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双石

作品数:37 被引量:291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流化
  • 8篇流化床
  • 8篇催化
  • 7篇絮凝
  • 7篇降解
  • 7篇废水
  • 6篇絮凝剂
  • 6篇生物絮凝
  • 6篇生物絮凝剂
  • 6篇光催化
  • 5篇污泥
  • 5篇可见光
  • 5篇好氧
  • 4篇上转换发光
  • 4篇发光
  • 4篇催化剂
  • 3篇水处理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物
  • 3篇硝化

机构

  • 27篇吉林大学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市政工程...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英属哥伦比亚...
  • 1篇广州市环境保...
  • 1篇广州市市政工...

作者

  • 37篇董双石
  • 21篇周丹丹
  • 9篇马放
  • 7篇任南琪
  • 6篇王爱杰
  • 4篇邹东雷
  • 4篇张凤君
  • 3篇赵文元
  • 3篇刘孟媛
  • 3篇张建宾
  • 3篇由阳
  • 3篇王艳龙
  • 2篇周欣瑜
  • 2篇侯典训
  • 2篇王婷
  • 2篇王宏宇
  • 2篇黄继国
  • 2篇张雅楠
  • 1篇南军
  • 1篇王新宇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Transa...
  • 1篇土木与环境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级速度梯度流化床混凝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速度梯度流化床混凝装置。多级速度梯度流化床混凝装置底部通过配水系统,从下至上依次为速度梯度I床层,速度梯度II床层,速度梯度III床层,上部设有扩大段和出水口,速度梯度I床层的高度是速度梯度II床层或速...
周丹丹董双石张凤君黄继国周欣瑜
负载Er<Sup>3+</Sup>:YAlO<Sub>3</Sub>/TiO<Sub>2</Sub>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Er<Sup>3+</Sup>:YAlO<Sub>3</Sub>/TiO<Sub>2</Sub>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主要成分为:Er<Sup>3+</Sup>:YAlO<Sub>3</Sub>...
董双石周丹丹张凤君邹东雷
文献传递
紫外/氯胺工艺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机制解析
2023年
针对紫外/氯胺工艺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高毒性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风险,考察了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二氯乙腈的生成行为和机制,并提出了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相比单独氯胺体系,紫外/氯胺体系可使3种氨基酸的二氯乙腈生成量下降26.6%~46.7%,但会显著促进15种酚类物质的二氯乙腈生成势;两种工艺中3种腐殖质的二氯乙腈生成量基本相当。氮同位素(^(15)N)溯源分析表明,紫外/氯胺体系处理氨基酸时生成的^(15)N-二氯乙腈占总二氯乙腈的70%以上,说明氯胺是二氯乙腈的重要氮源,而非水中含氮有机质;并证明了紫外/氯胺体系中的二氯乙腈主要通过“醛途径”生成。以酪氨酸为例,鉴定得到了一系列醛类和腈类中间产物,进而解析了紫外/氯胺体系中二氯乙腈的生成路径。在紫外/氯胺工艺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建议对酚含量较高的水体进行预处理,并尽量延长紫外/氯胺处理时间、缩短后氯胺接触时间、调节pH为碱性条件,以减少二氯乙腈的生成。
张欣然董双石董双石任鹏飞
关键词:含氮消毒副产物
连续流气提式流化床启动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被引量:13
2012年
探讨连续流气提式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CAFB)反应器的运行特征,对该工艺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和颗粒性质进行分析。以市政污泥为接种污泥,以醋酸钠为碳源,在连续运行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结果表明:CAFB反应器启动的第4-5天即有大量颗粒污泥形成,颗粒直径800~1 000μm,比重1.006,生物相丰富,能够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当COD有机负荷高达8和13kg/(m3.d)时,对COD处理效率均维持在93%~97%,COD出水质量浓度仅为30~80mg/L,引起启动后期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污泥流失。进一步提高污泥负荷有望控制污泥膨胀。
周丹丹刘孟媛侯典训王紫嫣梁爽董双石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连续流流化床内循环
利用生物制氢废液制取絮凝剂及除污效能被引量:12
2006年
以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排放的废液为培养基,考察了复合型高效产絮菌F2-F6制取生物絮凝剂(BF)的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7.0、发酵周期为21 h、摇床转速为140 r/m in、发酵温度为30℃、制氢废液不灭菌的条件下,制取的BF对高岭土的最大絮凝率>93.0%。同时,考察了制取的BF对生活污水、墨汁废水和高浓度中药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对浊度、色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6.9%和62.6%。
董双石王爱杰任南琪马放周丹丹
关键词:废水处理生物絮凝剂发酵
Bi与rGO共修饰SnO2光催化高效降解TCH和染料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新型铋金属(Bi)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共修饰SnO2三元光催化剂,并采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和四环素(TCH)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三元材料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四环素去除率为94. 1%(60 min),对亚甲基蓝去除率为75. 5%(120 min),降解效果显著好于纯SnO2与二元催化剂Bi-SnO2。光致发光光谱(PL)、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电子转移及分离效率的提升显著提高了自由基的产生及光催化效率。阐述了铋金属、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锡中间的协同效应,并基于自由基掩蔽试验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提出了光催化机制。
董双石程汉卿邓贝奇乔森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光催化二氧化锡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rganic matter and bacteria simultaneously from real WWTP effluent with power generation concomitantly:using an Er-Al-ZnO photo-anod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WWTP) effluent is one of the most bulk water body that carries organic matters whic...
张军董双石周丹丹
KMnO_4缓释剂的释放性能及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为延长KMnO4在地下水原位修复中的作用时间,通过改变KMnO4与石蜡的分散方式以及KMnO4与石蜡的质量比(P/W),对KMnO4缓释剂的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采用超声与搅拌联用(搅拌速度150 r/min)的分散方式更有利于KMnO4的均匀分布,随着P/W的升高,KMnO4负载量逐渐增大而绝对回收率逐渐减小。静态实验分别研究了缓释剂在8℃、不同pH与DO浓度下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在8℃环境下,缓释剂仍具有释放性能;缓释剂受pH影响较大而受DO浓度影响较小。利用缓释剂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COD以及对沉淀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缓释剂对COD去除率可高达57.1%,而沉淀量最少仅为投加纯KMnO4的8.5%。
王艳龙吴嫚史若馨董双石朱胜美
关键词:高锰酸钾负载量垃圾渗滤液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废水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39
2004年
概括了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成果 ,重点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处理高浓度废水、废水脱色、废水除浊、废水除油、污泥脱水和污泥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 ,提出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研究重点。
董双石王爱杰任南琪马放由阳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废水处理污泥脱水污泥改性
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化学修复的缓释型高锰酸钾氧化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化学修复的缓释型高锰酸钾氧化剂。是将KMnO<Sub>4</Sub>分散至熔融状态的石蜡中,而后于模具中冷却凝固,制成不同形状的缓释型KMnO<Sub>4</Sub>氧化剂,以此来达到缓释型K...
董双石周丹丹王金王艳龙张建宾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