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鑫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碱
  • 3篇乌头
  • 3篇川芎
  • 2篇中成药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释药
  • 2篇双酯型生物碱
  • 2篇酯型
  • 2篇酯型生物碱
  • 2篇乌头碱
  • 2篇成药
  • 1篇调式
  • 1篇新乌头碱
  • 1篇新药
  • 1篇新药开发
  • 1篇延胡索
  • 1篇延胡索乙素
  • 1篇药组
  • 1篇乙素

机构

  • 10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薛鑫
  • 10篇郑琴
  • 9篇杨明
  • 6篇熊文海
  • 4篇喻进
  • 4篇胡鹏翼
  • 4篇胡双
  • 4篇伍振峰
  • 3篇王芳
  • 3篇周欢
  • 2篇岳鹏飞
  • 2篇杨佳柳
  • 1篇张普照
  • 1篇李旸
  • 1篇郝伟伟
  • 1篇魏韶锋
  • 1篇王木生
  • 1篇李凤琴
  • 1篇钱佳
  • 1篇刘丹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川芎脉冲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以大川芎方为模型,研究片剂在成型及包衣过程中各因素对脉冲片释放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大川芎脉冲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考察处方中不同辅料种类及配比、素片压片压力、包衣液浓度、包衣溶剂浓度、包衣增重比及致孔剂含量等处方因素对体外释放度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主要成分天麻素及阿魏酸含量。结果:处方中以25%CCMC-Na为崩解剂,乳糖11%,MCC 20%,以水为润湿剂,压片压力在7-9kg,溶胀层为1%HPMC溶于60%的乙醇,HPMC与EC-PEG 6000包衣增重比为4:3,EC:PEG 6000为5:1时,能使药物在5-6h时滞时间以内累积释放量小于10%,5-6h后出现突释,累积释放度达到80%以上。结论:采用优化的处方及包衣工艺能制备得到符合脉冲释药要求的大川芎包衣片。
郑琴周欢钱佳胡双熊文海薛鑫王芳杨佳柳
关键词:大川芎方脉冲片包衣工艺体外释放
芍药苷对附子的双酯型生物碱体内脏器蓄积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体内蓄积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以及这3种乌头碱分别与芍药苷的混合物,采用LC-MS分别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3种生物碱在大鼠心、肝和肾脏组织中的含量,并比较与芍药苷配伍前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3种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结果:与芍药苷配伍后,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心脏组织中的蓄积量减少,新乌头碱配伍芍药苷后,在心、肝和肾脏组织中的蓄积量均减少。结论:与芍药苷配伍,能减少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在心、肝、肾等脏器的蓄积,从而降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尤其是对心脏的毒性,这可能是附子、白芍配伍减毒的机制之一。
熊文海郑琴胡双周欢薛鑫杨佳柳喻进杨明
关键词: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芍药苷体内蓄积
药物制法对中成药解表功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解表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表证。解表中成药制剂品种繁多、工艺各异,一些处方相同、功效相近的解表中成药,在制法和质量标准上却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对其功效有一定的影响。从《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含挥发油的解表类中成药的情况、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挥发油对解表药解表功效的重要性、制法对解表作用的重要影响,并在中医药"方-证-剂"对应的中药制剂指导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方-证-制-剂-质"对应指导中成药组方、制备和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以期对现代中成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再评价具有一定的启示。
郑琴喻进薛鑫熊文海岳鹏飞胡鹏翼伍振峰杨明
关键词:中成药挥发油解表
配伍对天麻中活性成分天麻苷元在大鼠体内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匀浆中天麻苷元的浓度,研究配伍前后天麻苷元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变化,包括心、肝、脾、肺、肾、脑组织。研究表明天麻苷元在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脾脏、脑组织中均可分布,天麻、川芎配伍后,肝、肾中天麻苷元的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肺、脑中含量上升,说明川芎对天麻活性成分天麻苷元的体内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川芎能够促进天麻苷元向肺和脑组织分布。该文为天麻和川芎配伍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郑琴熊文海刘嘉宇王亚琴胡鹏翼胡双薛鑫杨明
关键词:川芎天麻配伍天麻苷元
应答式释药系统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应答式释药系统能在特定时间、位点并根据生物节律变化释放药物,有效克服了机体耐药性,具有保护药物、局部靶向、抑制酶活性及记忆与表达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个化药制剂品种上市。该文主要综述了该释药系统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考虑复杂中药(复方)中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尝试提出了基于中药组分应答式释药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期"抛砖引玉",为该递药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王芳郑琴伍振峰岳鹏飞胡鹏翼薛鑫杨明
