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文博

作品数:42 被引量:76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9篇污染
  • 10篇PM2.5
  • 9篇PM
  • 9篇大气污染
  • 8篇WRF
  • 7篇污染物
  • 7篇大气环境
  • 5篇总量控制
  • 5篇敏感性
  • 5篇环境容量
  • 5篇减排
  • 5篇红线
  • 5篇大气污染物
  • 4篇空气质量
  • 4篇环境质量
  • 4篇火电
  • 4篇PM2
  • 4篇AOD
  • 4篇CAMX
  • 4篇城市

机构

  • 36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环境保护部环...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作者

  • 42篇薛文博
  • 28篇王金南
  • 26篇雷宇
  • 15篇杨金田
  • 14篇许艳玲
  • 12篇武卫玲
  • 9篇付飞
  • 7篇汪艺梅
  • 4篇吴舜泽
  • 4篇陈潇君
  • 3篇任阵海
  • 3篇韩宝平
  • 3篇燕丽
  • 2篇刘兰翠
  • 2篇贺晋瑜
  • 2篇陈罕立
  • 2篇严刚
  • 2篇唐晓龙
  • 2篇蒋春来
  • 2篇丁贞玉

传媒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环境与可持续...
  • 4篇环境科学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中国环境管理
  • 2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世界环境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前进论坛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全国环境规划...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2005-2012年MODIS气溶胶产品分析了中国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与2005-2007三年均值相比,绝大部分省份2008-2010年期间AOD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而在2011-2012年期间AOD又有所回升,但大部分地区2011-2012两年均值仍低于2005-2007三年均值,因此2005-2007年是我国气溶胶污染最严重的时期;从AOD的空间分布来看,气溶胶污染较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华中、成渝等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地区;从典型城市AOD变化趋势来看,2005-2012年期间北京、石家庄、保定、邢台市AOD历年均值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京津冀城市群气溶胶污染异常严重。
薛文博武卫玲王金南杨金田雷宇汪艺梅
关键词:DEPTHPM2
近地面PM_(2.5)浓度卫星反演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卫星反演近地面PM2.5浓度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从卫星AOD数据来源、反演算法和建立AOD-PM2.5反演模型等关键技术阐述了近地面PM2.5浓度卫星反演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数学统计法、物理订正法和耦合反演法,分别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分析了物理订正法中的湿度订正和垂直订正技术。
武卫玲薛文博付飞汪艺梅
关键词:卫星反演AODPM2.5
电力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环境效益模拟被引量:12
2012年
为定量分析电力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不同控制情景下的环境质量效益,应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分别对2008年基准排放情景、2015年和2020年目标控制情景的硫、氮沉降及PM2.5污染状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15年和2020年我国陆地硫沉降总量将由2008年的678.87×104t分别降至602.02×104和578.26×104t,降幅分别为11.32%和14.82%,平均每减排1 t SO2可减少0.2~0.3 t硫沉降;2015年和2020年的陆地氮沉降总量将由2008年的1 064.67×104t分别降至1 042.02×104和1 037.06×104t,仅分别降低了2.13%和2.59%,但重度氮沉降区域明显缩小,2015年和2020年氮沉降强度大于5 g/m2的区域将比2008年分别降低17.12%和22.01%;2015年和2020年ρ(PM2.5)年均值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5μg/m3)的国土面积分别仍将高达289.14×104和286.68×104km2,与2008年(298.99×104km2)相比,降幅分别为3.29%和4.12%,但重污染区域显著减少,并且ρ(PM2.5)年均值超过70μg/m3的区域将比2008年减少9.31%和12.41%.
薛文博王金南杨金田雷宇汪艺梅许艳玲贺晋瑜
关键词:火电硫沉降氮沉降PM2
基于OMI数据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O_3生成敏感性被引量:21
2018年
基于O_3生成敏感性的指示剂法,利用OMI对流层柱浓度HCHO/NO_2分析夏季O_3敏感性.O_3控制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O_3生成受VOCs排放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城市中心及工业较发达地区,受NOx排放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北部、河北北部、河南大部分地区、山东沿海城市,其他区域为NOx-VOCs协同控制区.分析2005~2016年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O_3生成敏感性的年纪变化特征表明,受VOCs控制的区域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少,受NOx控制的区域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NOx控制区在2011年出现"拐点",NOx控制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达到最低38%.2011年之后NOx排放量下降,NOx控制区面积逐步增大,2016年NOx控制区占比达到65%,VOCs控制区占比降低为3%.分析2005~2016年6~9月份O_3控制区月变化特征发现,相比6~8月份,9月份VOCs控制区增加显著,这是由于6~8月份的NOx控制区转变为NOx-VOCs协同控制区,NOx-VOCs协同控制区向VOCs控制区转变.
武卫玲薛文博雷宇王金南
关键词:OMIO3敏感性HCHO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技术和实施研究
