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通达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2篇地膜
  • 2篇地膜覆盖
  • 2篇养分
  • 2篇玉米
  • 2篇栽培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小生境
  • 2篇酶活性
  • 2篇膜覆盖
  • 2篇喀斯特森林
  • 1篇氮含量
  • 1篇氮素
  • 1篇地下水
  • 1篇一年生黑麦草
  • 1篇优势树种
  • 1篇有机肥

机构

  • 8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蒲通达
  • 6篇刘方
  • 4篇陈祖拥
  • 2篇杨宏敏
  • 2篇罗海波
  • 2篇魏成熙
  • 2篇李准
  • 1篇刘元生
  • 1篇杨剑波
  • 1篇王世杰
  • 1篇刘秀明
  • 1篇宁婧
  • 1篇赵杨

传媒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1998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贵阳市城郊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贵阳市城郊区浅层地下水的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出现较大差异,与林地相比,城市生活用地、耕地和工业用地的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2.47倍、3.88倍和2.25倍。丰水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普遍高于枯水期。以NO3--N为评价指标,耕地、城市生活用地、工业用地地下水质在枯水期均为Ⅳ类,而丰水期地下水质均为Ⅴ类;林地地下水的NO3--N浓度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均小于10 mg/L,水质达到Ⅲ类。
赵杨刘方蒲通达杨剑波李准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土地利用方式
贵州南部喀斯特植被群落变化对小生境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对贵州南部茂兰喀斯特不同植被群落生态系统中小生境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以探讨喀斯特植被群落变化对小生境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石缝和石坑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石沟和土面土壤,土面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石缝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明显高于石坑、石沟和土面土壤,石沟土壤有效氮、有效钾的含量显著高于土面土壤。在阔叶林-灌木林-灌草群落演替过程中土面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出现显著下降,其次是石沟土壤,而石缝及石坑土壤氮磷钾含量未出现明显降低。喀斯特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养分的变化受森林群落退化演替以及小生境多样性的影响。
罗海波蒲通达陈祖拥刘方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小生境土壤养分
喀斯特山区旱地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一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地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进行了白酒酒糟、奶牛牛粪及猪粪的堆肥发酵及生物有机肥(添加适当比例蚯蚓粪的有机堆肥)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有机堆肥条件下,旱地上黑麦草的出苗率、株高及生物量生长出现明显的增加。施用添加蚯蚓粪的酒糟堆肥、牛粪堆肥、猪粪堆肥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地下根重和叶片中氮素含量比未添加蚯蚓粪的有机堆肥处理平均分别增加33.2%、24.4%和12.4%。结论:添加蚯蚓粪的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及其对氮的吸收,明显提高黑麦草的产量和质量。
刘方罗海波蒲通达刘元生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有机肥黑麦草
玉米覆膜栽培对土壤有机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该文对玉米施用不同各类及不同量有机肥的条件下,进行覆膜栽培试验的结果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机质的变化较大,盖膜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不盖膜的区组,然而盖膜的玉米产量却高于不盖膜的区组。每亩施用1500kg厩肥的区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最高,每亩施用750kg厩肥与1500kg绿肥的区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无差异。
魏成熙蒲通达孙贵恒杨宏敏
关键词:玉米土壤有机质地膜覆盖栽培
玉米覆盖栽培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8
1998年
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推广以来,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覆膜后的增产机理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等作了较多的研究,但就我省而言,玉米覆膜栽培对土壤及产量构成研究较少。为此于1992~1994年进行定点试验。
魏成熙赵品仁孙贵恒蒲通达杨宏敏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
贵州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小生境土壤酶活性的差异性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对贵州南部茂兰喀斯特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微地形(石坑、石沟、石缝)和连片土面下土壤进行调查,探讨不同小生境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小生境下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出现明显的差异,在石缝、石沟、石坑、土面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以石缝中土壤最高,而不同小生境下土壤蛋白酶活性未出现明显的差别。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小生境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数量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特别是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
蒲通达陈祖拥刘方
关键词:小生境土壤酶活性
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的变化被引量:13
2011年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植被及土壤进行调查,探讨森林退化过程中不同群落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林木根际对土壤有机碳及氮磷的累积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效应表现最明显,其次是土壤磷素,而土壤氮素累积效应的差异性较小。在树木根基0~30cm水平范围内,根际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都明显高于30~90cm外围根际区。不同群落优势树种之间,根际土壤碳及氮磷总量的差异性表现为总有机碳〉全氮〉全磷,而碳及氮磷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则表现为有效磷〉易氧化有机碳〉有效氮。森林退化过程中,群落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及有效磷含量出现显著的下降,从而明显地影响土壤的肥力水平。
刘方王世杰刘秀明蒲通达陈祖拥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有机碳氮素磷素
贵州中部喀斯特森林退化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2
2009年
为给喀斯特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中部喀斯特森林退化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从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灌草丛方向的演替过程中,土壤pH由中性偏向微碱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明显下降,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明显下降,而土壤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与原生林地相比,灌丛草地的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下降了60%、38%、43%。
陈祖拥刘方蒲通达李准宁婧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