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超群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腰椎
  • 5篇微创
  • 4篇腰椎管
  • 4篇腰椎管狭窄
  • 4篇腰椎管狭窄症
  • 4篇椎管
  • 4篇椎管狭窄
  • 4篇椎管狭窄症
  • 4篇狭窄症
  • 3篇节段
  • 2篇多节段
  • 2篇多节段腰椎管...
  • 2篇手术
  • 2篇双侧减压
  • 2篇退变
  • 2篇退变性
  • 2篇退行性
  • 2篇退行性病变
  • 2篇退行性改变
  • 2篇椎间盘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张海龙
  • 7篇袁超群
  • 5篇贺石生
  • 5篇顾广飞
  • 4篇顾昕
  • 4篇周旭
  • 3篇赵杉
  • 2篇袁嘉敏
  • 2篇贾建波
  • 2篇张立国
  • 2篇丁悦
  • 2篇李佳怡
  • 2篇蔡晓冰
  • 1篇吴卫平
  • 1篇顾昕
  • 1篇张磊
  • 1篇蔡晓冰
  • 1篇周旭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第六届中国微...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通道辅助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3月~2010年8月对34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影像学表现采用3种微创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2例采用双侧减压同时进行椎间融合加双侧经皮内固定手术;B组11例采用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同时行椎间融合加单侧经皮内固定手术;c组11例采用扩张通道辅助单侧入路潜行多节段双侧减压术。评估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ODI,根据JOA、ODI改善率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80±28)min,(220±31)min和(120±20)min;A、B、C组出血量分别为(290.5±20.9)ml,(270.7±18.7)ml和(120.3±22.6)ml。34例随访14.4~27.6月,平均19.2月。术后末次随访时3组JOA改善率分别为:A组(70±21)%,B组(73±17)%和c组(63±18)%;ODI改善率分别为A组(69±22)%,B组(71±19)%和c组(68±24)%;满意率3组分别为A组83.3%,B组81.8%和c组72.7%。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影像学表现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和医院的条件来谨慎选择。
张海龙贺石生顾广飞顾昕蔡晓冰赵杉周旭袁超群吴卫平扶青松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双侧减压多节段
通道辅助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3月~2010年8月对34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影像学表现采用3种微创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2例采用双侧减压同时...
张海龙贺石生顾广飞顾昕蔡晓冰赵杉周旭袁超群吴信波扶青松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双侧减压多节段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退变性滑脱的两种微创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滑脱的两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5月采用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的58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滑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为wiRse入路...
张海龙贺石生顾广飞顾昕蔡晓冰吴信波周旭袁超群张磊扶青松赵杉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微创退变性滑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2013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良好的种子细胞,广泛用于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椎间盘退变机制、BMSCs的生物学特性、支架材料及细胞因子认识的深入,为BMSCs应用于退变的椎间盘组织的修复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组织工程学应用BMSCs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还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移植细胞存活问题。笔者就BMSCs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袁超群张海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生物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对椎间盘退变机制、BMSCs生物学特性、支架材料及细胞因子认识的深入,为BMSCs修复退变的椎间盘组织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BMSCs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具有可行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BMSCs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袁超群张海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open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4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开放手术组26例,mini—TLIF手术组23例。分别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根据Macnab标准观察临床疗效,测量两组手术前后的各放射学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随访9"-22个月,平均11个月。手术出血量、术后2天与3个月VAS、患者再次手术意愿等指标mini—TLIF手术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ODI由术前的31.2%±8.2%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16.1%±6.8%,差值为17.8%±4.2%;微创手术组ODI由术前的34.4%±11.7%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5.3%±4.3%,差值为19.7%±3.8%,两组的手术前后ODI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3,P=0.412);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微创手术组均明显长于开放手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较,mini—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术中出血较少,术后疼痛轻,但需要较长时间的手术及术者接受较多的放射线暴露。
张海龙顾昕贺石生顾广飞张立国丁悦贾建波周旭袁超群李佳怡袁嘉敏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微创性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策略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7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是否合并其它脊柱疾病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病变采取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分别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根据JOA评价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73例微创手术均顺利完成。25例患者采用双侧减压方法,48例患者采用单侧人路潜行双侧减压;23例患者在减压的同时进行椎间融合加经皮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减压方式及是否行椎间融合内固定相关。术中硬膜曩撕裂1例;1例骨质疏松患者行椎问融合时融合器打入上位椎体中,取出融合器,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例,考虑与术中微创可扩张通道撑开过紧有关,予抗炎及换药后切口愈合。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和ODI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例行椎间融合及内固定患者,22例患者获得满意融合,无螺钉断裂及松动发生。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肯定,但应根据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合并疾患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和医院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顾广飞贺石生张海龙顾昕张立国丁悦贾建波周旭李佳怡袁超群袁嘉敏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性腰椎椎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