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晓蓉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树脂
  • 5篇聚氨酯
  • 4篇环氧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塑料
  • 3篇泡沫塑料
  • 3篇聚氨酯泡沫
  • 2篇多孔复合材料
  • 2篇性能研究
  • 2篇预浸
  • 2篇预浸料
  • 2篇预聚
  • 2篇预聚体
  • 2篇杂化
  • 2篇乳液
  • 2篇凝胶
  • 2篇氰酸
  • 2篇氰酸酯
  • 2篇取模

机构

  • 14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贾晓蓉
  • 13篇田春蓉
  • 7篇王建华
  • 7篇陈可平
  • 6篇唐文龙
  • 4篇周秋明
  • 4篇梁书恩
  • 1篇林晓艳
  • 1篇尚蕾
  • 1篇黄奕刚
  • 1篇高毅
  • 1篇余雪江
  • 1篇韩建军
  • 1篇范纯纯
  • 1篇曹芬

传媒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包装工程
  • 1篇聚氨酯工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高温隔热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考察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高温隔热性能,同时寻求一种有多重不同隔热材料的密闭体系在高温环境下含有化学热效应的热传导过程的数值解决方法。方法将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层压复合材料用于密闭体系隔热,利用酚醛树脂高温热分解吸热的特性实现材料主动抗高温隔热的目的。用2 cm厚的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板材考察其烧蚀隔热性能。制备多层隔热材料的密闭体系进行火烧试验,火烧试验过程测试耐高温隔热材料背面温度以考察材料的隔热情况。对密闭体系包含化学热的多重隔热体系作出"等效热效应"的假设,建立体系的偏微分方程热传导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求解结果与试验测试温度的对比,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2 cm厚的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敞开体系经120 min单面烧蚀,其背面温度保持在140℃以下且无破坏痕迹;火烧试验中测得的无机耐高温隔热材料热分解吸热延长了其热穿透时间,密闭体系热传导模型数值解与试验结果最大偏差为37%。结论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烧蚀和高温隔热性,热等效假设在解决具有化学热效应的隔热体系的传热问题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唐文龙田春蓉贾晓蓉陈贵胜
关键词:复合材料酚醛树脂隔热
芳纶纤维布层间增强的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层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制备硅酸铝纤维密度相同的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层压复合材料,采用芳纶纤维布层间增强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抗冲击性能以及芳纶纤维布增强层与基体材料的剥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密度越大其抗压强度越高,而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受密度的影响不明显。采用芳纶纤维层间增强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层压复合材料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压性能及抗冲击性能,随层间增强层数增多其抗压性能无明显改变,而其抗冲击性能随增强层数增多有明显提高。由于基体材料强度的局限性,增强层与基体材料的剥离强度对材料的冲击韧度影响不明显。
唐文龙田春蓉贾晓蓉陈贵胜
关键词:层压复合材料硅酸铝纤维酚醛树脂纤维增强芳纶纤维布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8
2005年
Rigid polyurethane/epoxy resi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foams were synthesized by one-step way. When increasing the addition of epoxy resin into polyurethane, two networks of the PU/ER IPNFs became miscible because of the reaction of the NCO group in PU network and OH group in ER network, which resulted in better compressive property of PU/ER IPNFs and thicker foam-wall comparing with neat polyurethane.
尚蕾黄奕刚王建华贾晓蓉
关键词:聚氨酯环氧树脂硬泡
阻燃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模量为2.0~3.5的工业级水玻璃,加水稀释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的水玻璃溶液;取氯化钙溶解于水中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1.5%的氯化钙...
唐文龙田春蓉周秋明陈贵胜贾晓蓉
文献传递
层压成型装置及其制备热固性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压成型装置及其制备热固性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层压成型装置包括下模板;上模板,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用紧固件连接;下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行程止块;还包括用于隔离相邻待层压成型产品的隔板;所述的方...
唐文龙田春蓉贾晓蓉
一种具有高相变焓的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相变焓的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多元醇Ⅰ:65%~96%、多元醇Ⅱ:1%~30%、二异氰酸酯:3%~20%、催化剂:0%~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多元醇Ⅰ(或多元醇Ⅱ)与...
田春蓉王建华高毅周秋明余雪江陈可平贾晓蓉
文献传递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杂化壁材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杂化壁材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将相变储能材料、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乙烯基单体和引发剂混合形成油相,加入水相和乳化剂,乳化后再超声均化,形成细乳液,通入氮气除氧,并加入碱性催化剂,密闭或...
梁书恩田春蓉祝亚林王建华陈可平贾晓蓉
文献传递
环氧树脂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2023年
以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和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环氧树脂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简称改性PIR泡沫),研究了改性PIR泡沫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用量的增加会降低泡沫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但可以提高改性PIR泡沫材料的压缩破坏形变,显著改善其韧性。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改性PIR泡沫材料的T_(g)增加,泡沫材料的耐热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密度为200 kg/m^(3)的PIR泡沫在80℃的导热系数不超过0.05 W/(m·K),表现出优良的隔热性能。
宋宁宁贾晓蓉韩建军田春蓉陈可平
关键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环氧树脂耐热性能
SiO_2表面原位接枝聚环氧丙烷高分子刷的制备及表征
2017年
通过"Stober"法制备出单分散球形SiO_2粒子,并采用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然后,利用异丙醇铝作为多相催化剂,原位引发环氧丙烷(PO)单体开环聚合,制得了聚环氧丙烷(PPO)高分子刷接枝改性的SiO_2(PPO-g-SiO_2)。研究了单体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环氧丙烷高分子刷接枝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分析(TGA)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PPO-g-SiO_2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接枝量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当单体添加量为2.38 mol·L^(-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4 h时,PPO在SiO_2表面的接枝量可达23.56%(质量分数);其厚度约为15 nm。
曹芬陈可平田春蓉林晓艳梁书恩贾晓蓉王建华
关键词:二氧化硅显微结构化学反应聚环氧丙烷开环聚合
一种耐高温泡沫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泡沫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氰酸酯树脂:30%~99%、环氧树脂:0%~60%、催化剂:0%~10%、表面活性剂:0.01%~10%、发泡剂:0.01%~10%、填料:0~40%。本发明的...
田春蓉范纯纯王建华常翩翩陈可平梁书恩贾晓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