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印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数字减影
  • 3篇CTA
  • 3篇DSA
  • 2篇动脉瘤诊断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术
  • 2篇颅内
  • 1篇凋亡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血性
  • 1篇预适应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中风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董印
  • 2篇李刚
  • 1篇苏雨行
  • 1篇崔鹤
  • 1篇陈连璧
  • 1篇王东海
  • 1篇张鸿日
  • 1篇刘亚君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微循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T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附11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动脉瘤11例,现比较其CTA及DSA检查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董印李刚王东海苏雨行张鸿日
DSA、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06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率高,早期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DSA检查以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优点,一直被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可动态观察血流情况,并可进行血管内治疗。但由于DSA属有创检查,操作复杂,不适合危重病人。CTA检查相对无创,成像迅速,可用于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及随访观察,还可同时显示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设计及评估预后。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可为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更详实的信息。
董印李刚
关键词:CT血管造影
CT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通过比较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两种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CT脑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的优缺点及其分别对制订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探讨CTA、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
董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文献传递
缺血预适应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基因机制
2005年
董印刘亚君崔鹤陈连璧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基因机制缺血性脑中风
3.0T磁共振成像在嗜铬细胞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它部位嗜铬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具有合成、储存、代谢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的功能,部分肿瘤可以释放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
董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