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文焕

作品数:13 被引量:23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7篇锈病
  • 6篇条锈病
  • 4篇锈菌
  • 3篇育种
  • 3篇条锈菌
  • 3篇小种
  • 3篇慢条锈性
  • 3篇抗病
  • 3篇抗性
  • 2篇小麦品种
  • 2篇小麦条锈病
  • 2篇基因
  • 1篇毒性基因
  • 1篇性基因
  • 1篇选育
  • 1篇选择育种
  • 1篇叶锈病
  • 1篇叶锈菌
  • 1篇遗传育种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陕西省农业科...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陕西省农科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天水农业学校

作者

  • 11篇袁文焕
  • 5篇吴立人
  • 5篇杨家秀
  • 3篇王凤乐
  • 2篇金社林
  • 2篇万安民
  • 2篇宋位中
  • 1篇杜久元
  • 1篇牛永春
  • 1篇李高保
  • 1篇朱之堉
  • 1篇章钰文
  • 1篇周祥椿
  • 1篇张书绅
  • 1篇王保通
  • 1篇谢水仙
  • 1篇高翔
  • 1篇金欣藻
  • 1篇李强
  • 1篇王焕如

传媒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小麦品种与陕西省不同年份的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1989年
用来自陕西省1982—1987年6年的146个小麦叶锈菌株分别对陕西省34个小麦品种接种,分析毒力频率、毒性公式、联合抗病性。结果表明①目前大面积推广的18个生产品种中有13个高感叶锈病,占72.2%。②在12个抗源材料中,有9个对抗叶锈没有利用价值。③用不同年份的菌株进行试验所得的毒力频率、毒性公式和联合抗病性的结果都有差异,因此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研究小麦品种与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应具有“时态观点”。
汪宜萱朱之堉王焕如张凤国袁文焕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
远中5号中来自天兰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组对三种锈病的抗性作用被引量:2
1990年
八倍体小偃麦具有偃麦草的抗锈、大穗、多花等优良性状,是小麦育种中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体细胞染色体组型的观察和比较推断八倍体的小偃麦品种远中5号比其变异系多一组来自天兰(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的特有的染色体组EE或FF。远中5号与其变异系之间对三种锈病的抗性差异表明:远中5号对条锈菌七个生理小种(条中22、23、25、26、27、28、29)和对秆锈菌六个生理小种(21C3、34、34C1、34C2、34C4、119)的抗病基因由来自天兰偃麦草的EE或FF染色体组所携带,而在AABBDD染色体组上存在着对叶锈菌四个生理小种(叶中3、4、20、38)的抗病基因。在EE或FF染色体组上也可能含有抗叶锈病的基因,至少由于EE或FF染色体组的存在大大地提高了远中5号对叶锈病的抗病性。
张书绅章钰文袁文焕
关键词:偃麦草染色体叶锈病抗性麦类
小麦慢条锈性的鉴定技术及慢锈品种的选育
周祥椿袁文焕杜久元谢鸣杨俊海等
该项目在国内首次提出适于育种上应用的慢条锈鉴定技术,按反应型、潜育期长短、病情指数及千粒重损失率等四项指标,制订出小麦品种高度慢锈、中度慢锈、低度慢锈、中度快锈和高度快锈的分级标准。1996-1999年对93份材料进行了...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慢条锈性品系(育种)选择育种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被引量:7
1996年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吴立人,王凤乐杨家秀刘述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四川农科院植保所)(四川省植保总站)袁文焕金杜林(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1995年上半年我国北方持续干旱,特别是西北地区,199...
吴立人王凤乐杨家秀刘述英袁文焕金杜林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持久抗条锈病小麦品种平原50的遗传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小麦品种平原50被认为对条锈病有持久抗性。本文研究了其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平原50对8个参试条锈菌小种中的4个既具有控制低反应型的基因又具有控制低严重度基因,对3个小种类型仅具有控制低反应型的基因。对这7个小种的低反应型均不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对另外1个小种的反应型可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袁文焕张忠军曾士迈
关键词:小麦抗病性条锈病遗传育种
1991~1996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被引量:96
1999年
本文报道了对1991~1996年采自我国16个省和自治区的560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1991~1995年,条中29号出现频率为13.6%~32.2%,居于首位,但已呈下降趋势,到1996年出现频率仅为5.2%,名列第8;1991~1992年条中25号居第2位(3.6%~8.4%);1993~1995年新命名的条中31号(6.6%~16.7%)和条中30号(5.7%~7.9%)分别上升为第2和第3位,特别是条中31号到1996年已跃居首位(13.0%)。条中21、22、23、26、28号等小种出现频率均较低,且有逐年下降趋势。1994~1996年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的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前者3年分别为19.6%、34.8%和38.2%,后者3年分别为12.2%、20.9%和46.6%。这2个致病类群内分化加剧,到1996年已分别分化为9和12个类型。条锈菌已进入以条中30号和31号为代表的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优势的新时期。
万安民牛永春吴立人吴立人李高宝袁文焕金社林杨家秀李艳芳金社林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小种条锈菌
小麦品种慢条锈性鉴定技术及抗性机制研究
王保通高翔张忠军袁文焕王芳金欣藻李强李高宝于孝如
该成果首次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简便、可供育种家直接使用的鉴定慢条锈性的技术。根据使用者对精度的要求提出了3种判断慢条锈性的方法;开发出一套使用简便、准确率高的鉴定小麦品种慢条锈性的应用软件。育种家可根据软件提供的方法直接...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抗性鉴定种质鉴定抗性机制慢条锈性条锈病
陕甘川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被引量:41
1994年
根据对16个国外和4个国内已知毒性基因的小麦条锈菌反应,结合系谱分析,研究了39个陕西、甘肃、四川省重要小麦品种所具有的抗条锈基因.试验结果显示,已知抗病基因Yr1、2、3、7、9、10、SD、Su等分布在20个品种中,其中11个品种含有Yr9.3个品种对供试菌系均表现抗病反应,2个品种抵抗大多数供试菌系,表明它们具有主效的未知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其它14个品种仅对少数菌系具有抗性,它们可能另有未知抗病基因.
王凤乐吴立人万安民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抗病基因品种抗性
条中29号小种的监测
吴立人谢水仙袁文焕宋位中杨家秀
该项成果对中国小麦主产区1985年出现的条锈菌新毒力小种条中29号,从发现到上升为优势小种的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连续监测。采用系统监测和综合研究、分析新小种在病害流行系统中的动态,对新小种的流行作出中长期预测。并根据监测结...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病害小麦条锈病植物保护抗病品种育种
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被引量:53
1996年
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王凤乐吴立人徐世昌金社林贾秋珍袁文焕杨家秀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毒性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