王金南杨金田严刚陈潇君燕丽薛文博许艳玲陈罕立宁淼陆晨赵锦云张德辉周威李荔赵凤春
课题来源:《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技术和实施》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环境管理决策支撑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九《优化经济增长的环境管理创新技术研究课题》(2007BAC16B09)的子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排污交易是通...
关键词:
关键词:环境污染防治管理软件
基于减排敏感性的武汉市PM_(2.5)污染控制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基于气象预报(WRF)的多尺度空气质量(CMAQ)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大气污染物排放情景下PM_(2.5)平均浓度变化,分析SO_2、NO_x、PM_(10)、PM_(2.5)、VOCs等大气污染物减排对武汉市PM_(2.5)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减排对武汉市PM_(2.5)年均浓度影响十分显著,且随着污染控制力度加大,PM_(2.5)污染持续减轻;当SO_2、NO_x、PM_(10)、PM_(2.5)、VOCs排放量均削减40%时,PM_(2.5)年均浓度下降24.0%,依然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值。基于空间布局和行业敏感性确定武汉市大气污染控制方案,方案实施后SO_2、NO_x、PM_(10)、PM_(2.5)、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3%、26%、32%、36%和31%,PM_(2.5)年均浓度下降35%左右,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许艳玲薛文博王燕丽唐倩
关键词:敏感性PM2.5污染控制
控制区域灰霾污染,减少公众健康危害被引量:2
2013年
2013年1月,我国发生的超大区域灰霾污染事件震惊了国内外,敲响了加快实现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警钟。解决严重灰霾和PM2.5污染,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源头上下手,提速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进程,依靠联防联控和科技进步,采取环境卫生应急干预措施,努力减少公众健康损害。一、全国灰霾和区域PM2.
王金南薛文博
关键词:污染事件控制区生态文明建设清洁能源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红线内涵及划定技术被引量:29
2014年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一项重大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目前全国已启动了24个城市的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划定环境红线是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福州、宜昌、平潭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实践,首次提出了大气环境红线的技术框架,将大气环境红线划分为源头布局敏感区、污染易聚集区及敏感的环境受体三类,并创新性建立了大气环境红线划定技术方法,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空间规划技术体系。
薛文博吴舜泽杨金田雷宇万军
淄博市大气污染特征模型模拟及环境容量估算被引量:23
2013年
为在我国构建基于"浓度控制、总量控制、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模式,结合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及《淄博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利用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淄博市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并基于模型模拟结果采用多目标线性优化方法估算了淄博市SO2、NOx、PM10这3项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研究表明,淄博市大气污染受外来污染源影响大,外来污染源对淄博全市SO2、NO2、PM10年均浓度贡献率分别达26.34%、21.23%、14.58%.淄博市各区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周边区县对张店中心城区的SO2、NO2、PM10年均浓度贡献率分别为35.96%、43.17%、17.69%.淄博市不同区县的空间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周村区、桓台县、张店区、淄川区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对城市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明显大于其它区县.淄博市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要求,SO2、NOx、PM10的环境容量分别仅为8.03×104、19.16×104、3.21×104t.因此,在山东半岛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确保淄博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途径.
薛文博王金南杨金田雷宇燕丽贺晋瑜韩宝平
关键词:CALPUFF环境容量
中国2013年1月PM_(2.5)重污染过程卫星反演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利用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ling system)模拟的PM2.5垂直分层数据和中尺度气象模型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casting model)模拟的高分辨率湿度数据,分别对MODIS AOD(aerosol optical depth)资料进行垂直与湿度订正,建立了订正后的AOD数据与PM2.5地面监测数据之间的线性拟合模型,其线性相关系数r=0.77(n=57,P<0.01).基于此线性拟合模型,首次反演了2013年1月全国10 km分辨率PM2.5月均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人口暴露水平.结果表明,2013年1月我国PM2.5月均浓度大于100μg·m-3、200μg·m-3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分别高达10.99%、1.34%,暴露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分别高达45.01%、6.31%.
薛文博武卫玲付飞王金南韩宝平雷宇
关键词:卫星反演AODCMAQWRF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