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德智

作品数:265 被引量:1,341H指数:18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2篇石油与天然气...
  • 58篇化学工程
  • 19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加氢
  • 46篇超声波
  • 43篇渣油
  • 36篇柴油
  • 36篇催化
  • 33篇裂化
  • 32篇催化剂
  • 27篇催化裂化
  • 24篇纳米
  • 17篇自组装
  • 16篇脱硫
  • 14篇汽油
  • 14篇纳米自组装
  • 13篇氧化脱硫
  • 13篇活性剂
  • 13篇表面活性
  • 13篇表面活性剂
  • 12篇渣油加氢
  • 12篇离子
  • 10篇萃取

机构

  • 241篇辽宁石油化工...
  • 28篇抚顺石油化工...
  • 20篇抚顺石油学院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抚顺...
  • 8篇中国石油
  • 4篇广东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寰球工程...
  • 3篇东北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化工公司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64篇赵德智
  • 60篇宋官龙
  • 44篇丁巍
  • 34篇戴咏川
  • 32篇王德慧
  • 25篇刘美
  • 24篇王鼎聪
  • 21篇曹祖宾
  • 10篇石薇薇
  • 10篇李丹东
  • 9篇张强
  • 7篇穆文俊
  • 7篇袁胜华
  • 7篇祝云燕
  • 7篇张志伟
  • 6篇孙明珠
  • 6篇丁薇
  • 6篇娄世松
  • 6篇王峰
  • 6篇田野

传媒

  • 48篇辽宁石油化工...
  • 26篇石油化工高等...
  • 22篇应用化工
  • 14篇当代化工
  • 9篇抚顺石油学院...
  • 9篇石化技术与应...
  • 8篇现代化工
  • 8篇化学与粘合
  • 8篇石油炼制与化...
  • 7篇辽宁化工
  • 5篇炼油技术与工...
  • 4篇化工进展
  • 4篇石油学报(石...
  • 4篇石油化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化工时刊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工业催化
  • 2篇化工生产与技...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3篇2018
  • 22篇2017
  • 22篇2016
  • 32篇2015
  • 18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5篇2006
  • 14篇2005
  • 1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酸催化合成ω-吖啶戊酸的工艺条件优化
2014年
在路易斯酸和质子酸既作为催化剂又作为溶剂的条件下,二苯胺与己二酸通过酸催化环合反应生成ω-吖啶戊酸。分别考察了常见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底物投料比等因素对最终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F活性较高、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0℃、n(催化剂)/n(底物)=3、n(二苯胺)/n(己二酸)=1∶3时,其产品ω-吖啶戊酸最高收率达到82.6%。通过NMR、MS和元素分析对产品ω-吖啶戊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ω-吖啶戊酸。HF作为催化剂使得反应温度低、产品易于分离精制、产品纯度较高。
宫哲王德慧宋官龙赵德智
关键词:路易斯酸质子酸
重质油分离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综述了重质油分离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对不同分离方法的使用和改进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根据不同的需要,按溶解度、极性、酸碱性、分子体积、分子质量将重质油进行预分离,有利于对于重质油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深入认识。
刘美赵德智龙文宇宋官龙
关键词:重质油
加氢尾油催化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被引量:5
2011年
以茂名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使用NKC-7型催化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降凝装置上进行实验。在温度为340~400℃、空速为1~8h-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对产品分布、凝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80℃、空速为2h-1时,得到较好的产品分布,润滑油基础油的凝点为-24℃,收率为61.4%。
张秋萍石薇薇董建军赵德智
关键词:加氢尾油催化剂润滑油基础油
一种悬浮床加氢催化剂高效分散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床加氢催化剂高效分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重质油做为反应原料放入原料罐中,将催化剂放入催化剂罐中,根据催化剂的性质,选则一种溶剂放入溶剂罐中;开启氢压机使催化剂罐内保持8-20Mpa压力,开启溶剂泵,...
王翀赵德智宋官龙戴咏川王德慧丁巍刘美
文献传递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5年
介绍了国内纳米二氧化钛微粒的多种制备工艺,重点论述了液相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相关技术的优缺点及工艺进展。指出未来工艺的发展方向应以降低成本、提高分散性、表面改性为重点。
吴迪王鼎聪赵德智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表面改性液相法
甲醇混合燃料体系影响因素的考察被引量:4
2008年
根据微乳化理论选择Span80+Tween80+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配制了多种配比的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油,并讨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甲醇的加入量、不同的HLB值、以及助剂的种类对微乳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条件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m(Span80)/m(Tween80)/m(油酸)=3∶3∶6,其最佳加入量为4%(质量分数),助剂为正丁醇,甲醇与燃料油的物质的量比为1∶8。
曹娜赵德智张繁军曹爽
关键词:燃料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甲醇
三元相图分析乳化柴油稳定性
2014年
绘制了柴油、水、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三元相图,利用三元相图中相区面积的变化研究了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等参数对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的HLB值、弱碱添加剂、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对乳化柴油有很大的影响。在碱性环境下,Span80与Tween60复配乳化剂的HLB值为5.8、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0.3时,其三元相图的乳液面积最大,复配乳化剂的用量最少,此时乳化柴油效果最好。
朱珠赵德智宋官龙贺颜梅赵春晓李思洋田野
关键词:柴油三元相图
高钙原油新型脱钙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钙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危害,并通过详细的原因分析归纳了其作用机理,为后续加工中减缓钙危害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列举了RPD系列、KAL系列、KR-1系列、YS-302系列、HF-101系列及SF系列原油脱钙剂的实例,分析了国内外脱钙剂的研发现状,并归纳总结现阶段国内脱钙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为炼厂加工高钙劣质原油制定脱钙剂选取方案提供数据参考。
王慧程丽华赵德智王平谢颖
关键词:原油脱钙剂
W/O型乳状液破乳技术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介绍了近年来W/O型乳状液的破乳技术,包括重力法、离心法、加热法、化学法、电学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波法、膜法、微生物法、磁处理法、冷冻解冻法、研磨法、润湿聚结法以及针对于沥青质薄膜决定稳定性的W/O型稠油乳化液的新型CO2破乳法,归纳了各种方法的破乳机理和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各种技术的应用特点,为其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王慧程丽华王平谢颖赵德智
关键词:乳化原油破乳
表面活性剂改性Mo-Ni-NH3/γ-Al2O3催化剂的分散性及孔结构的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纳米自组装方法以钼镍铵溶液作为浸渍液制备贯穿性介孔Mo-Ni-NH3/γ-Al2O3催化剂。利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BET)、CO吸附原位红外、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种类、用量在自组装过程中对催化剂的分散性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TOP-3的孔性质最好,其比表面积为183 m^2·g^-1,孔容为0.46 m^3·g^-1,平均孔径为10.11 nm,且孔道在10-30 nm处高度集中,高达35.63%;红外CO原位吸附结果证明了Mo^2+,Mo^4+和Ni^2+活性中心的存在,且均以线式吸附态吸附CO;从XRD分析可发现催化剂NOP-3、NOP-4在2θ=15.9°,20.8°,22.2°和30.8°处出现了Al2(Mo O4)3的(111),(102),(021),(312)4个晶面的特征衍射峰,而TOP系列催化剂的特征峰弥散,说明TEA与OP-20复配可以改善金属的分散性。TEM表征结果证明了15-20 nm贯穿性多孔结构的存在,且分散均匀。此结构有利于大分子扩散,适合于重油加氢处理。
杨辰思丁巍王鼎聪赵德智张强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孔结构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