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立羽

作品数:15 被引量:1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电信号
  • 10篇肌电信号
  • 6篇模式识别
  • 4篇肌电
  • 4篇表面肌电信号
  • 3篇信号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网络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变换
  • 3篇波变换
  • 2篇信号处理
  • 2篇远程
  • 2篇远程医疗
  • 2篇双通道
  • 2篇分形
  • 1篇电图
  • 1篇短时傅里叶变...
  • 1篇心率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蔡立羽
  • 13篇王志中
  • 5篇李凌
  • 1篇张开诚

传媒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年份

  • 1篇2001
  • 10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肌电信号的复杂度特征研究被引量:25
2000年
由于运动神经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动力学系统 ,尝试提取肌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信息作为信号的特征。方法采用一种算法简单、适合短数据运算的复杂度算法 ,提取双通道表面肌电信号的复杂度信息来反映运动神经系统运动的复杂程度。结果比较了 4种前臂动作信号的复杂度指标 ,具有很好的分离性。结论该算法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作为一种新的肌电信号量化特征 ,复杂度指标为生理与病理分析、运动模式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蔡立羽王志中张海虹
关键词:肌电图模式识别
国内远程医疗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8
1999年
远程医疗是目前计算机界、医学界的一个共同的热门话题。介绍了中国远程医疗发展方面的一些情况,包括技术现状、应用现状等.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王志中李凌蔡立羽熊碧辉
关键词:远程医疗网络传输协议INTERNET网
远程医疗中的新技术被引量:10
1999年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远程医疗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问题;然后介绍了一套新开发的系统中所采用的几项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李凌张开诚王志中蔡立羽
关键词:远程医疗INTERNETISP视频会议系统
肌肉疲劳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 :研究肌肉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 ,实现疲劳状态的定量描述。方法 :运用分形几何理论计算肌电信号波形的分维数 ,在受试者持续用力的情况下观察肌电信号分维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随着肌肉逐渐进入疲劳状态 ,肌电信号分维数参数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结论 :信号分维数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 ,运算简便 ,为疲劳检测。
蔡立羽王志中李凌
关键词:肌电信号分形分维数
小波变换在表面肌电信号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0年
针对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 ,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奇异值分解有效地提取信号特征进行模式识别 ,能够成功地从掌长肌和肱桡肌采集的两道表面肌电信号中识别展拳、握拳、前臂内旋、前臂外旋四种运动模式。实验表明 ,基于小波变换的奇异值分解方法是一种稳定、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 ,为非平稳生理信号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蔡立羽王志中张海虹
关键词: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表面肌电信号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肌电信号识别方法被引量:26
2000年
针对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 ,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 ,并通过奇异值分解有效地提取特征矢量进行模式识别 ,能够成功地从掌长肌和肱桡肌采集的两道表面肌电信号中识别展拳、握拳、腕内旋、腕外旋四种运动模式。实验表明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奇异值分解方法是一种稳定、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
蔡立羽王志中张海虹
关键词:短时傅里叶变换奇异值分解肌电信号模式识别
基于高阶神经网络的肌电信号识别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提高假肢分类训练的速度和准确率。方法:采用一种高效率的高阶神经网络———PiSigma 网络,并针对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对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的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类。结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在训练速度提高的同时, 并不影响其分类的准确性。结论: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PiSigma 网络的肌电信号识别方法训练速度快,精确度高,鲁棒性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肌电信号识别方法。
张海虹蔡立羽王志中
关键词:高阶神经网络肌电信号小波变换假肢
肌电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及进展被引量:19
1999年
蔡立羽王志中
关键词:分析方法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生物信息学被引量:13
1998年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生物信息学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的技术和手段,探索各种计算、数学、统计方法在生物问题上的应用,已广泛用于基因序列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管理,为促进人类基因组研究发挥了巨大作用。
蔡立羽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计划数据库生物信息学
基于盲辨识理论的双通道肌电信号建模与分类被引量:2
2000年
基于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对双通道前臂肌电信号建立单输入多输出 IIR系统模型 ,由于模型输入未知且不可测 ,采用了盲信道辨识方法对模型传递函数进行辨识 .通过提取模型参数作为信号特征 ,能够对握拳、展拳、前臂内旋和前臂外旋四类前臂动作进行识别 .实验表明 ,该方法运算量小 ,适合在线实现 ,性能要优于传统的
蔡立羽王志中刘瑜
关键词:肌电信号模式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