关键词:生物节律脉冲释药中药组分
川芎在治疗头痛中成药中的组方应用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对《国家新编中成药》(第2版)中收载的已上市用于治疗头痛的520种中成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含川芎的中成药制剂有100种,处方有62种。对这些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含川芎的中药处方的主治病症、配伍规律、剂型设计原则和用量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川芎治疗头痛和脑部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治疗脑部疾病的组方和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郑琴魏韶锋熊文海薛鑫喻进伍振峰李颖萌杨明
关键词:中成药川芎头痛新药开发
乌头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行为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乌头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行为。方法:采用MTT法确定乌头碱在Caco-2细胞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浓度范围,以乌头碱累积转运量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分进行检测,考察不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乌头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双向转运。结果:乌头碱累积转运量与孵育时间、给药浓度呈正相关,不同浓度乌头碱Papp保持恒定,无统计学差异,且外排作用明显强于吸收,外排比接近1.5,Papp约为1×10-5cm·s-1。结论:乌头碱以被动转运为主,且可能存在外排蛋白的参与,为吸收良好的一类药物。
郑琴周欢熊文海胡双薛鑫胡鹏翼杨明
关键词:乌头碱CACO-2细胞模型外排
银翘类方组分在不同制备工艺过程链传变规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银翘类方有效组分含量在不同制备工艺过程链中变化规律,探究影响银翘类方有效组分工艺过程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软胶囊不同工艺得到提取物中有效组分的含量,比较3种制剂工艺中有效组分过程链中变化情况,并采用层数分析法确立权重,进行对不同工艺进行多指标优选的综合评价。结果银翘方在浓缩-干燥环节有效成分的损失率最大。银翘解毒片与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剂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体——提取液、浓缩液、干膏中的主要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但与银翘解毒颗粒制剂相差较大。在整个提取、浓缩和干燥过程链中绿原酸、甘草苷、甘草酸、连翘酯苷A损失率较其他成分更大。用层数分析权重法综合评价3种工艺,结果综合分最高的是银翘解毒软胶囊、其次银翘解毒片,最小的为银翘解毒颗粒。结论银翘方提取-浓缩-干燥过程链中的关键环节是浓缩-干燥环节。3种制剂工艺,银翘解毒片制法中绿原酸的保留率最高,综合评价提示银翘解毒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相对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颗粒工艺更有利于其他有效成分的保留。
郑琴喻进薛鑫汤丹丰刘丹杨明
关键词:甘草苷甘草酸损失率
RP-HPLC同时测定止痛方提取物中6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止痛方提取物中芍药苷、原阿片碱、新乌头碱、延胡索乙素、乌头碱、次乌头碱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XB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氨水(磷酸调pH至9.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0~12 min,检测芍药苷)、280 nm(12~26 min,检测原阿片碱)、235 nm(26~29 min,检测新乌头碱)、280 nm(29~31 min,检测延胡索乙素)、235 nm(31~50 min,检测乌头碱、次乌头碱),柱温30℃。结果:6个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为96.7%~10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止痛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郑琴郝伟伟杨明王木生薛鑫
关键词:芍药苷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乌头类生物碱
初匀速法预测制川乌的有效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制川乌有效期。方法:采用HPLC测定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含量,流动相乙腈(A)-40 mmol·L^-1乙酸铵溶液(B)梯度洗脱(0-45 min,30%-45%A;45-65 min,45%-50%A;65-75 min,50%-55%A;75-80 min,55%-65%A;80-85 min,65%A),检测波长240 nm。采用初均速法对制川乌药材进行加速试验并预测其有效期,考察不同温度下制川乌药材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制川乌在室温条件下贮存期0.69年。结论:高温不利于制川乌的稳定,初均速法可为制川乌药材有效期的建立提供参考。
王芳李旸薛鑫张普照伍振峰李凤琴郑琴杨明
关键词:初均速法有效期制川乌双酯型生物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