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山
- 作品数:2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激波风洞边界层强制转捩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针对升力体模型设计了涡流发生器,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Φ2 m激波风洞上开展风洞试验,研究了高超声速边界层强制转捩问题。试验来流名义马赫数分别为10、12,单位雷诺数分别为2.4×10~/m、2.1×10~6/m,模型攻角10°。试验中应用铂薄膜热流传感器技术和温敏热图(TSP)技术测量了模型表面热流,证明涡流发生器实现了模型边界层强制转捩,使Φ2 m激波风洞拥有了模拟高马赫数低雷诺数湍流边界层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状不同高度涡流发生器对边界层完全转捩成湍流后的热流影响不明显,由此可提出一种新的激波风洞试验方法,即利用涡流发生器开展相同来流条件下不同边界层流态对模型表面热流等边界层参数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 李强张扣立庄宇赵金山
- 关键词:激波风洞涡流发生器
- 一种求解复杂拓扑结构网格流场的多重网格方法
- 本发明属于复杂流场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求解复杂拓扑结构网格流场的多重网格方法。包括建立多组分气体高焓非平衡流动控制方程,建立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空间流场结构网格,建立空间结构网格剖分机制;采用多重网格方法降低计算量...
- 罗万清赵金山张志刚石义雷廖军好陈挺粟斯尧肖雨余嘉王勇
- 飞行器防热瓦缝隙结构部件及设计方法、防热瓦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防热瓦缝隙结构部件及设计方法、防热瓦,该缝隙结构部件包括T型缝,T型缝交接处的迎风侧壁顶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面呈曲面,深度沿流向缝的方向逐渐减小;飞行器防热瓦缝隙结构部件的边缘处均设有倒角。本发...
- 廖军好张志刚赵金山石义雷陈挺粟斯尧肖雨罗万清余嘉彭治雨
- 一种完全基于当地流场参数对转捩模型可压缩修正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基于当地流场参数对转捩模型可压缩修正的方法。该可压缩修正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求解NS方程和原始无任何修正的<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he="30" imgC...
- 赵金山柳森张志刚石义雷陈挺肖雨粟斯尧廖军好
- 文献传递
- 一种完全基于当地流场参数对转捩模型可压缩修正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基于当地流场参数对转捩模型可压缩修正的方法。该可压缩修正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求解NS方程和原始无任何修正的<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he="20" imgC...
- 赵金山柳森张志刚石义雷陈挺肖雨粟斯尧廖军好
- 文献传递
- 翼-缝隙气动热计算分析研究
-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飞行器不同缩比外形进行了气动热计算,通过对全尺寸飞行条件与风洞试验缩比局部模拟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局部模拟试验与全模型缩比模拟试验的结果,在变化规律上基本相同,但无量纲热流的量值有一定差别,特别是偏转...
- 陈挺彭治雨张志刚肖雨石义雷粟斯尧赵金山廖军好罗万清
- 关键词:气动热
- 文献传递
- 数值格式对转捩预测影响的初步研究
- 转捩位置的精确预测对飞行器气动设计起着关键作用,结合转捩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是目前开展转捩预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采用四方程γ-Re转捩模型对平板边界层转捩进行了计算分析。求解过程中,在空间离散格式上,分别选用了三种...
- 赵金山张志刚粟思尧肖雨陈挺廖军好彭治雨柳森
- 关键词:边界层转捩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高超声速流场温度修正转捩模型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高超声速流场温度修正转捩模型的方法,该修正方法包括:确定测试模型与流场输入条件,求解NS方程和待修正的γ‑Re<Sub>θ</Sub>转捩模型,得到预测的流场参数;计算参考温度和边界层外缘温度的比值,得...
- 赵金山石义雷张志刚陈挺肖雨粟斯尧余嘉廖军好
- 动态环境参量对飞行器气动热影响敏感性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环境参量对飞行器气动热影响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用气动热计算方法,对不同气体模型下、飞行器模型表面各区域的气动热环境进行计算;逐个对单一的环境参量进行正负拉偏,计...
- 陈挺张志刚杨彦广方明肖雨石义雷粟斯尧赵金山廖军好罗万清余嘉
- 文献传递
- 升力体缝隙模型红外测热试验及分析
- 2024年
- 针对升力体缝隙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Φ0.3 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开展了红外测热试验,试验马赫数12、总温668 K、总压4.731 MPa、攻角0°和35°,获取了模型的红外热图结果,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选取不同帧次的红外热图进行数据处理对热流密度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缝隙干扰引起的热流密度增量。结果表明:投放后模型抖动对数据处理存在明显影响,建议在数据处理中采用模型投放稳定后(约1.2 s)的红外热图结果;“T”字型缝干扰区的热流密度增量需要引起重视,攻角35°情况下的峰值热流密度能达到无缝隙时热流密度的8倍以上;红外测热试验数据与CFD数据吻合较好,两者仅在很小的峰值干扰区域存在差异。下一步需要在CFD建模倒角处理、红外方案优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 张志刚张志刚赵金山赵金山祝智伟石义雷石义雷尹琰鑫
- 关键词:热流密度红外热图风洞试验升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