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建伟

作品数:81 被引量:81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害虫
  • 13篇棉铃
  • 13篇棉铃虫
  • 12篇性信息素
  • 11篇二化螟
  • 10篇水稻
  • 8篇棉花
  • 7篇种群
  • 7篇昆虫
  • 7篇挥发物
  • 7篇成虫
  • 6篇诱捕
  • 6篇天敌
  • 6篇棉田
  • 6篇棉蚜
  • 5篇性诱
  • 5篇性诱剂
  • 5篇植物
  • 5篇松毛虫
  • 4篇雄蛾

机构

  • 8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唐海县农林局

作者

  • 81篇苏建伟
  • 40篇盛承发
  • 37篇戈峰
  • 23篇宣维健
  • 18篇王红托
  • 16篇范伟民
  • 15篇刘向辉
  • 6篇欧阳芳
  • 4篇秦小薇
  • 4篇张广珠
  • 3篇门兴元
  • 3篇杨星科
  • 3篇陈展册
  • 3篇王平彦
  • 2篇黎家文
  • 2篇张月玲
  • 2篇薛进
  • 2篇张钟宁
  • 2篇徐延熙
  • 2篇刘玲

传媒

  • 12篇昆虫知识
  • 10篇植物保护
  • 6篇生态学报
  • 5篇昆虫学报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中国棉花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1995年全...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第五届生物多...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13篇2002
  • 9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铃虫危害对转基因棉花挥发物成分和释放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顶空吸附法和气质联用对棉铃虫轻度危害的苗期转基因棉花33B释放的挥发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是绿叶气体、萜类及其衍生物,包括己醛,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β-水芹烯、香芹醇、壬醛、顺3己烯醇乙酸酯、十四碳烯、β-石竹烯和柏木酮等;棉花的茎、叶及地上部分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7.2、391.4、223.5 ng/g.h,棉株挥发物的总释放量主要由叶片所释放;棉花受棉铃虫幼虫轻度危害后,地上部分挥发物的释放速率明显增加,危害后1 h和12 h时的释放速率分别为622.54、69.6 ng/g.h,与对照棉花有明显差异;24h后其释放速率基本恢复;在受害棉花的挥发物组分中,主要是绿叶气体和萜类成分变化明显。
苏建伟高峰刘玲戈峰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棉铃虫挥发物
播种时间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对 3种不同时间播种的棉田内害虫、天敌系统调查 ,分析和比较了播种时间对棉田害虫、天敌种群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播种期推后 ,可减轻或避免第二代棉铃虫的为害 ,加重第三代和第四代棉铃虫的为害 ;但不同播种日期对不同时期的棉蚜影响不同 ,苗蚜以迟播棉田内种群数量最高 ,伏蚜则以夏播棉田内种群数量最高。播种期的推后 ,不利于棉田捕食性瓢虫、蝽类、蜘蛛和寄生性天敌种群增长。棉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也随播种期的推后而下降。因此 ,应针对不同时间播种的棉田开展相应的害虫生态管理。
戈峰门兴元苏建伟刘向辉丁岩钦
关键词:播种日期棉田天敌种群动态
东北稻区二化螟越冬幼虫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水稻害虫。连续 3年在东北稻区的二化螟越冬幼虫调查表明 ,在通河和方正两地 (北纬 46°附近 )出现不完全第 2代 ;在东北稻区 ,二化螟幼虫多以高龄幼虫在稻茎内越冬 ( 1 999~ 2 0 0 1年分别占总数的 44 47% ,5 3 47%和 63 48% )。在盘锦、五常、吉林和龙井 4地区的平均高度分别为 8 0 2 ,1 6 2 5 ,1 8 2 9和 2 0 3 4cm。同时 ,在东北稻区的越冬幼虫的头向多朝上 ( 65 74%~ 76 77% )。
苏建伟宣维健盛承发戈峰
关键词:东北稻区二化螟越冬幼虫生物学水稻害虫
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挥发性物质的提取、鉴定及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的电生理活性被引量:13
2007年
试验使用动态顶空吸附的方法,提取了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挥发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及标准样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被害马尾松针叶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绿叶挥发物、单萜、含氧单萜及倍半萜等四大类物质;挥发物中以单萜的含量最高,其它3类物质含量较低。通过触角电位图(EAG)技术,测定了23种挥发性物质标准样品的石蜡油溶液对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雌蝇的电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蚕饰腹寄蝇雌蝇对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莰烯、乙酸冰片酯等的相对触角电位反应值与湿润空气对照相比并无显著差异;雌蝇对其它刺激物的相对触角电位反应值与湿润空气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测定了雌蝇对8种标样,在5个浓度系列下的剂量-反应,并分析了反应阈值。结果表明,蚕饰腹寄蝇雌蝇对顺-3-己烯-1-醇和里哪醇的反应阈值为0.1μg/μl,对壬醛的反应阈值为1μg/μl,对柠檬烯、α-水芹烯、2,6-二甲基-2,4,6-辛三烯、β-石竹烯4种物质的反应阈值为100μg/μl,而对α-蒎烯,在测试的剂量范围内不存在反应阈值。在确定对蚕饰腹寄蝇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成分和分析反应阈值的基础上,对寄生蝇类定位寄主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徐延熙孙绪艮秦小薇苏建伟戈峰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毛虫挥发性物质触角电位
