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树权

作品数:67 被引量:256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长春市科技局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胁迫
  • 9篇促生
  • 9篇促生菌
  • 7篇细胞
  • 6篇软枣
  • 6篇软枣猕猴桃
  • 6篇猕猴桃
  • 5篇有丝分裂
  • 5篇幼苗
  • 5篇细胞有丝分裂
  • 4篇有丝分裂指数
  • 4篇栽培
  • 4篇水稻
  • 4篇污染
  • 4篇大蒜
  • 4篇大蒜根尖
  • 3篇植物促生菌
  • 3篇培养基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机构

  • 43篇长春师范学院
  • 24篇长春师范大学
  • 2篇长春职业技术...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西藏大学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67篇辛树权
  • 25篇赵骥民
  • 14篇时东方
  • 14篇李福森
  • 11篇高扬
  • 7篇王贵
  • 6篇刘海音
  • 5篇倪秀珍
  • 4篇何正飚
  • 4篇张丽辉
  • 4篇章有知
  • 4篇韩国军
  • 4篇王准
  • 3篇王晓光
  • 3篇董炜华
  • 3篇王晶
  • 3篇莫金钢
  • 3篇陈丽娜
  • 3篇宋凯
  • 2篇盛彦敏

传媒

  • 15篇长春师范学院...
  • 6篇北方园艺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2篇食药用菌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北方水稻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 2篇200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虎掌菌及其人工驯化初报被引量:3
1998年
虎掌菌(Tremellodon gelatinosum)隶属于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别名;胶质刺银耳.菌肉肥厚.洁白而半透明,软滑可口,食味鲜美,别具风味.虎掌菌担子果胶质、半透明.扇形、匙形、掌形至半圆形,有柄或无,侧生,常覆瓦状叠生,宽2~6cm.盖面白色、乳白色.下面密生白色至灰白色锥形小刺.刺长2~5mm,柄与盖同质,长达1cm.孢子近球形,无色.在长白山区发生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主要生于针叶树枯立木和枯树枝上.经初步测定,干菇含蛋白质22.5%、脂肪2.5%、碳水化合物49.4%、水分19.4%.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6种.经过多年的实践,用袋装栽培法已培育出了虎掌菌的担子果,初步摸索出人工栽培虎掌菌的方法.培养基质:母种最佳的培养基是在PDA培养基中再加5g蛋白胨.并加5g的玉米粉滤液.在25℃恒温下培养,一般经过10~15d菌丝即长满试管,且菌丝浓白、粗壮.原种培养基以液体培养基为好.其配方是:玉米粉30g,葡萄糖10g,蛋白胨10g,MgSO_4·7H_2O0.5g,KH_2PO_40.5g,水1000mL.将配好的液体装入250mL瓶中,每瓶50~100mL,121℃灭菌30min,冷却后接种,接种后置摇床上150r/min培养15d左右.栽培方法:采用袋装,培养料可用锯末.配方为:锯末75%,麸皮15%.玉米粉8%,石膏1%,CaCO_31%.菌丝体培养阶段,温度为24℃~27℃。
赵骥民张丽辉辛树权
关键词:人工栽培培养基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抗性筛选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胚芽的生长和胚的诱导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性的延长,水稻诱导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30%较好;浸泡水稻成熟胚以处理72h愈伤诱导和分化效果较好;在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筛选中,以用含毒素的培养基进行诱导愈伤的处理的筛选取效果较好。
高立宏汉丽萍辛树权
关键词: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抗性筛选
一种生物化工原料用卧式研磨刮除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化工原料用卧式研磨刮除筒,包括推料螺旋叶片、卧式滚筒和研磨辊,所述卧式滚筒外壁前端焊接有传动齿圈,所述卧式滚筒外壁后端焊接有驱动齿圈,所述进料筒内的旋转轴上焊接有推料螺旋叶片;所述卧式滚筒内的旋转...
宋凯莫金钢辛树权沈勇孟安华
文献传递
NaCl溶液胁迫下促生菌对玉米幼苗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ACC筛选法在玉米根部提取细菌CR2和CS2,并用其菌体悬浮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后,种植于0.4%和0.8%NaCl溶液胁迫下的珍珠岩—草炭土栽培载体中,20天后测量;实验表明,在0.8%NaCl溶液的胁迫下,用CR2和CS2浸种的玉米株高、根长、干重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这几项指标变化比较明显.这说明,促生菌CR2和CS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的抗盐能力.
赵骥民辛树权苏艳芳
关键词:NACL溶液胁迫促生菌玉米幼苗
植物促生菌CS2、CC9和草炭土添加量对盐碱土育秧的作用效果被引量:5
2011年
将超级稻种子分别种植于总盐含量为0.1%、0.3%、0.6%、草炭土含量为0%、10%、20%的盐碱土中,并分别接种ACC脱氨酶PGPR菌株CC9和CS2,培养至水稻3叶1心期时,测定其株高、干重、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各盐浓度的盐碱土中,经CC9和CS2处理的水稻,株高比对照高14%~42%;干物质含量比对照重7%~53%,在水稻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比对照多11%~28%;10%的草炭土用量更有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长。
辛树权王贵高扬赵骥民
关键词:植物促生菌ACC脱氨酶盐碱胁迫
一种立式花盆支柱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支柱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花盆支柱,其包括底板、支撑杆、筒体a、筒体b和绑绳组件;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底板上;筒体a底部设置底封板,支撑杆外周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筒体a顶部设置顶封环;筒体b竖直穿过...
时东方时子晴李福森辛树权谭志强隋明义董晓雅燕娟
EM菌和蚯蚓对污染土壤元素转化的作用
2015年
将蚯蚓接种至不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添加量的污染土壤中,28d后对蚯蚓体质量、产茧量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氮和磷的质量比进行对比,考察EM菌对蚯蚓在污染土壤中活动的影响及对土壤元素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将蚯蚓接种到污染土壤后,其体质量减轻,日增质量倍数为负值;添加EM菌的污染土壤中蚯蚓的体质量减少量、日增质量倍数和产茧量低于未加EM菌的对照组;添加不同EM菌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的质量比以及pH值低于未添加EM菌仅蚯蚓作用的土壤;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质量比的变化规律相反.
董炜华辛树权刘宝林
关键词:蚯蚓EM菌污染土壤
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改良土壤环境
赵骥民张丽辉辛树权何正飚盛彦敏刘春明
该项目是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改良土壤环境(吉教科合字[2005]第78号)该项目以常见蔬菜及耐盐牧草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接种处理对植物生长与土壤修复的研究,以同步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从共同特征中寻找植...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改良
一种可移动式气体钢瓶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气体钢瓶架,包括固定放置架、移动放置架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放置架与所述移动放置架固定连接,气体钢瓶放置在所述固定放置架上,且所述气体钢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放置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
时东方王晶李福森陈丽娜辛树权
文献传递
北方春季草帘覆盖保温栽培猴头菇被引量:1
2013年
猴头菇是一种著名的食药兼用菌,营养丰富,药效显著。其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可治疗神经衰弱[1]。野生猴头菇一般生长在大树的高处,数量稀少。采用草帘覆盖栽培技术是猴头菇栽培的一种尝试。现将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的选择猴头菇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超过35℃或低于6℃,生长基本停止;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18~22℃。
辛树权赵骥民李福森
关键词:猴头菇栽培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