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秀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水利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黄河
  • 6篇水资源
  • 5篇流域
  • 5篇河流域
  • 4篇径流
  • 4篇黄河流域
  • 3篇地下水
  • 3篇灌区
  • 3篇耗水
  • 2篇径流量
  • 2篇黄河上游
  • 2篇耗水系数
  • 1篇地表
  • 1篇地理
  • 1篇地下水补给
  • 1篇地下水利用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机构

  • 15篇黄河水利委员...
  • 8篇黄河水文水资...
  • 3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作者

  • 23篇蒋秀华
  • 6篇吕文星
  • 4篇王玉明
  • 4篇钱云平
  • 3篇李东
  • 3篇李焯
  • 3篇李红良
  • 3篇高亚军
  • 3篇王玲
  • 3篇刘东旭
  • 3篇郭邵萌
  • 2篇张春岚
  • 2篇马志瑾
  • 2篇李东
  • 2篇马永来
  • 2篇金双彦
  • 1篇张遂业
  • 1篇程晓明
  • 1篇张培德
  • 1篇杨晋芳

传媒

  • 12篇人民黄河
  • 2篇地下水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将为实现地...
蒋秀华
关键词: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文献传递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水循环模式的改变被引量:5
2006年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内陆干旱区,受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所制约,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干扰,改变了天然水循环状态,使流域水循环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以前的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复杂转换模式逐渐向地表水—地下水的单一模式转变。流域水循环模式的改变,引起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平衡失调和水资源危机,严重影响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钱云平王双合高亚军蒋秀华王志勇
关键词:民勤盆地
黄河上游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2002年
目前 ,黄河上游甘宁蒙三省 (区 )存在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灌溉定额高、站网不完善、退水控制差、测验精度低、用水计量误差大、数据传输手段落后、水权不集中、计划性差等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实行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管理对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局面 ,平衡上中下游用水矛盾 ,实现全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优化调度等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委属水文系统对黄河上游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的管理模式。建议黄委利用水文系统站网分布面广、线长 ,具有先进的测验设备和完整的通讯网络等条件 ,授予其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管理职权 ,从而实现对黄河流域用水计量的有效监测、监督管理。
蒋秀华王玲抄增平李东王玉明
关键词:用水计量黄河上游
黄河粗沙输沙量沿程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根据对黄河干支流 2 8个主要水文站 195 2~ 1998年悬移质泥沙中粗泥沙输沙量的分析得出 :196 7年以来 ,随着上游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大型水利枢纽的相继投入运用 ,头道拐站的悬沙输沙量明显减少 ,但悬沙中粗泥沙量变化不大 ;头道拐—龙门区间 ,70年代中后期悬沙输沙量明显减少 ,其中粗泥沙量减少的幅度更大 ;三门峡水库出库粗、细泥沙量随水库运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从时段累计结果看 ,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期 ,潼关以下库区在运用年内虽然达到了冲淤平衡 ,但已呈现出“拦细排粗”的特性 ;下游河道粗、细泥沙量的变化主要受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影响 ,粗泥沙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村以上河段 ,高村以下相对稳定。
李红良王玉明蒋秀华赵元春
关键词:淤积冲刷黄河
1919~1951年黄河水文资料插补延长计算成果分析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利用兰州、河口镇、龙门、陕县等黄河干流重要控制站 1919~ 196 0年实测年径流资料 (含插补值 )建立相关关系 ,对采用辗转相关插补延长的成果进行相关检验分析 .通过分析认为 ,插补延长的成果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是合理的 .通过分析兰州—三门峡 (陕县 )辗转相关回归方程与直接相关回归方程、全部资料相关回归方程的差值 ,说明插补延长的成果是封闭的、合理的 .同时利用 1919~ 195 1年与 195 2~ 1997年天然径流量进行相关对比分析 ,发现河口镇站 1919~ 195 1年天然径流量比 195 2~ 1997年系统偏小 .
李红良王玉明蒋秀华
关键词:黄河径流量统计学
未来10a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被引量:4
2022年
通过梳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和《黄河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报告》中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成果,综合设定12种供需情景,结合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节水规划等开展2030年流域经济社会需水量预测,并对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节水、调水、监管等适应性对策,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李焯蒋秀华朱彪李晓霍文博
关键词:可供水量承载能力黄河流域
黄河的历史变迁和面积河长特征数据的沿革被引量:6
2019年
在追寻黄河面积和河长的历史沿革时发现,黄河有历史记载以来的2 000多a间,很难找到黄河面积和河长等特征数据。通过查阅清朝至中华民国的相关资料,参考黄河的历史变迁,发现由于黄河的水系、流域边界经常变化,加之当时测量技术的限制,因此黄河流域面积、河长等特征概念和特征数据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个时期的黄河集水面积和河长特征值的历史沿革情况,最新的河湖普查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集水面积约为813 122 km^2,黄河干流河长约5 687 km;黄河流域面积大于50 km^2的河流有4 157条,水面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有146个。
蒋秀华吕文星高源常远远
关键词:历史变迁黄河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河川基流特点及变化分析被引量:30
2004年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河川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减少产生一定影响。采用日流量过程线切割法计算了河龙区间黄土高原主要支流的基流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支流基流的特点,初步分析了影响基流变化的各种因素,认为河龙区间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影响较大。
钱云平蒋秀华金双彦张培德
关键词:黄土高原基流河川地下水补给
黄河水资源利用相关问题被引量:9
2009年
计算河道天然径流量时,需要还原人类活动消耗的地表径流量。分析了区域耗水量与流域耗水量的区别:区域耗水量指蒸发、引用等,不能回归到地表或地下的水量;流域耗水量指引水量中不能回归干支流的水量;区域耗水量以属地用水为统计对象,不考虑水的来源与去向;流域耗水量按河段统计,不考虑用水属地,只考虑是否从干支流引水。
李东张学成高亚军蒋秀华刘东旭
关键词:黄河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解析被引量:12
2001年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计算是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调度、生产、科研的基础性工作。天然径流量主要包括实测径流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径流量两部分 ,其中实测径流量由水文测站进行断面控制 ,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量需要通过还原 ,这部分还原水量的计算工作是天然径流量计算中最重要的部分。对黄河流域还原水量的计算 ,黄委目前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 ,即通过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从黄河干支流引出的水量扣除回归河道后的水量 ,便可计算出还原水量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净耗水量。通过介绍还原水量计算方法 ,阐述了河川径流量与水资源量的区别。
李东蒋秀华王玉明李红良
关键词:天然径流量计算方法水资源量黄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