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晶

作品数:26 被引量:30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保健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孕产
  • 6篇孕产妇
  • 6篇产妇
  • 5篇妊娠
  • 4篇剖宫产
  • 4篇分娩
  • 3篇巨大儿
  • 3篇保健服务
  • 3篇产科
  • 2篇预警
  • 2篇孕期
  • 2篇剖宫产率
  • 2篇住院
  • 2篇外来孕产妇
  • 2篇流动人口
  • 2篇流动人口孕产...
  • 2篇健康
  • 2篇风险预警

机构

  • 20篇同济大学
  • 7篇上海市第一妇...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作者

  • 26篇谭晶
  • 22篇朱丽萍
  • 18篇秦敏
  • 11篇杜莉
  • 7篇施红
  • 6篇许厚琴
  • 6篇金辉
  • 5篇何丽萍
  • 4篇王哲蔚
  • 3篇张礼
  • 3篇贾万梁
  • 3篇纪若思
  • 2篇何丽萍
  • 2篇严晓玲
  • 2篇董晓超
  • 2篇顾磊
  • 2篇张蕾
  • 1篇董海燕
  • 1篇胡丹
  • 1篇刘铭

传媒

  • 16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外来孕产妇平产分娩点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朱丽萍谭晶何丽萍俞铮
关键词:住院分娩外来孕产妇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保健管理保健需求
上海市产科人力资源及其服务现况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产科人力资源及其服务情况,以便对各接产机构的产科服务能力与潜力做出客观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缓解产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所有助产服务医疗保健机构服务数量、从事产科服务的专业人员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全市共有产科医生1166人,各机构之间产科医生"助产服务效率"指标悬殊极大(平均55.68,最高265.58,最低6.57),提示产科医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②产科医生的职称分布与医院等级密切相关:一、二级医院缺乏产科主任医师,三级综合性医院产科主任最多(11.86%),三级专科医院产科高级职称比例最高(41%),中级职称者比例相对最低(24.1%);③产科医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4.22%,大专学历占22%,中专学历占3.78%。三级医院研究生学历达40%,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达98%;④全市从事产科服务的护理人员共1342人(其中助产士501人),医生和护士人员比例为1∶1.15,各助产机构之间产科护理人员"助产服务效率"指标悬殊很大(平均48.38,最高227.64,最低9.48)。结论:①调整全市助产机构的数量与布局;②增设外来孕产妇分娩点;③加强产科队伍建设尤其是对三级专科医院的人力配备;④加强三级综合性医院的特色建设以便与专科医院优势互补;⑤提升产科危重急救能力和效率。
朱丽萍贾万梁庄思良谭晶秦敏丁瑛
关键词:人力资源产科
上海市社区孕情监测工作的实施与成效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加强社区孕情监测力度,提高孕期保健管理质量。方法:在上海市各区(县)试点社区建立孕情监测网络,通过比较孕情监测工作实施前后(2008年4~9月与2009年4~9月)的社区孕期管理指标评估该工作的成效。结果:孕情监测工作试点实施后,孕妇建册数增加了26.2%,早孕建册率从39.4%提高到43.9%(P<0.01),建册时间提早(P<0.01);中心城区孕妇早孕建册率(57.2%)高于周边城区(34.9%)(P<0.01),建册时间早于周边城区(P<0.01);孕情监测人力资源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受监测孕妇早孕建册率(47.1%)高于未受监测孕妇(31.3%)(P<0.01),建册时间早于未受监测孕妇(P<0.01),且孕妇越早受到监测其建册时间也越早。结论:孕情监测工作促进了社区孕情管理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发现的转变,提高了孕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
董晓超秦敏谭晶朱丽萍
关键词:孕期保健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44
2011年
目的:探讨上海市部分城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心理保健需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于2010年12月~2011年2月在上海某社区内对935名参加普查的45~59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呈现率24.8%。上海本地户籍者抑郁症状呈现率22.7%,外地户籍者抑郁症状呈现率50.7%。②与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户籍、痛经程度、1年内子女长期离家、重病、感觉异常、关节肌肉痛、更年期综合征、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等。③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和知识:39.8%的围绝经期妇女不关心心理卫生保健,分别有69.5%和61.9%围绝经期妇女选择视听媒体和报刊杂志作为保健知识的主要获得途径。结论:上海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呈现率较高,与多种社会、心理、生物学影响因素有关,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心理保健应该纳入妇女保健工作内容。
顾磊杜莉施红钱晓敏谭晶秦敏纪若思沈谦朱丽萍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影响因素心理保健
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初探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开展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的实施情况和初步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论证制定《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筛查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以及分级管理方案,并收集分析方案实施后半年的相关个案和报表以及现场问卷调查资料。结果:全市2010年1~6月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筛查表》后发现阳性孕妇17 069名,初次筛查阳性率22.3%;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疾病确诊10 382人,确诊率65%,其中高风险(红、橙、紫色)孕妇占6.6%,发现17例不宜继续妊娠孕妇并及时进行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从而直接避免了这些极有可能发生的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实施以来取得初步成效,尤其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方案还需进一步细化,急需促进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秦敏杜莉施红何丽萍谭晶朱丽萍
关键词:妊娠风险预警
