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凤仪

作品数:76 被引量:780H指数:18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1篇红树
  • 37篇红树林
  • 14篇植物
  • 12篇秋茄
  • 11篇污水
  • 10篇湿地
  • 8篇土壤
  • 8篇红树植物
  • 6篇降解
  • 5篇群落
  • 5篇木榄
  • 5篇白骨壤
  • 4篇多样性
  • 4篇幼苗
  • 4篇生物富集
  • 4篇生物降解
  • 4篇双酚
  • 4篇双酚A
  • 4篇桐花树
  • 4篇人工湿地

机构

  • 62篇香港城市大学
  • 31篇中山大学
  • 24篇厦门大学
  • 8篇深圳大学
  • 8篇广东内伶仃福...
  • 5篇香港科技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宁波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广州市环境保...
  • 2篇香港城市理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信息职业...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6篇谭凤仪
  • 29篇黄玉山
  • 17篇卢昌义
  • 14篇陈桂珠
  • 13篇叶勇
  • 11篇昝启杰
  • 9篇杨琼
  • 8篇蓝崇钰
  • 8篇栾天罡
  • 5篇王雨
  • 4篇王晓玮
  • 4篇李睿
  • 3篇韦萍萍
  • 3篇李凤兰
  • 3篇林鹏
  • 3篇郑天凌
  • 3篇李明顺
  • 3篇黎双飞
  • 3篇刘玉
  • 3篇陈桂葵

