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爱华

作品数:100 被引量:1,268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4篇暴雨
  • 21篇强对流
  • 20篇雷达
  • 15篇台风
  • 15篇降水
  • 14篇回波
  • 13篇中尺度
  • 13篇强对流天气
  • 13篇雷达产品
  • 13篇雷电
  • 11篇多普勒雷达
  • 11篇暴雨过程
  • 10篇灾害
  • 9篇多普勒
  • 9篇强降水
  • 9篇大暴雨
  • 8篇多普勒雷达产...
  • 8篇冰雹
  • 7篇气旋
  • 7篇暴雨过程分析

机构

  • 88篇江西省气象局
  • 13篇江西省环境预...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国家气象信息...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兰州中心气象...
  • 2篇江西省人工影...
  • 2篇江西省气象信...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浙江省气象局
  • 1篇江西省气象信...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100篇许爱华
  • 22篇郑婧
  • 17篇应冬梅
  • 16篇许彬
  • 10篇郭艳
  • 10篇马中元
  • 9篇陈云辉
  • 6篇郭达烽
  • 6篇金米娜
  • 5篇支树林
  • 5篇刘波
  • 5篇刘芳
  • 5篇孙素琴
  • 4篇张娟娟
  • 4篇程锐
  • 4篇陈翔翔
  • 4篇肖安
  • 3篇刘献耀
  • 2篇乔林
  • 2篇许东蓓

