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贞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性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治疗急性脑梗...
  • 3篇化瘀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西医
  • 2篇疗效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2篇STM
  • 2篇HCY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通

机构

  • 7篇潍坊市益都中...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潍坊益都中心...
  • 1篇青岛市黄岛区...

作者

  • 10篇赵丽贞
  • 4篇孙瑛
  • 2篇韩杰
  • 1篇李明
  • 1篇赵淑娟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14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逆性后部白质性脑病综合征1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李明赵丽贞韩杰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18μg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以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60 d)的认知能力、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DR、MMSE、ADL、QOL评分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可明显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精神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孙瑛赵丽贞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老年痴呆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止痛汤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SPSS统计学分析,然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比单一的西医用药效果好。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赵丽贞孙瑛李富田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PD)临床疗效。方法把32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采用西药美多巴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熄风定颤丸及西药美多巴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75%,纯西药美多巴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与临床症状的改善,都优于纯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巴金森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孙瑛赵丽贞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熄风定颤丸
双能CT鉴别颅内高密度类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年
探讨通过双能CT(DECT)鉴别颅内高密度类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7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2022年10月-2023年3月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手术前后均应用双源双能CT机进行扫描,分析患者高密度征检出情况,对比高密度征组与非高密度征组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及90d改良Rankin(mRS)评分,分析高密度征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及90dmRS评分相关性。结果 61例患者DECT检测结果显示MIX有高密度征,对应ASPECTS分区251个。相比于非高密度征组患者,高密度征组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具有明显更高的出血转化率以及更高的90dmRS评分(P<0.05)。高密度征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率及90d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DECT鉴别颅内高密度类型有助于为临床对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进行准确评估,可指导临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出血转化率和结局不良发生率。
陈立强胡帅赵丽贞沈连芳姜启永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出血转化
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被引量:2
2010年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无确切定论,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最近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体内可检测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提出这些IgG抗体可能介导食物不耐受,导致偏头痛症状出现。因此,近年来被称为食物不耐受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当前研究偏头痛病因的热点之一。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丽贞韩杰
关键词:偏头痛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发病机制
自拟通脑化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sTM、HCY水平变化的临床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通脑化瘀煎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神经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通脑化瘀煎剂配合西医常规用药,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常规用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荧光偏振免疫法分别测定第2、3、7、14日sTM水平及HCY含量,同时给予NIHSS评分。结果用通脑化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TM及HC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动态变化,sTM及HCY呈正相关(r=0.73,P<0.05),且二者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69,P<0.05;r=0.71,P<0.05)。结论通脑化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血浆中sTM及HCY均明显降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进一步恢复。
高洪民李富田赵丽贞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自拟益脑化瘀煎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血浆MMP-9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自拟益脑化瘀煎联合rt PA与rt 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rtp A加中药益脑化瘀煎治疗。对照组采用rtp A加丹参、脑复康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用药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恢复期脑功能损害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治疗组治疗后入院第2日、7日、14日血清中MMP-9的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益脑化淤煎联合rt PA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血浆中MMP-9水平明显降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进一步恢复。
赵富臻赵淑娟赵丽贞
关键词:RTPA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法MMP-9
自拟通脑化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sTM、HCY水平变化的临床探讨
2014年
目的评价通脑化瘀煎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神经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服用通脑化瘀煎剂配合西医常规用药,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常规用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荧光偏振免疫法分别测定第2、3、7、14日sTM水平及HCY含量,同时给予NIHSS评分。结果用通脑化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TM及HC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二者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69,P<0.05;r=0.71,P<0.05)。结论通脑化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血浆中sTM及HCY均明显降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进一步恢复。
高洪民李富田赵丽贞
关键词:STM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患者
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匀浆膳食和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ALB和Hb均有下降,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赵丽贞孙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