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勇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腋窝反向淋巴作图及创面应用透明质酸钠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对比研究腋窝反向作图(Axillary reserve mapping,ARM)和创面应用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HA)对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效果。方法 106例有手术指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单侧、非晚期,随机分为腋窝反向淋巴作图同时应用透明质酸钠组(ARM+HA组,n=33)、单纯腋窝反向淋巴作图组(ARM组,n=28)、传统方式腋窝淋巴结廓清组(对照组,n=45),术后6~8个月随访检查局部肢体感觉情况,是否合并上肢淋巴水肿及程度。结果ARM可使上肢淋巴引流在腋窝处蓝染,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时避免损伤。ARM+HA组肢体局部感觉异常例数少于ARM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约18.2%患者出现。ARM+HA组和ARM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M+HA组和ARM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M可有效预防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加用HA与否并不影响ARM的预防效果。但是,创面应用HA有助减少局部肢体感觉异常的发生。更长期的效果,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 赖勇强梁伟新苏秀梅李志宏黄永良
-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腋窝淋巴结淋巴水肿乳腺癌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及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标本70例(研究组),另选取正常甲状腺组织3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p-Akt、VEGF-C、D2-40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VEGF-C、D2-40(MLV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6.0%、(10.37±2.61),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9.7%、6%、(3.08±0.93)(P<0.01)。p-Akt、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和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及MLVD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年龄及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VEGF-C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LVD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VEGF-C呈过表达状态,共同参与淋巴结的侵袭与转移,两个通路可能存在相关性,阻断PI3K/Akt通路有望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郭灵敏冯伟兆李林株赖勇强严其欢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磷酸化蛋白激酶B淋巴结转移
- NLR、WBC对毒蛇咬伤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对毒蛇咬伤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12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型组、重型组和轻型组;危(重)型患者包括危重型患者及重型患者。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WBC及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WBC对毒蛇咬伤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间的NLR、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组NLR、WBC高于重型组、轻型组;重型组NLR、WBC高于轻型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危重型毒蛇咬伤严重程度,NLR曲线下面积为0.785(95%CI:0.636~0.933,P=0.000),WBC曲线下面积为0.705(95%CI:0.659~0.934,P=0.000)。预测危(重)型毒蛇咬伤严重程度,NLR曲线下面积为0.702(95%CI:0.593~0.811,P=0.000),WBC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0.595~0.814,P=0.000)。结论 NLR、WBC是预测毒蛇咬伤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 谷小玉刘小真梁伟新黄尚书冯伟兆赖勇强朱明章李志宏黄启顺何家明
- 关键词:毒蛇咬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对广东高明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广东高明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31例毒蛇咬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该地区毒蛇咬伤的高发区域、毒蛇的种类、患者受伤季节的分布、患者的年龄、职业、咬伤部位、临床表现、病情的严重程度、接受院前急救处理的情况、治疗转归情况等指标,总结该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与结论:高明地区毒蛇咬伤的高发区域为更合镇(占24.24%)。这231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70岁之间,其中40~49岁患者的占比较高(占25.54%);其中男性患者的占比(65.37%)高于女性患者的占比(34.63%);其中职业为工人、农民患者的占比较高(分别占45.05%、28.57%);其中受伤月份为4~10月份患者的占比较高(占93.94%);其中受伤时间为19~20时患者的占比较高(20.35%);其中致伤地点为山林、田间患者的占比较高(分别占38.96%、25.98%);其中致伤蛇种为竹叶青蛇患者的占比较高(占35.06%);其中接受了院前急救处理的患者占55.41%。这些患者的总体预后良好,其病情痊愈率为86.58%。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 谷小玉刘小真梁伟新赖勇强梁剑兴林文
- 关键词:毒蛇咬伤流行病学
- 158例胃肠肿瘤术后应用PICC行肠外营养的安全性及效果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158例胃肠肿瘤术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PICC组93例和对照组经中心静脉置管组(Central veins catheter,CVC)65例,通过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和对患者营养指标影响,分析PICC对于TPN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 PICC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VC组,PICC组发生局部血肿并发症的可能性小于对照组。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中止拔管等并发症方面,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术前及TPN 7天后的营养指标(体重、ALB、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CVC方法相比,PICC在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外营养的穿刺成功率更高,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当,且可以获得相同营养效果。
- 赖勇强叶翠云
- 关键词:PICC全肠外营养
- α-糜蛋白酶持续冲洗改善真空负压吸引治疗胃肠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对比研究
- 2017年
