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尔烈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内贸易部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市场经济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零售
  • 2篇借鉴日本经验
  • 1篇职工持股
  • 1篇中国零售
  • 1篇中国零售业
  • 1篇日用品
  • 1篇市场管理
  • 1篇市场配置资源
  • 1篇所有制
  • 1篇所有制结构
  • 1篇配置资源
  • 1篇批发交易
  • 1篇企业
  • 1篇企业资产
  • 1篇专业店
  • 1篇资本

机构

  • 8篇国内贸易部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0篇赵尔烈
  • 5篇于淑华
  • 1篇凌红玉
  • 1篇谢洁萍
  • 1篇万典武
  • 1篇蒋惠英

传媒

  • 3篇财贸经济
  • 2篇商业时代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全国市场经济...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88
  • 1篇198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借鉴日本经验,建立我国市场经济的流通政策体系
1993年
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经济体制有不同的经济政策,而不同的经济政策又会促进不同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该体制运行的保证和象征。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体制,必须建立相应的流通政策体系。这里,我们想结合日本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赵尔烈于淑华
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反垄断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的构想
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我国的商业改革,从总体上再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构造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所有制关系市场经济企业经营的实质,是资本经营,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是市场经济企业经...
赵尔烈
文献传递
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体系发展模式与对策
1994年
一、90年代日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模式选择 改革14年,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从总体上看,是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是同改革的市场经济目标相一致的。90年代到本世纪末,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的进程,更加明确地选择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90年代,影响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1.体制改革因素。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现代批发市场是发达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物,它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格格不入的。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育,就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传统计划经济的瓦解进行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90年代将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流通体制框架。这将使我国的消费品,除极个别品种和很少数量外,绝大多数都将进入市场流通;也将使国有企业有完全的自主权进入市场。市场将真正成为我国商品流通的基础,市场发育的体制障碍将被基本扫除,同时,经济发展和运行对市场,尤其是对批发市场的依赖和要求,也会更加广泛和提高。市场交易的客体——商品,市场交易的主体——经营者,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赵尔烈于淑华谢洁萍凌红玉
关键词:日用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的构想——90年代商业改革的思路
1993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商业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紧紧把握这一目标,对商业进行整体再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新体制。这里,我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构想。一、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与基本特征概括地讲,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而市场。
赵尔烈
关键词:职工持股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管理资本总额
战后日本流通政策体系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被引量:1
1994年
战后日本流通政策体系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赵尔烈,于淑华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经济体制有不同的经济政策,而不同的经济政策又会促进不同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该体制运行的保证和象征。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赵尔烈于淑华
改革以来中国零售业的业态变化被引量:2
1995年
改革以来中国零售业的业态变化赵尔烈“业态”一词,是80年代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根据日本经济学界的定义,业态“是指零售业、饮食业的营业形态。”目前,中国的官方统计仍沿用传统的行业分类,而没有按业态分类的科目,因此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资料。但改革以来,随着经...
赵尔烈
关键词:零售业
商业改革的关键:企业非国有化
1988年
商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商业。市场经济商业的前提,是商业企业资产自主权的确立。目前商业的所有制结构不适合市场经济商业的要求,必须进行重大调整。社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可分为宏观所有制结构和微观所有制结构两个层次。前者是指整个社会的所有制构成,即社会全部生产资料中,全民(或国家)所有多少。
赵尔烈
关键词: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企业资产自主权非国有化
借鉴日本经验建立我国市场经济的流通政策体系
战后,日本的流通政策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维护市场经济流通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持流通活力的体制性政策系统;二是推进流通现代化,不断提高流通机能的效率性政策系统。这里,我们从流通政
赵尔烈于淑华
文献传递
办好中心城市的贸易中心
1986年
一、中心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工业品贸易中心(一) 贸易中心是区别于批发企业的一种特殊贸易形式中心城市为适应发挥多种经济功能的要求,迫切需要有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特殊的、高层次的市场组织形式。贸易中心就是在商业批发体制改革中产生的这样的市场组织形式。
万典武俞厚康赵尔烈杨敏蒋惠英李少华
关键词:贸易中心交易场所贸易形式批发交易
日本商业的新动向
1993年
1991—1992年,日本经济转入萧条状态,给商业带来冲击:一方面,居民收入减少,消费需求不足,商业销售下降;另一方面,在前几年经济膨胀时期,许多商业企业弃商投机,给商业造成了损害。加上投机带来的地价飞涨压抑了商业店铺开设,影响了正常的商业经营投入,以及劳动力不足和送货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都限制了日本商业的发展,这促使日本商业实行改组和调整。近二年日本商业的改组和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于淑华赵尔烈
关键词:经济膨胀消费需求不足零售商店专业店消费者价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