以社区为基础的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初探及成效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索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保健覆盖面,体现保健公平性。方法:采用现场研究方法了解服务接受方与提供方对社区孕产期保健网络的需求及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监测孕情及落实保健管理工作方案,再进行运行后的评估。结果:①建立社区为基础的孕情监测第四级网络,加强原有的妇幼三级网络的"网底"力量。监测孕情队伍的总人数为21716人,较以前增长了31.56%。②增加了孕情监测的渠道并提早了落实孕产期系统保健的时点,使本市户籍者的早孕建册率从92.71%上升到94.54%,外地户籍者从36.73%上升至46.6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孕情监测网络的建立实施,有利于加强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孕产期系统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及提早落实孕产期保健服务,体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及公平性与可及性。
朱丽萍谭晶秦敏杜莉施红董晓超金辉
关键词:外来孕产妇
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为了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和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个分娩点设立1年期间工作情况分别从服务者、服务对象、服务记录等不同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分娩点的床位数增加,使用率达99.6%,投入资金增加;(2)分娩点在1年期间共接产外来产妇12529,比同期增加248.41%;(3)分娩点中外来孕产妇接受产前检查率、孕期健康教育率、产后访视率和产后42天检查率分别为79.5%,33.9%,37.0%和59.5%,均显著低于本市户籍孕产妇;(4)分娩点外来孕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为70小时,22.65%享受规定的限价服务。结论:10个流动人口分娩点的设立吸引了更多的外来孕产妇住院分娩,优质的服务对保障母婴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何把保健关口前移和开展全程保健,落实早孕保健、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等与户籍孕产妇同样的孕产期系统保健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关注和携手努力。
朱丽萍谭晶贾万梁孙晓明程晓明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保健
上海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了解1999~2008年上海市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99~2008年上海市19个区县的接产医院单胎活产产妇病史,每年共抽取500例,根据病史上的信息,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采用χ^2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统计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结果上海市近10年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81g(男婴3436g,女婴3319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8%,巨大儿发生率为8.4%。经单因素分析,母亲分娩年龄〉30岁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30岁者(t=4.646,P=0.031),出生体重随着孕次的增加而增加(F=10.917,P=0.000),母亲为经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初产妇(t=8.006,P=0.000),出生体重随分娩孕周(F=164.864,P=0.000)、孕前身体质量指数(F=10.768,P=0.000)和孕期增重(F=58.434,P=0.000)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9、0.149、0.107,均P〈0.05)。母亲有孕期糖尿病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血糖正常者(t=5.678,P=0.017);有孕期营养指导门诊的医院孕妇孕期体重控制较好,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无营养指导门诊的医院(t=4.065,P=0.040)。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为:孕前身体质量指数(t=4.946,P=0.000)、孕中期增重(t=4.599,P=0.000)、孕晚期增重(t=2.703,P=0.007)、分娩孕周(t=5.934,P=0.000)和性别(t=3.401,P=0.001)。结论针对可控因素,如孕期血糖、孕期体重增长等进行干预是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可行有效的措施。
杜莉许厚琴秦敏谭晶张礼金辉朱丽萍
关键词:出生体重巨大儿低体重儿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平价分娩点政策调整浅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为探索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模式,上海市先后设立、扩大和取消了流动人口孕产妇特约分娩点。该文旨在研究2007年以来分娩点扩大之后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特约分娩点政策的调整效果。方法对2007年至2012年特约分娩点的二手资料进行定量分析;2012年10月对特约分娩点所在区(县)的妇幼保健所所长进行定性访谈。结果 6年来上海共有687 319名外来产妇分娩,而25家分娩点(占全市接产医院总数的30.5%)共接受338 192名外来产妇分娩,占同期全市总量的49.20%(即接近一半);上海市外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率则高达77.42/10万;从产科出血死亡专率看,外地户口者有33.66/10万,为本市户口(4.99/10万)的6.75倍。上海市卫生和计生委及时进行卫生政策调整后,外来人口孕产妇享受"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补助,服务提供方扩展到所有助产医疗机构。结论政策调整进一步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加强了上海市流动人口在内的基本产前保健服务。
谭晶张蕾朱丽萍秦敏
关键词: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平价均等化
上海市2000~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分析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变化和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7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结果:①2000~2007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221例,孕产妇死亡率为24.42/10万;其中,本地户口孕产妇死亡43例,孕产妇死亡率为8.60/10万;外地户口孕产妇死亡178例,孕产妇死亡率为43.94/10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②本市户口的孕产妇死亡率比在近年较为稳定,基本保持10/10万以下,2007年为7.36/10万;外地户口孕产妇的死亡率从2000年的57.85/10万下降到2007年的17.01/10万,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02年之后呈现很明显的下降趋势。③全市孕产妇死因依次是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合并肝病、羊水栓塞,外地户口死因顺位与全市的相同;本地户口孕产妇的死因顺位依次是产后出血、异位妊娠、妊娠合并心肝病、合并肝病和羊水栓塞。结论:而要切实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达到全覆盖的孕产妇保健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是关键。
谭晶秦敏朱丽萍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