- 目的对比研究α-糜蛋白酶氯化钠溶液冲洗,对胃肠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应用真空负压吸引(VSD)治疗的效果。方法该院普外科行开腹胃肠手术后发生切口化脓性感染同意行创面VS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6),予伤口清创后,采用VSD装置,同时予α-糜蛋白酶4 000 u+0.9%氯化钠溶液1 000 ml,24 h持续冲洗;对照组(n=36),切口清创、VSD装置同实验组,单纯用0.9%氯化钠溶液1 000 ml,24 h持续冲洗。观测使用VSD后总体抗生素使用时间、总换药次数、导管堵塞例数及切口愈合时间(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总换药次数、VSD堵管例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依次为:t=-7.092;P=0.000;t=-6.196,P=0.000;x^2=0.250,P=0.035;t=-5.901,P=0.000)。结论胃肠手术后切口感染应用VSD治疗时,联用α-糜蛋白酶氯化钠溶液持续冲洗可有效预防吸引管堵管,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总体上提高VSD的治疗效果。
- 赖勇强梁伟新黄永良苏秀梅朱明章李志宏
- 关键词:胃肠手术切口感染Α-糜蛋白酶
- 甲状腺癌PCDH8基因的转录调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原钙黏蛋白8(PCDH8)基因转录调控表达水平,分析PCDH8基因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2015年的甲状腺组织标本11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36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31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组2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标本PCDH8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PCDH8基因的表达情况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正常甲状腺组织组的PCDH8阴性表达率为28.57%,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63.89%)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54.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DH8基因mRNA转录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DH8基因表达下调,并与肿瘤大小存在关联,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与治疗中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在价值的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 朱明章梁伟新赖勇强彭和平黄尚书冯伟兆谷小玉李林株李志宏
- 关键词:甲状腺癌转录调控
- 腔镜经胸乳入路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炎性反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比较腔镜经胸乳入路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比较2012年6月~2013年10月11例腔镜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胸乳入路组)和21例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组),分别测定术前2h和术后24h的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P,Hs—CnP)、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比较3个应激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腔镜胸乳入路组术后24h血Hs-CRP、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10.08±5.62)nlg/Lvs.(0.46±0.21)mg/L,t=-3.178,P=0.010;(12。86±7.55)ng/Lvs.(5.99±3.47)ng/L,t:-5.617,P=0.000],CER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19.45±3.35)nlg/dlVS.(20.46±2.58)mg/dl,t=-0.781,P:0.453]。腔镜辅助小切I=1组术后24h血Hs-CRP、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11.394-5.86)mg/LVS.(0.57±0.26)ms/L,t=-3.576,P=0.002;(13.10±6.02)ng/LVS.(6.32±3.25)ng/L,t=-3.802,P=0.001],血CER术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19.88±3.27)mg/dlVS.(19.66±3.87)mg/dl,t=-0.494,P=0.627]。腔镜胸乳入路组与腔镜辅助小切1:3组3个指标术前后差值AHs-CRP、ACER和Al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6.5mg/L(0.02~50.6mg/L)vs.中位数6.6Ins/L(0~32.5mg/L),Z=-0.020,P=0.984;中位数-0.3mg/dl(-3.2-4.7mg/d1)VS.中位数2.2mg/dl(-6.0~6.3ing/d1),Z=-1.092,P=0.275;(6.874-2.06)ng/LVS.(5.41±2.73)ng/L,t=1.553,P=0.131]。结论2种术式可引起明显的应激和创伤反应,但2种术式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和炎症反应
- 梁伟新赖勇强黄尚书冯伟兆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炎性反应
- 血液检测指标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血液检测指标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9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95例患者分为ACA(复杂性阑尾炎)组、ASA(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组和NSA(非化脓性阑尾炎)组。对这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液检测,再使用RO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其病情进行预测评估。对三组患者均进行阑尾炎切除术。然后,比较三组患者的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FIB(纤维蛋白原)的水平、INR(血浆国家标准化值)、TBILT(总胆红素)的水平、DBILT(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和IBILT(间接胆红素)的水平;再根据其手术检查的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ROC曲线预测价值。结果 :ACA组患者和ASA组患者的NLR均高于NSA组患者,ACA组患者的FIB的水平和INR均高于ASA组患者和NSA组患者,ASA组患者TBILT的水平、DBILT的水平和IBILT的水平均高于NS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FIB、TBILT、DBILT和IBILT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56、0.773、0.732、0.717、0.729,具有中等预测价值;INR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672,其预测价值稍低。结论 :血液检测指标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谷小玉梁伟新黄尚书刘小真赖勇强朱明章李志宏黄启顺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复杂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改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EASIO)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改良EASIO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组(观察组)和传统开放式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8小时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激素水平(TSH、T3、T4)、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美观满意度、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ASIO术式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切口美观满意度较高,可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选术式。
- 谷小玉梁伟新黄尚书冯伟兆刘小真朱明章李志宏黄启顺赖勇强
-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次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