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阿根

作品数:28 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环境因子
  • 4篇藻类
  • 4篇生化组成
  • 3篇三角褐指藻
  • 3篇
  • 2篇毒性效应
  • 2篇对虾
  • 2篇养殖
  • 2篇有机物
  • 2篇植物
  • 2篇三磷酸
  • 2篇三磷酸腺苷
  • 2篇摄食
  • 2篇食物链
  • 2篇水合氧化铁
  • 2篇啤酒
  • 2篇啤酒废水
  • 2篇微藻
  • 2篇腺苷
  • 2篇相互作用

机构

  • 28篇厦门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作者

  • 28篇蔡阿根
  • 18篇李文权
  • 14篇郑爱榕
  • 8篇王宪
  • 7篇陈清花
  • 4篇吴国琳
  • 4篇陈伟琪
  • 4篇郑微云
  • 3篇陈慈美
  • 2篇廖启斌
  • 2篇徐茂泉
  • 2篇许伟斌
  • 2篇方志山
  • 1篇杨逸萍
  • 1篇李淑英
  • 1篇崔淑芬
  • 1篇王清池
  • 1篇李俊
  • 1篇陈雷
  • 1篇李俊

传媒

  • 6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台湾海峡
  • 3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技术
  • 1篇福建环境
  • 1篇福建水产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
  • 1篇第七届海峡两...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锌对聚生角毛藻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采用14C示踪法和细胞计数法研究了海水中锌对聚生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分析了EDTA、腐殖酸、水合氧化铁等介质环境及铜、锌共存下锌毒性效应的变化,讨论了藻类生长过程中各种形态锌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锌在藻类细胞内的积累与其毒性效应密切相关。
李文权蔡阿根吴国琳
关键词:
4种海洋单胞藻生化组成的环境因子效应研究被引量:36
1999年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应用14C示踪法测定4种海洋单胞藻的光合作用速率,研究光、温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藻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适宜生长的光强范围为5.8×103~15×103lX.4种单胞藻光合作用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大,其中盐藻和等鞭金藻的光响应比较明显.随光强增加,4种单胞藻细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变化量呈增加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及其变化量则减少,脂类含量变化很小.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14、26、21、26℃左右.在上述4个实验温度时,4种单胞藻光合作用速率最高,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含量及其变化量也达到最大值.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23.2、38.5、22.4和61.7KJ/mol,温度系数(Q10)分别为:1.74、1.74。1.38和1.69.三角褐指藻和中肋骨条藻在氮磷比(N/P)为16时,盐藻和等鞭金藻在氮磷比为28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在N/P为16时,4种单胞藻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含量和变化量均达到最大值.
李文权黄贤芒陈清花郑爱榕王宪蔡阿根
关键词:单胞藻生化组成环境因子藻类
海水中有机络合态的铁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1993年
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法和Coulter计数法,研究不同形式的铁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着重探讨铁的有机络合物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的富里酸、EDTA络合物比胶体氢氧化铁更有利于促进藻类的生长;两种铁的有机络合物对藻类同化数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而且,同化数最大值对应的铁浓度都为5×10^(-7)mol·L^(-1);在培养体系中,无机氮和磷与铁有交互效应,介质中缺磷比缺氮更明显地削弱铁的有机络合物在光合作用中的催化作用。
蔡阿根李文权陈慈美
关键词:藻类光合作用
海洋微藻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30
1998年
本文以正十九碳酸(C19:0)作内标,用HCI-CH3OH对海洋微藻(三角褐指藻)进行抽提酯化后做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重现性各脂肪酸的相对偏差为0.3%~11.6%,回收率为85.7%~103.3%,仪器稳定性的相对偏差为0.2%~3.1%。
蔡阿根郑爱榕李文权廖启斌陶瑞军陈清花
关键词:海洋微藻微藻脂肪酸气相色谱三角褐指藻
光合细菌和螺旋藻对啤酒废水的净化与利用研究被引量:44
1999年
应用PSB将啤酒废水中的有机质降解处理为无机质,用甲壳质絮凝沉降除去PSB后加入螺旋藻进行培养.小型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PSB和螺旋藻不仅能高效地净化啤酒废水,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达100%,而且能回收数量可观(781mg(干重)/(L·d)),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为493g/100g(干重))的螺旋藻,还研究了pH、溶解氧、光照、光合细菌密度等因子对PSB去除废水有机质的影响.
郑爱榕蔡阿根许伟斌许伟斌
关键词:光合细菌螺旋藻啤酒废水废水处理
光合细菌和螺旋藻对黄泔水净化与利用初探被引量:8
1999年
应用光合细菌将黄泔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机氮磷后养殖螺旋藻.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光合细菌对黄泔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70%,处理后的黄泔水用甲壳质絮凝澄清后加入螺旋藻并曝气进行培养,藻生长周期为22d、生长速率为20~30mg/L·d.藻体蛋白质含量平均为52.6g/100g(干重),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2.41g/100g(干重)
郑爱榕许伟斌蔡阿根蔡阿根
关键词:光合细菌螺旋藻啤酒废水
城镇环境规划中工业结构调整方法探讨
本研究以晋江市为例,采用数学模型,通过对该市主要污染行业进行5种不同调整方案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定量预测分析和比较,优选出经济和环境效益均较好的工业结构.
蔡阿根郑爱榕李俊
关键词:工业污染数学模式
文献传递
漳浦虾场初级生产力研究 Ⅰ.与水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1989年
本研究采用碳—14同位素示踪法,测定对虾养殖水体中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初级生产力与水化学环境主要参数pH,碱度,营养盐、重金属及温度,盐度的相互关系。
李淑英李文权王宪蔡阿根吴国琳郑爱榕
关键词:对虾养殖虾场生产力水化学
晋江市潮间带底质、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21
1998年
研究福建省晋江市潮间带底质、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底质重金属除总Hg之外,Cu、Pb、Cd和总Cr含量在河口、半封闭海湾明显高于紧临台湾海峡的海湾及开敞海区,并且,近年来底质的这些重金属含量大多数呈递增趋势;底质的重金属除总Hg之外,其他的含量都与底质类型及有机质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3种经济贝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分别为:牡蛎,缢蛏和蛤对Cu的富集系数分别为n×104,n×103和n×103;3种贝类对Pd和Cd的富集系数均为n×102.
蔡阿根杨逸萍
关键词:重金属底质生物体潮间带沉积物
棱梭对饵料摄食与吸收利用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采用^(14)C标记技术测定棱梭幼体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亚心形扁藻等饵料的摄衾率、吸收率扣利用率,并以~3H-葡萄糖和^(14)-苯丙氨酸作示踪剂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在棱梭体内转运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卤虫、褶皱臂尾轮虫都是棱梭幼体合适的饵料;氨基酸更多地参与了棱梭组织中的细胞代谢,而葡萄糖则是棱梭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李文权郑微云蔡阿根陈伟琪
关键词:饵料摄食率吸收率利用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