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昕

作品数:41 被引量:32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住房
  • 10篇地产
  • 10篇房地
  • 10篇房地产
  • 6篇人口
  • 6篇城市
  • 5篇意愿
  • 5篇人口迁移
  • 5篇农民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5篇房地产业
  • 4篇地产市场
  • 4篇中国房地产
  • 4篇土地制度
  • 4篇迁移意愿
  • 4篇房地产市场
  • 4篇城镇化
  • 3篇地权
  • 3篇支付

机构

  • 36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9篇董昕
  • 2篇周卫华
  • 2篇庄立
  • 1篇王业强
  • 1篇王小映
  • 1篇张翼
  • 1篇路彩霞
  • 1篇曾成

传媒

  • 3篇建筑经济
  • 3篇财经问题研究
  • 3篇城市与环境研...
  • 2篇河北学刊
  • 2篇当代财经
  • 2篇城市
  • 2篇城市问题
  • 2篇中国房地产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新华月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淮论坛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中国物价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工作思想被引量:2
2021年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对建党百年来的土地制度建设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已有研究对于党领导下的中国土地制度总结大多偏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共产党土地工作思想总结得相对较少。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共产党土地工作思想也是党领导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前的党的土地工作思想加以梳理和总结。
董昕
关键词:中国土地制度建党中国共产党
数字经济、城市空间结构与碳排放效率
2023年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发展目标下研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更具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趋于分散或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也有利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且城市的多中心结构有助于数字经济发挥其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城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条件、产业政策支持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或南方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大数据”试点城市,城市多中心结构更能助力数字经济发挥其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作用。由此,提出产业发展政策、城市空间规划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董昕张朝辉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市空间结构碳排放效率多中心
为什么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被引量:2
2021年
我国的流动人口总量超过2亿人,让流动人口中能定居的人定居下来,对于城市治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都有所裨益。基于此,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270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进行分析,发现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明显高于非收缩城市。为什么在净流入人口数连续为负、人口规模不断缩减的收缩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却明显高于非收缩城市?通过构建Logit模型、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杜宾误差模型(SDEM)等分别对个体层面和城市层面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缩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比非收缩城市更强的原因主要有:①收缩城市中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同在流入地的比例较高,家庭团聚、人际关系网络集中等是收缩城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较强的原因之一。②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较高是收缩城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较高的另一个原因。同时,农业户籍、受教育程度较低等个体条件则限制了部分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向非收缩城市流动。③收缩城市的住房等定居成本相对较低,流动人口容易跨越定居门槛,实现在流入城市的定居,从而使收缩城市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高于非收缩城市。④周边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农业户籍流动人口比例、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等对本地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影响显著。鉴于此,相关政策建议包括: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收缩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较强,使城市收缩会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进行,不必进行过多的政策干预。进一步破除户籍等相关体制机制的阻碍,提高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对住房市场进行适度调控,保障合理的房价收入比,都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定居意
董昕张朝辉周卫华
关键词:流动人口定居意愿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3
2016年
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如何作为新的增长动力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依据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其所在区域发展历史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各国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分为延伸发展模式、新建发展模式以及转型发展模式。从战略计划引导、法律制度保障、财政金融支持、人力资源供给四个方面总结各国关于科技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对于总结国际经验,实现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董昕
中国农民工的住房政策及评价(1978~2012年)被引量:19
2013年
本文系统梳理了1978~2012年的中国农民工住房政策,总结了政策实践中的五大典型模式,并对中国已有的农民工住房政策进行评价:农民工住房政策从无到有,是一种进步,但缺乏长期目标和城乡统筹的整体构想;政策没有基本法律作为保障,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现行土地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政府住房保障的范围、标准、方式等适度性问题有待于合理规范;责任主体不明确,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政策的执行难度大;政策尚处于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探索层面,实际作用有限。
董昕
关键词:农民工住房政策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兼论中国住房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改革变迁被引量:15
2017年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变迁,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与土地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有两个关键性的节点,一是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二是2007年保障性住房被重新赋予重要地位。这两个关键性的节点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97年的市场萌芽期,1998~2006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07~2016年的整合发展期。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展望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开发建设内容、宏观调控等方面都将迎来创新性的发展。
董昕
关键词:房地产业
农村土地权益对乡-城人口持久性迁移的影响研究
2019年
持久性迁移是指迁移人口在迁入地长期居住而不再返回原居住地的迁移行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乡一城人口迁移的最大特点是以非持久性迁移为主,乡一城迁移不完全、不彻底,虽实现了人口从农村的流出,但并没实现人口在城市的定居。这种不完全、不彻底的城镇化,已导致很多经济社会问题。现阶段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二是经济增长方面的问题。就前者而言,不完全城镇化导致“城乡建设用地双扩张”现象的出现,即城镇土地快速扩张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也在扩张。
董昕庄立
关键词:农村建设用地土地权益迁移人口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利用
我国城市更新的现存问题与政策建议被引量:30
2022年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城市更新已从“零星改建”进入到“规模化更新”阶段,也从“大拆大建”进入“存量提升”阶段。但是,仍存在城市更新的制度架构不完整、居民参与性差、对财政依赖过重、绿色低碳理念落地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城市更新的制度架构、合作机制、资金来源、绿色低碳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董昕
关键词: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
中国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基础与路径建议
2024年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下,绿色转型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但是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仍具有一定基础。需求方面,人口总量负增长但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消费者的绿色支付意愿有较大上升空间;供给方面,房地产业的绿色转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住房安全耐久性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房地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市场的激活与发展,可以从规划、产品、交易等方面入手开辟房地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
董昕
关键词:房地产
房价压力、房租负担与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被引量:34
2016年
人口的持久性迁移意愿直接影响人口流向以及城镇规模的变化,要改变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键是引导人口的迁移方向。本文重点研究住房价格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将住房价格对人口迁移意愿的影响细化为购房与租房两方面,采用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等作为变量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均显著;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住房的销售价格已经进入抑制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阶段,而住房的租赁价格尚未进入抑制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阶段。因而,可以利用住房市场价格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来引导人口流向,因城施策合理选择住房保障的范围和方式,使住房政策成为引导人口迁移的手段。
董昕
关键词:迁移意愿房价收入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