键词:超细银粉明胶
-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银粉的生长机理被引量:4
- 2017年
-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反应前驱体,通过对液相体系分时间段取样研究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银粉的生长机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仪、X射线衍射(XRD)仪、紫外吸收光谱(UV-Vis)仪和颗粒图像分析仪对银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以抗坏血酸还原硝酸银制得了平均粒度为0.543μm,球形度为0.926,分散良好的超细球形银粉;该氧化还原反应可自发进行,使被还原的银原子达到过饱浓度形成银原子团簇和细小的银晶核,银晶核主要以原子扩散控制生长和晶核聚集两种方式长大,最终获得表面自由能较小、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银粉。
- 史红袁鸽成黄灿邓南林邱声夫
- 关键词:液相还原法
- 搅拌摩擦加工对3003铝合金铸轧带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方法对3003铝合金铸轧带材进行加工,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仪和取向成像分析软件(OIM),分别对加工区及母材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经搅拌摩擦加工后,搅拌区晶粒发生动态再结晶并且等轴细化,平均晶粒尺寸由母材的35.58μm减小至3.05μm;相比于母材,搅拌摩擦加工后带材的抗拉强度、平均硬度、延伸率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17.68MPa,37.82MPa,12.53%;加工区硬度沿横向呈"W"型不均匀分布,并且从加工区底部到上部依次升高.
- 袁潜袁鸽成张普秦典成邓南林骆志捷
- 关键词:搅拌摩擦加工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热处理对Bi-Si-B-Zn-Al-O溶胶-凝胶玻璃粉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Bi-Si-B-Zn-Al-O系玻璃粉,采用XRD、EMAX、SEM、IR、DSC/TG及粒度分布仪等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在200~800℃温度范围内该玻璃粉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凝胶经干燥去除非玻璃组分后,可获得符合设计组分的玻璃粗粉,该粗粉经600℃热处理及球磨后,可得到粒径在0.1~1μm范围的超细近球形粉体;热处理温度在200~800℃范围内时,粉体均呈现玻璃态结构;经200℃干燥后玻璃粉主要以[SiO4]四面体及部分[BO4]四面体形成主体网络空间,[BiO3]三角体和剩余的[BO4]四面体以网络修饰体的形式分布在网络间隙,随着温度升高,修饰体中部分Bi原子和B原子会加入到主体网络中,成为网络形成体.
- 刘华袁鸽成骆志捷邓南林李倩
- 关键词:玻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