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瑞学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山大学医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肿瘤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结直肠肿瘤
  • 3篇肠癌
  • 3篇肠肿瘤
  • 2篇预后
  • 1篇直肠癌肝转移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肿瘤局部
  • 1篇微环境
  • 1篇临床病理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微环境
  • 1篇结直肠癌肝转...
  • 1篇结直肠癌患者
  • 1篇化疗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吴小剑
  • 3篇吴现瑞
  • 3篇陈钰锋
  • 3篇何晓生
  • 3篇袁瑞学
  • 2篇曾杨
  • 2篇兰平
  • 1篇蔡泽荣
  • 1篇宋盛平
  • 1篇马晋平
  • 1篇戎煜明
  • 1篇邹一丰
  • 1篇兰楠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一步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原工作单位)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55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0年4月23日,平均随访时间为(63±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255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3%和83.7%。术前无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9%和85.6%,高于术前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72.7%和68.4%(√=4.546,4.573,P〈0.05)。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5%和83.9%,高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75.0%和75.0%()(。=7.020,6.00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4.477,相对危险度为2.371,95%可信区间为1.066~5.275,P〈0.05);接受辅助化疗和无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3%和82.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0%和8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陈钰锋曾杨何晓生吴现瑞袁瑞学宋盛平兰平吴小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辅助化疗高危因素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Ⅲ、Ⅳ期结直肠癌有肝转移与无肝转移患者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7例行首次肠道肿瘤切除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5RO、IL-17和FOXP3)、B淋巴细胞(CD20)、NK细胞(CD57)、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抗原提呈细胞(S100)、中性粒细胞(CD15)、肥大细胞(tryptase)、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T淋巴细胞效应分子(GZMB、FAS和FASL)以及MHC-Ⅱ类分子(HLADR)共计18个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定量分析两组患者局部免疫指标表达的差异。结果肝转移组(17例)与无肝转移组(15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析的18个免疫指标中,与T淋巴细胞相关的CD8、CD45RO、IL-17、FAS及肥大细胞相关的tryptase在肝转移组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其余免疫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免疫减弱可能为Ⅲ、Ⅳ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条件。
邹一丰蔡泽荣陈钰锋戎煜明吴现瑞袁瑞学何晓生吴小剑兰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免疫微环境
肿瘤浸润肥大细胞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测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肥大细胞(TIM)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82例行首次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TIM的密度,根据TIM的平均密度[(8.4±6.5)/高倍视野],将患者分为TIM少量浸润组(TIM平均密度〈8.4/高倍视野)和TIM大量浸润组(TIM平均密度≥8.4/高倍视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TIM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TIM少量浸润组和TIM大量浸润组患者在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5,7.410,P〈0.05)。随访截至2010年9月,TIM少量浸润组、TIM大量浸润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79.0%和63.1%、59.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的不良因素(RR=2.119,95%可信区间1.326~3.386;RR=2.084,95%可信区间1.357~3.19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IM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RR=1.651,95%可信区间1.009~2.702;RR=1.680,95%可信区间1.047~2.629,P〈0.05)。结论TIM与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相关,并且TIM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兰楠吴现瑞何晓生陈钰锋马晋平曾杨袁瑞学吴小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