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俊
-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一个茄次碱苷的结构表征
- 2005年
- 首次从太白米大鳞茎中分离得到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通过对该化合物的IR,FABMS,SI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1H-1HCOSY和NOSEY谱的综合解析确定了其结构,并对有关文献中的错误进行了更正。
- 周乐董旭俊杨建武刘春霞
- 关键词:太白米甾体生物碱
- 小花八角果实抗氧化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民间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micranthum果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使用DPPH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小花八角果实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抗氧化活性最好,从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ynurenol(1)、β-榄醇(2)、epicarrisone(3)、6-羟基-桉烷-4(14)-烯(4)、13-桉醇(5)、柳杉醇(6)、1R,2R,4R-三羟基薄荷烷(7)、2-isopropenyl-5-methyl—cyclohexanol(8)、(-)isopulegol(9)、4-isopropenyl-1-methyl-cyclohexanol(10)、棕榈酸(11)、三十烷酸(12)、对甲氧基苯甲酸(13)、β-胡萝卜苷(14)。结论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7、8为首次从八角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刘婷婷武海波陈艳艳隋先进任晓倩王文蜀董旭俊
-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棕榈酸
- “仙药”地黄
- 2023年
- 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一般以块根入药,临床应用广泛。依据炮制方式的不同,地黄可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三种。地黄秋季釆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后鲜用,即为“鲜地黄”;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习称“生地黄”;取生地黄,酒炖法或蒸法炮制则得“熟地黄”。鲜地黄味甘苦,性寒,能够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味甘,性寒,能够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味甘,性微温,能够补血滋阴,益精填髓[2]。地黄制法不同,功效亦有差异,是中药生熟异治的典型体现。
- 曾祥妮王梦萍王琦曹冰董旭俊曹冰李琛张董旭俊
- 关键词:鲜地黄清热生津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八角枝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八角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质谱法(MS)和核磁共振法(NMR),对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了7种化合物,分别为Nortrachelogenin-8′-O-β-D-glucopyranoside(1)、Dihydrobuddlenol B(2)、Naringenin-4′-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L-吡喃鼠李糖(4)、Benzeneethanol-4-O-β-D-glucopyranoside(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6)和莽草酸(7)。【结论】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鲍泥满董旭俊周乐
- 关键词:木脂素莽草酸
- 小花八角枝叶中的薄荷烷型单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有毒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 micranthum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杀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小花八角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触杀胃毒联合毒力方法测定化合物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从小花八角枝叶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薄荷烷型单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R^* 4S^*)-1-羟甲基-2-烯基-4-异丙基-1,4-环己二醇(1)、(1R,2R,4R).1-甲基-4-异丙基-1,2,4-环己三醇(2)、4.羟基胡椒酮(3)、乳香醇C(4)、α,α-二甲基.4.羟甲基苯甲醇(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小花八角素A。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杀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48h后的LD50值为30.4mg/L,72h后的LD50值为22.5mg/L。
- 隋先进其木格张正曦武海波王文蜀覃巧飞董旭俊焦玉国
- 关键词:杀虫活性
- 四种滇产野八角化学成分的研究
- 本论文选取四种野生的八角科植物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前言部分介绍了八角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历史。第一章到第四章详述了四种滇产野八角:匙叶八角(Illicium.spathulatum)、小花八角(I.micra...
- 董旭俊
- 关键词:化学成分倍半萜化合物
- 太白米化学成分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对假百合属植物太白米茎叶、大鳞茎、小鳞茎3部分做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显示含有生物碱、皂甙、强心甙、黄酮、酚性成分、挥发油、甾体及萜类、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物质,但各成分的含量在植物不同部位存在差异。
- 董旭俊周乐
- 关键词:化学成分生物碱皂甙强心甙中药材
- 关黄柏中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分析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传统工艺,发现用酸水作溶剂是造成得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用甲醇加热提取的新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具体的工艺过程。新工艺的具体操作是:用甲醇加热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提取物溶解于少量水中,再直接盐析,最佳的盐析条件是加入盐的浓度为25%,重结晶后小檗碱的得率可达1.04%。
- 董旭俊代路豪耿会玲高锦明
- 关键词:关黄柏小檗碱盐析
- 匙叶八角中的酚性成分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匙叶八角Illicium spathulatum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匙叶八角枝叶的甲醇提取物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经过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方法分离,用波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苏式-(1,2-二羟基丙基)-3,5-二甲氧基苯-4-O-β-D-葡萄糖苷(1)、5,7,3′,4′-tetrahydroxy-2-methoxy-3-flavanone-3-hydrate(2)、4-O-(2-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dihydroconierylalcohol(3)、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4)、槲皮素(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8)、儿茶素(9)、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丁香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4-二羟基苯甲酸(12)、羟基酪醇(13),同时还分离到大量的莽草酸(14)。结论化合物1是一个新苯丙素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匙叶八角苷。化合物2是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醇类物质氧化的水合物,可能是一人工产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匙叶八角中分离得到。
- 董旭俊罗仕德
- 抗艾滋病药物复方SH的研制
- 罗士德王易芬来国防曹建新王力宏郝小江鞠鹏汪琼汪云松朱向东董旭俊
- 本技术成果在省“十五”科持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部“863”等基础上完成。项目主要针对艾滋病流行较快,临床救治难度及急需治疗药物等核心问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内容:1)中草药抗HIV活性筛选及活性成分研究;2)与美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滋病活性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