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

作品数:126 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1篇推拿
  • 31篇小儿
  • 21篇小儿推拿
  • 16篇手法
  • 15篇推拿治疗
  • 15篇中医
  • 15篇肌性斜颈
  • 14篇疗效
  • 14篇教学
  • 13篇斜颈
  • 12篇儿童
  • 11篇肌性
  • 10篇推拿手法
  • 9篇治疗小儿
  • 9篇揉捏
  • 8篇眩晕
  • 7篇手法治疗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7篇先天性肌性斜...

机构

  • 102篇浙江中医药大...
  • 38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浙江省中西医...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浙江医院
  • 4篇杭州市红十字...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杭州市中医院
  • 3篇嘉兴市中医医...
  • 2篇杭州市下城区...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 1篇丽水市中医院
  • 1篇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 126篇许丽
  • 31篇范炳华
  • 21篇徐泉珍
  • 13篇王鹏
  • 11篇汪芳俊
  • 10篇吕立江
  • 8篇谢远军
  • 7篇陈远青
  • 7篇褚海林
  • 7篇梁冬艳
  • 6篇王晓东
  • 5篇袁相龙
  • 5篇魏理珍
  • 4篇林敏
  • 4篇李伟
  • 3篇林咸明
  • 3篇冷景红
  • 3篇马睿杰
  • 2篇翁军
  • 2篇蒋惠芳

传媒

  • 9篇浙江中医杂志
  • 8篇中国乡村医药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中国高等医学...
  • 4篇新中医
  • 4篇中医儿科杂志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健康博览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陕西中医学院...
  • 3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2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年份

  • 7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2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范炳华教授治疗椎源性脏腑病经验举隅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范炳华教授治疗椎源性脏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围绕范炳华教授的临床指导和病案学习,对范炳华教授临床辨证论治椎源性脏腑病的理论、学术思想及具体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举隅三个案例予以佐证,观察实际治疗效果。[结果]范炳华教授在诊疗脊柱相关疾病过程中,提出"症因相关"理论,推崇"有症必有因,症因须相关,治因宜为先"的学术思想。初诊时,注重从体征表现及临床症状着手治疗椎源性脏腑病,采用触诊之法寻出体征及症状与内在病因的相关性,经过综合性辨证,排除需要鉴别的类似病症,针对实际内因给予准确论治。所列举三例病案精准治疗后,具有明显临床效果。[结论]范炳华教授总结的"审证三原则"学术思想具有很高的现实指导意义,针对椎源性脏腑病的临床诊治,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实际临证借鉴和推广。
金鹰许丽范炳华
关键词:学术思想医案名中医
推拿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推拿学科课程设置改革拟优化课程体系,避免内容重复,提倡"早临床、多临床"。
许丽谢远军褚海林范炳华陈华德
关键词:推拿学科课程设置
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干预作用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为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不分雌雄)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4组,采用眼震电图(ENG)、超声多普勒(TCD)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及眼震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及眼震持续时间(P<0.05,P<0.01);三部推拿法组与传统推拿法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部推拿法对改善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的供血及眼震持续时间,其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法。
王新华范炳华徐泉珍王鹏许丽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三部推拿法干预作用TCDENG
高校毕业班课程设置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毕业班是高校在校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学习、考研和就业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必须取得学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方面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逼迫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和考试,"空巢"现象司空见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该如何处理?学习是本职,就业也无可厚非,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因此,如何合理的调整毕业班的课程设置,值得研究和思考。
蒋惠芳傅斌许丽王波徐泉珍
关键词:高校毕业班课程设置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推广应用研究
许丽余慧华褚海林孙波袁相龙季秋健厉巧翁军丁延华
该研究总结出“推揉、拿捏、牵转”六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行之有效。该法轻缓柔和、渗透力强,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可使患儿免于手术之苦,易被接受,临床有效率可达95%,方法简单,整个疗程患儿所花费不足2000元,在当今的医疗市...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全攻略
2006年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称之为小儿秋季腹泻,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最为典型,最喜侵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因为秋季干燥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如果家长和孩子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得病。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经过1—3天发病,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
许丽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婴幼儿腹泻消化道感染婴幼儿感染气候环境呕吐现象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医推拿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中医推拿专业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从探索中医推拿专业课内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手法动手能力的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多途径、多方面的创新实践教学,包括分化课程模块,调整课时的比例,提前实践教学,细化手法训练,开放模拟诊室,举办手法大赛,组织为民服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许丽范炳华徐泉珍王鹏吕立江谢远军
关键词:中医推拿实践教学模式
范炳华教授"辨因论治"学术思想窥析
目的:总结范炳华教授"辨因论治"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整理分析案例,分析归纳范炳华教授临证思辨特点,辨因技巧,对因推拿等临床经验.结果:范教授善用中医经典,融贯中西知识,临证思辨灵活,奉信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观点....
许丽汪芳俊
关键词: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学术思想
推拿手法学“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探索被引量:4
2011年
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手法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教学环境下的主要途径。进行手法定型实训、人体模拟实训、模拟医院实训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方法探索,3次强化手法技能实践培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法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法操作应用能力。
吕立江范炳华许丽王鹏徐泉珍陆森伟
关键词: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清天河水手法对幼兔内毒素发热的中枢抑制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探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清天河水手法对内毒素所致幼兔发热的抑制作用及其穴位特异性,并研究其退热的相关机理与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体质量在1.2~1.8 kg的新西兰幼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天河水组、非穴区组及药物组,每组8只。观测幼兔的体温以及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除空白组与清天河水组外其他各组均有两个发热高峰。清天河水组到3 h时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幼兔体温及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穴区组幼兔体温及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幼兔体温显著下降(P<0.05),下丘脑PGE2及cAMP含量均降低(P<0.05);清天河水组幼兔体温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中PGE2及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药物组比较,清天河水组幼兔体温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均较低(P<0.05)。结论:清天河水手法对内毒素所致的发热幼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且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清天河水组退热作用比药物组好,疗效快。其相关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正调节介质PGE2、cAMP的含量而产生降温作用。
魏理珍许丽
关键词:内毒素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小儿推拿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