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美蓉

作品数:76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0篇水稻
  • 18篇赤泥
  • 15篇土壤
  • 12篇污染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7篇稻田
  • 7篇作物
  • 6篇施用
  • 6篇施用量
  • 6篇污染土
  • 6篇污染土壤
  • 6篇复混
  • 6篇复混肥
  • 5篇有机无机
  • 5篇有机无机复混...
  • 5篇紫云英
  • 5篇绿肥
  • 4篇稻草
  • 4篇培肥

机构

  • 54篇长沙环境保护...
  • 29篇湖南农业大学
  • 29篇湖南省土壤肥...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湖南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省气象科...
  • 2篇湖南省土壤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生态环...
  • 1篇湖南省烟草公...

作者

  • 76篇范美蓉
  • 45篇廖育林
  • 21篇秦晓波
  • 19篇罗琳
  • 15篇彭辉辉
  • 13篇万运帆
  • 12篇魏建宏
  • 10篇汤桂容
  • 9篇李玉娥
  • 8篇田杰
  • 7篇张春霞
  • 5篇聂军
  • 5篇荣湘民
  • 5篇孙玉桃
  • 5篇王斌
  • 5篇陈煦
  • 5篇汤海涛
  • 4篇吴家梅
  • 4篇鲁艳红
  • 4篇胡波

传媒

  • 4篇土壤通报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种子科技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3
  • 10篇2021
  • 1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泥与猪粪配施对水稻生理特性和镉吸收效果的影响
廖育林罗琳陈煦范美蓉魏建宏
关键词:赤泥猪粪水稻生理特性
一种农业种植用化肥粉碎研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化肥粉碎研磨装置,包括筛选箱、粉碎箱、进料斗和支腿;所述筛选箱的底部开设有与粉碎箱内连通的下料口,筛选箱内对应的下料口两侧上均设置有倾斜的筛板,所述筛板的上方对应的筛选箱中部安装有水平的下料辊,...
李冬初范美蓉黄晶陈文华
文献传递
亚热带农业小流域水系N_2O扩散通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6年
为研究亚热带丘陵地区农业小流域水系溶存N2O的扩散传输特性,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研究了一年周期内(2014年4月-2015年4月)脱甲河小流域4级河段N2O浓度和扩散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脱甲河水体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的年变化范围分别是0.004~8.32(均值1.29±1.49)mg/L、0.01~3.05(均值1.43±0.63)mg/L、0.92~6.72(均值2.99±1.25)mg/L和50.36~248.43(均值138.37±47.56)μS/cm,相应的河流N2O浓度和扩散通量的年变化范围分别是0.006~1.38(均值0.15±0.26)μmol/L和-0.88~337.94(均值32.50±56.41)μg/(m2·h);2)除在冬季河流源头区域观测到个别的负通量外,N2O扩散通量在一年时间内几乎持续处于正值,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季节变化规律为:冬高(70.93±90.89)μg/(m2·h),夏低(12.04±9.02)μg/(m2·h);空间上呈随河流污染负荷梯度的增加通量逐步增加的模式;3)影响脱甲河水体溶存N2O浓度的显著性因子有EC(r=0.45,P<0.05)、NH4+-N(r=0.44,P<0.05)、NO3--N(r=0.52,P<0.05)和DOC(r=0.49,P<0.05);水体N2O扩散通量与NH4+-N(r=0.50,p<0.05)、NO3--N(r=0.58,P<0.05)、DOC(r=0.46,P<0.05)和EC(r=0.50,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水体温度T(r=-0.24,P<0.05)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脱甲小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以及居民生活废水和污水的排入造成的河流水体污染负荷增大是导致脱甲河水体溶存N2O扩散通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研究亚热带丘陵地区水系或类似河流N2O扩散特征及影响因素响应机制提供参考。
张羽秦晓波廖育林范美蓉李悦郗敏李玉娥万运帆
关键词:水系氧化亚氮扩散通量影响因素
便携式作物种子半固态旱直播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作物种子半固态旱直播机。所述旱直播机包括机架,设置机架上的种箱,设置在机架下部的排种器,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与传动系统;所述种箱上部设有种子入料口和半固态料入料口,该种箱下部的种子和半固态料出...
黄璜郑华斌傅志强陈灿李海林佘玮龙攀李静怡范美蓉黄尧廖晓兰
文献传递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白菜作用效果和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白菜C、N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强小白菜叶片中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小白菜可食部分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氮、天冬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和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小白菜产量,减少小白菜可食部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
范美蓉刘强谢桂先荣湘民廖育林肖时运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小白菜酶活性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豆角、黄瓜和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时豆角、黄瓜和辣椒3种蔬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角、黄瓜和辣椒3种蔬菜各施肥处理产量均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最高。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蔬菜产量,改善果实性状,提高经济效益。
范美蓉罗琳廖育林陈煦彭辉辉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豆角黄瓜辣椒
一种便于均匀混合的环境保护用土壤修复试验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均匀混合的环境保护用土壤修复试验箱,包括试验箱体、电动机、出料口和加热丝,所述试验箱体的上拐角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电动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且电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和连接轴相连,所述连接轴边侧的...
汤桂容彭辉辉范美蓉
文献传递
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年
从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农作物种植结构多元化和农作物耕作技术传统化3个方面介绍了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发展的优势,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紫鹊界景区种植业面临着农田生态系统受损、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新型主体带动能力较弱和古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被破坏风险增大等问题,提出了制订专门保护与开发方案、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遏制耕地抛荒、坚持高质量发展景区特色产业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品牌宣传等的发展对策。
谭芳林曾劲松邹勇谭运帷张春霞范美蓉
关键词:种植业
赤泥与猪粪配施对水稻生理特性和镉吸收效果的影响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镉污染稻田土壤上赤泥与猪粪配施对水稻生长、水稻生理特性和镉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谷产量在一定赤泥/猪粪比施用量范围内增加,但超过一定施用量后反而有所下降。早、晚稻水稻株高、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
廖育林罗琳陈煦范美蓉魏建宏
关键词:赤泥猪粪水稻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赤泥对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Pb、Zn和Cd的修复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赤泥对矿区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中Pb、Zn和Cd的修复效应,阐明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及肥效机制。[方法]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赤泥对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的影响,探讨了其对土壤Pb、Zn和Cd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结果]赤泥能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Zn和Cd含量,当赤泥用量为4%(W/W)时,培养30、60和90 d后,交换态Pb含量分别比不施赤泥的对照处理下降了39.25%、41.38%和50.19%;交换态Zn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9.26%、57.32%和47.16%;交换态Cd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下降了19.53%、24.06%和25.70%。施用赤泥对土壤5种形态Pb、Zn和Cd所占总Pb、Zn和Cd的比重有明显影响,不同赤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态Pb、Zn和Cd占总Pb、Zn和Cd的比重,且该3种重金属各自所占比重均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结论]该研究为赤泥在稻田土壤上的合理施用以及其减少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范美蓉罗琳廖育林汤海涛田杰胡波
关键词:赤泥重金属污染土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