传媒

  • 23篇气象与减灾研...
  • 14篇气象
  • 6篇暴雨灾害
  • 5篇江西气象科技
  • 3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气象水文海洋...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2007年中...
  • 2篇第33届中国...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2006年灾...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2001年全...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3月19日江西省冰雹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3月19日江西省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对流层中低层强热力不稳定和强动力不稳定为冰雹生成和增长提供了不稳定机制;暖湿边界层偏南风急流和低层西南急流以及中层"干"西南急流对热力不稳定和动力不稳定机制发展有重要贡献;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有利于冰雹增长。江西北部冰雹天气是在边界层有锋面逆温的条件下发生的,为"高架雷暴"类对流,南部冰雹天气是在边界层有较强暖平流的条件下发生的,为非"高架雷暴"类对流,两类对流的边界层温度层结分布差异明显。与历史同类个例比较发现,假相当位温垂直变化不仅能表征条件不稳定发展程度,对雷雨大风类强对流天气的判断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金米娜陈云辉许爱华郭艳陈娟
关键词:冰雹天气
自动气象站强降水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与实践被引量:4
2016年
使用天气雷达回波拼图的经纬度网格点数据和自动气象站雨量数据,采用分段计算、均值滤波等算法,对自动气象站出现的强降水(≥20mm/h)奇异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雷达回波拼图经纬度网格点数据(1 100×1 100km),对自动站强降水数据的确认十分有效;采用分段计算一小时雨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雨量产品的刷新时间;采用均值滤波算法计算雷达回波网格点数据,可以减少或消除颗粒状等干扰影响回波质量问题;通过实例检验,该方法对消除自动站奇异雨量数据效果较好。
盛志军马中元许爱华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强降水均值滤波
江西省冬季大雪气候概况和环流特征分析
980-2008年江西省50次区域大雪过程的环流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得出:(1)大雪期间,极涡、阻塞高压异常强而稳定,中低纬锋区异常强盛;超长波的稳定形势有利于造成连续大雪天气.(2)大雪过程有80%存在阻塞高压,有70%...
郑婧许爱华刘波许彬
关键词:气候概况环流特征
2003年高温高峰期与缓和期天气形势及物理量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1°×1°的T213分析资料和实时常规探测资料,对2003年高温高峰期与缓和期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高温高峰期副高强盛和稳定,低层有暖中心和反气旋环流对应,500hPa及以上表现为更明显的负涡度、下沉运动,以及低层相对湿度≤60%,且层结特别稳定;而在高温缓和期,500hPa副高不稳定,且对应低层辐合、冷空气活动频繁,700hPa及以下表现为正涡度、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另外,分析还发现,高温高峰期到缓和期天气突变的主要原因是贝加尔湖及东北地区低压明显发展,并替代了前期的脊区;中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低压维持,并不断分裂低槽东移,引导低层冷空气南下,使副高不稳定,强度减弱,低层的暖性结构发生了变化。
许爱华郭达烽朱星球
关键词:高温物理量
江西一次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06年4月11日发生在江西省中部的一次严重的冰雹、大风、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由一系列的强风暴引发的。这些强风暴具有典型超级单体特征:三体散射回波、钩状回波或指状回波、弱回波区、有界弱回波区、回波墙和悬垂回波及明显的出流边界。这些特征均出现在强对流发生前20—60min。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平行于回波墙的一个狭长区域,其值超过70dBz。降雹前,45—55dBz强回波的反射率因子高度大于-25℃等温线高度。当三体散射回波由高层逐渐下降到低层时,地面出现大冰雹,而钩状回波则由低空向中空伸展。相应的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持久深厚的中气旋,风暴顶为强烈辐散,正负值速度差达66m/s,3km以下有强下沉辐散气流,相应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80kg/m2。
应冬梅许爱华彭江华郭艳
关键词:强风暴回波特征冰雹
两次致灾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7年6月24~25日和7月10~11日两次雷电灾害严重的过程,分别从闪电定位资料、环流背景、环境场的热力和动力特征、不稳定度以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1.两次过程闪电密度分别...
许爱华李玉塔应冬梅郑婧
关键词:雷电灾害闪电密度中尺度辐合环境场雷达回波分析
文献传递
“717”庐山雷击事件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通过对 2 0 0 2年 7月 1 7日雷电过程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 ,以及雷电探测定位系统资料的分析 ,指出水汽云图上的强水汽累积区、雷达回波上的回波合并与高层强回波区以及雷达回波速度场上的“零值线”等特征 。
许爱华马中元郭艳
关键词:雷击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
江西两种典型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了江西12次典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从七个方面对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两类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冰雹、雷雨大风过程45~55dBz强回波平均高度为12.6km,达到或超过-25...
许爱华应冬梅黄祖辉
关键词: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多普勒雷达
江西省冻雨垂直温度层结分析及预报被引量:13
2014年
利用1960—2013年江西省89个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插值处理方法,对江西省106次冻雨过程垂直温度层结进行分析,并建立冻雨预报思路。结果表明:江西省冻雨发生通常伴随1000—850 hPa剧烈降温和700 hPa增温,925—700 hPa存在明显逆温。融化层是冻雨发生的必要条件,江西省冻雨87.7%样本融化层位于700 hPa,9.4%样本融化层位于850 hPa;一般以1000 hPa温度<1.0℃、925 hPa和850 hPa温度<-2.0℃及700 hPa温度≥0.0℃作为江西冻雨预报的温度阈值标准,同时也应注意融化层位于850 hPa的情况。地面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冻雨形成,冻雨发生时最低气温为0.0℃以下,平均气温为1.0℃以下。冷暖空气持续在27°—28°N交汇,且鄱阳湖以南至抚河流域平均气温<1.0℃和最低气温<0.0℃出现比其他地区多,造成该区域冻雨发生频次比其他地区明显偏多。另外,通过大气逆温层结、地面气温与冻雨的对应关系,建立基于模式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的冻雨自动诊断方法。
郑婧许爱华许彬
关键词:冻雨逆温地面气温
锋面北侧冷气团中连续降雹的环境场特征及成因分析
本文对2009年2月24日至3月5日我国南方锋面北侧冷气团中连续冰雹天气过程的特点、环流形势和环境场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次冰雹过程是发生在我国南方典型的连阴雨天气形势背景下,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形势,副热...
许爱华陈云辉陈涛张娟娟
关键词:环境场特征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