传媒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生态科学
  • 3篇Acta B...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海洋技术
  • 2篇台湾海峡
  • 2篇广州环境科学
  • 2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合成污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态生理学指标影响初报被引量:41
1994年
人工合成污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态生理学指标影响初报陈桂珠,缪绅裕(中山大学,广州510275)谭凤仪(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黄玉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Effectofsyntheticwastewateroneco-physiologicalin...
陈桂珠缪绅裕谭凤仪黄玉山
关键词:秋茄
利用可提取性磷脂表征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生物量被引量:7
1999年
应用GC-MS技术,分析了深圳大亚湾大鹏澳及厦门岛南岸海域沿岸几个站位沉积物中可提取性磷脂酯结合态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成份;同时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计数法测定了这些沉积物中细菌的丰度、生物量。结果表明,在这些沉积物中细菌的生物量与磷脂酯结合态脂肪酸的组份(nC16∶0)的含量有着正相关关系。说明在环境生态研究中,可提取性磷脂作为海洋和河口沉积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陈进才林庆梅郑天凌李玉桂黄玉山谭凤仪
关键词:沉积物脂肪酸
红树林系统处理牲畜废水营养盐的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在 2种盐度条件下 (淡水与盐度 30的人工海水 )通过温室盆栽系统对比研究了 2种主要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对牲畜废水的处理效应 .牲畜废水的加入使植物体P含量增加 1— 4倍 ,N含量增加 0 0 4— 1 30倍 .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N的处理效率分别为 84 3%和 95 5 % ,海水条件下则为 92 7%和 98 0 % .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P的处理效率分别为79 2 %和 91 8% ,海水条件下则为 88 0 %和 97 8% .盐度对秋茄植物体N的去除无显著效应 .2种植物体对P的处理效率为 4% ,远比N的处理效率低 .
叶勇谭凤仪卢昌义
关键词:木榄秋茄营养盐
深圳福田的红树林群落被引量:13
1992年
本文研究的红树林是以桐花树占优势的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混交群落,其重要值分别为71.67,19.00和9.33.该群落叶面积指数为3.8,胸面积指数为0.028.本红树林植被可分为5个带,生态系列不明显.林下有少量幼苗,无幼株.
李明顺蓝崇钰陈桂珠李世华黄玉山谭凤仪陈相如
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秋茄的影响被引量:26
2004年
研究了壤质沙土 (粗质土 )和粘土 (细质土 )条件下红树植物秋茄 (K andelia candel)对水位上升和淹水时间延长的反应。模拟海平面上升 30 cm导致红树林土壤的酸化 ,且细质土的酸化比粗质土严重 ;秋茄繁殖体的萌苗速度明显加快 ;促进秋茄的早期生长 ,尤其是导致最初 2个月茎高生长的增加 ,然而 ,后 2个月秋茄的相对生长率并不因水位的升高而增加 ;地下部 /地上部生物量比减小 ,在粗质土中尤为如此 ;幼苗粗根比例明显增加 ;叶片叶绿素 a/ b比值下降。在微型盆栽试验条件下 ,无论是高水位还是低水位 ,所有的秋茄繁殖体均成功萌发且幼苗在整个试验期间均成活。在野外条件下 ,秋茄幼苗成活率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条件下均高达 90 %以上。野外条件下 ,无论是经胚轴萌发还是幼苗移栽的幼苗 ,最初 4个月的茎高生长均为低潮区高于高潮区 ,与微型试验结果相同。微型盆栽试验和野外种植试验均表明 ,海平面上升 30
叶勇卢昌义郑逢中谭凤仪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秋茄土壤结构红树林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结构及其生态特异性被引量:13
1995年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解剖结构表明,伴随着胎萌现象的发生,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上发生高度特化,子叶表面发达的吸收组织与子叶吸收作用密切相关;内生性胚根,可使幼嫩的根端免遭外界环境影响;胚轴内中柱鞘细胞的存在保证了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海岸环境。结果表明,秋茄、木榄胚轴结构有趋同现象,两者角质层都较厚,皮层内通气组织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都呈网状纤维素加厚。
陈月琴蓝崇钰黄玉山谭凤仪
关键词:红树繁殖体秋茄木榄
三种不同泌氧能力的红树植物对铅、锌、铜的耐性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典型滨海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滨海生态系统受重金属(例如铅、锌、铜等)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南方一些红树林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已达到甚或超过重度污染标准。由于沉积作用,红树林底泥被认为是一个能积累由潮水和河流淡水携带来的重金属的"库"。然而,红树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性生长于重度污染的底泥, 但其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由于长期被水淹没,红树林底泥是一个具氧化还原势低,还原性毒性物质(如 Fe2+、 Mn2+、 H2S、 CH4等)积累多,营养物质缺乏等特征的厌氧环境。为了适应这种生境,红树植物也进化出了一套与其他湿地植物类似的适应机制,植物能通过通气组织将地上部分的氧气输送到地下,一部分满足根的呼吸作用需要,一部分则通过根释放到根际,这被称为根的泌氧。根的泌氧可以氧化根际环境并且氧化还原性的毒性物质,以保证红树植物根免受毒害而延长生长。因此,根际泌氧是红树植物能适应生境的一个重要机理。本研究试图揭示红树植物在长期适应生境的过程中已经进化和发展出一系列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特征是否在耐浸水的土壤条件,解除Fe2+、 Mn2+ 等元素的毒性同时,是否也能解除其他重金属(铅、锌、铜)的毒性。通过对木榄、桐花和白骨壤三种不同泌氧能力的植物进行8周室内砂培试验发现:(1)三种植物的生长都被铅、锌、铜所抑制;(2)三种植物对铅、锌、铜都具有一定的耐性,然而,泌氧能力较弱的木榄比泌氧能力较强的桐花和白骨壤对铅、锌、铜的耐性高。
刘永杨俊兴皮娜黄铭洪谭凤仪叶志鸿
关键词:氧化还原性红树植物耐性重金属浓度生理生化特征
营养盐亏缺与恢复对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室内纯培养,研究了营养盐亏缺以及解除亏缺对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的细胞形态、细胞增殖、胞内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考察了藻细胞生长和生化组成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在多种营养盐亏缺(N亏缺、P亏缺、Si亏缺、N+P亏缺、贫营养)的条件下,威氏海链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全部受试细胞形态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细胞增殖显著低于正常营养供给。恢复营养,细胞形态的损伤能得以有效恢复,细胞增殖能力得以一定程度的有限恢复,其中氮、磷亏缺的恢复效应最为明显。营养盐亏缺,各处理组细胞生化组成显著低于正常培养状态。恢复营养,氮、磷亏缺组藻细胞生化组成仍显著低于正常营养供给,生化组成的恢复效应不明显,生理活性无法恢复,而硅盐亏缺的藻细胞生长和生化组成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实验证明,微藻细胞的生化组成比形态变化与增殖更能反映营养盐亏缺,可作为微藻受氮、磷营养盐限制的指标。
王雨林茂卢昌义谭凤仪
关键词:生化组成营养恢复
红树林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活性研究
2013年
以占地近400 m2的潜流型红树林人工湿地中试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人工湿地表层基质(0~5 cm)微生物生物活性和生物量碳含量在不同植物、不同水平距离和不同运行时间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在近入水口处含量较高,在温度较高的运行阶段(2007年8月)高于温度较低的运行阶段(2006年11月和2007年12月),且桐花树湿地带基质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条湿地带;海桑湿地带基质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和代谢系数均高于其它湿地带,代谢系数在远离入水口之处较高,可能与此处营养物质较少,微生物易受到营养胁迫有关。
杨琼李凤兰李刚蓝崇钰谭凤仪
关键词:红树林人工湿地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强度
不同繁殖方式的红树幼苗对重金属的响应及耐受的比较研究
红树林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来自工农业发展引起的重金属污染。相对于其它陆生植物而言,红树植物对潮间带不利因子的适应(acclimation)研究主要集中在盐、水淹以及缺氧等方面,在对重金属在不同时间上的适应特征则研究较少,不同...
闫中正李秀珍谭凤仪
关键词:重金属繁殖方式耐受程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