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风强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旋毛虫
  • 5篇脂肪酸
  • 5篇脂肪酸组成
  • 5篇发育时期
  • 5篇不同发育时期
  • 4篇心肌
  • 2篇心肌损伤
  • 2篇色谱
  • 2篇小鼠
  • 2篇小鼠心
  • 2篇肌损伤
  • 2篇GC-MS
  • 1篇凋亡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凋亡
  • 1篇旋毛虫感染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变化
  • 1篇脂肪酸组分
  • 1篇质谱联用

机构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9篇赵风强
  • 5篇韩彩霞
  • 5篇路义鑫
  • 5篇宋铭忻
  • 3篇张晓波
  • 2篇李晓云
  • 1篇徐佳
  • 1篇兰静

传媒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旋毛虫感染小鼠后TNF-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试验观察
2012年
为探讨旋毛虫致小鼠心肌损伤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分别取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心肌,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细胞凋亡与抗凋亡基因mRNA表达量,并应用TUNEL法对心肌细胞凋亡形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旋毛虫感染后第9天,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由感染前的0.02迅速增加到0.88,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指数为10.70%;TNF-α表达量约于感染后第19~24天达到峰值,此时凋亡指数达29.79%,细胞凋亡明显(P<0.05);第42天TNF-α表达量逐渐下降至0.29,细胞凋亡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降至10.46%。TNFR 1、FADD、Caspase 8和Caspase 3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TNF-α相似。
韩彩霞路义鑫李晓云张子群赵风强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TNF-Α细胞凋亡心肌损伤
不同发育时期旋毛虫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讨旋毛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外界环境对其影响,本研究采用贝尔曼氏装置分别收集旋毛虫肌幼虫和成虫,同时,将少量骨骼肌和肠黏膜进行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肌幼虫和成虫的...
赵风强路义鑫韩彩霞张晓波兰静宋铭忻
不同发育时期的旋毛虫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采用GC-MS技术(气相-质谱联用色谱技术)分析旋毛虫肌幼虫和成虫的脂肪酸组成,并与宿主中相应部位的脂肪酸组分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旋毛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肌幼虫和成虫的脂肪...
赵风强张晓波路义鑫兰静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脂肪酸
不同发育时期旋毛虫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2010年
为探讨旋毛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外界环境对其影响,本研究采用贝尔曼氏装置分别收集旋毛虫肌幼虫和成虫,同时,将少量骨骼肌和肠黏膜进行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肌幼虫和成虫的脂肪酸组分涵盖了C12~C22的22种,主要为16、18和20碳脂肪酸,但旋毛虫肌幼虫与成虫的各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对旋毛虫肌幼虫和成虫及其各自寄生部位骨骼肌和肠黏膜中的脂肪酸成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脂肪酸组成相似,但在相对含量上却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旋毛虫的脂肪酸组成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其所处的不同宿主环境和不同发育时期虫体的特殊生理结构有关。
赵风强路义鑫韩彩霞张晓波兰静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不同发育时期的旋毛虫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采用GC-MS技术(气相-质谱联用色谱技术)分析旋毛虫肌幼虫和成虫的脂肪酸组成,并与宿主中相应部位的脂肪酸组分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旋毛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肌幼虫和成虫的脂肪...
赵风强张晓波路义鑫兰静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脂肪酸GC-MS
文献传递
不同发育时期旋毛虫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为探讨旋毛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外界环境对其影响,本研究采用贝尔曼氏装置分别收集旋毛虫肌幼虫和成虫,同时,将少量骨骼肌和肠黏膜进行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肌幼虫和成...
赵风强路义鑫韩彩霞张晓波兰静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脂肪酸GC-MS
文献传递
感染旋毛虫昆明小鼠心肌中的脂肪酸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为探讨旋毛虫致心肌炎的发生机制以及宿主抗旋毛虫感染的机制,分别取感染旋毛虫5、7、35 d后的小鼠心肌和健康小鼠心肌组织,利用AIB法提取心肌中总脂类,并经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做GC-MS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旋毛虫的小鼠与健康小鼠心肌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感染后的心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总n-6脂肪酸明显减少,主要是亚油酸的含量明显减少,由正常的17.23%±2.10%下降至9.21%±1.25%(P<0.05)。饱和脂肪酸则高于健康心肌的36.93%±2.53%,主要是因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增加所致。受感染的心肌中C18:2和C20:4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先减少后恢复正常,而C22:5和C22:6的含量则先增加后降至正常水平。
赵风强张子群路义鑫韩彩霞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脂肪酸
旋毛虫致小鼠心肌损伤的试验
2012年
本研究旨在对重度感染旋毛虫后小鼠心肌损伤的研究。通过对小鼠接种旋毛虫,1 000条/只,分别于不同时间对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CK-MB和cTnT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FABP比CK-MB、cTnT敏感性高(P<0.05),出现及达到高峰的时间最早;感染旋毛虫后19d~24d,心肌组织损伤最为严重。H-FABP可用于早期旋毛虫病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赵风强韩彩霞路义鑫徐佳张子群谢晓峰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损伤H-FABP
感染旋毛虫小鼠的心肌CPT1 mRNA表达量及血脂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为探讨旋毛虫感染对宿主脂代谢及心肌损伤的影响,分别取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心肌组织和血清,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中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量,并对血脂各成分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感染后第14~24天,CP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明显(P<0.05);由感染前的0.37逐渐增加至0.93(感染后第19天),然后又逐渐下降至0.46(感染后第52天)。表明小鼠心肌CPT1的活性升高,因而心肌细胞不会因滞留过量的游离脂肪酸而造成心肌损伤。血脂中甘油三酯(TG)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的0.43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的2.14mmol/L,胆固醇(TC)的浓度下降,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先下降后上升;在感染后第19天,TG上升明显(P<0.05),而HDL、TC下降也比较显著(P<0.05)。可见感染后小鼠脂代谢出现紊乱,可能是导致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晓云韩彩霞路义鑫赵风强宋铭忻
关键词:旋毛虫MRNA表达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