性信息素水盆诱捕器和黑光灯诱捕棉铃虫成虫数量的比较被引量:6
2001年
A comparison of moth catches of the cotton bollworm,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in water tray traps(20~30×7~10cm) baited with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vs blacklight traps (20w) was made at 3 locations in Shandong and Anhui Provinces,China in 1993 and 1996.The results show that male catches per trap per night in water traps were 4.18 and 2.49 times as many as that in blacklight traps at location 1 and 2,respectively.Both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However,at location 3 the mean catches in water traps were only 56% of that in blacklight trap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 P <0.40).It is seemed that the catching efficiency of water traps decreased with season and might be lower than that of blacklight traps in August and September.Therefore it is generally suitable to use the pheromone traps for monitoring of the bollworm population dynamics,especially during the overwintered and 1st generations (commonly during late April to early July in most China′s cotton areas).
盛承发宣维健苏建伟王红托王德忠
关键词:性信息素黑光灯棉铃虫成虫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滞育与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测定了在恒温和自然温度处理下饲养的马尾松毛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 ,2 7℃恒温饲养的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较非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无显著差异 ;而自然温度下饲养的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非滞育的过冷却点也低 ,然而 ,滞育开始时差异不显著 ,之后差异显著。相应滞育状态下 ,自然温度下饲喂的幼虫较 2 7℃恒温下饲喂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在滞育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自然温度下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都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强 ,而 2
韩瑞东苏建伟刘向辉刘兴平何忠戈峰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过冷却点抗寒能力滞育越冬幼虫
应用生态能学的方法定量分析棉田蜘蛛控害功能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天敌作用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生态能学的方法,以棉田蜘蛛类为研究对象,分析蜘蛛能量摄入和利用的特点,比较了不同播种期、套间作等农业措施对棉田蜘蛛控害功能的影响,评价了它们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戈峰苏建伟杜丽刘向辉
关键词:蜘蛛
文献传递
叶色草蛉幼虫对棉蚜的捕食效应:种内干扰和空间异质性被引量:19
2000年
Butler和May[1]在室温条件下测定普通草蛉ChrysopacarneaStephens对Heliothiszea(Boddie)卵的捕食效应时,设置了简单空间(玻璃皿)和复杂空间(含“人造棉花”的大养虫室),结果表明草蛉幼虫在复杂空间的捕食量只有在简单?..
苏建伟盛承发杨星科
关键词:棉蚜捕食效应空间异质性
全文增补中
二化螟性诱剂和诱盆设置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4
1999年
通过对二化螟性诱剂水盆诱捕器及其设置高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捕器的口径大小以24cm为佳,绿色水盆的诱蛾量比其他颜色的要大;在越冬代诱捕中,诱盆的高度在20cm左右效果较好;性诱剂离水面的高度对二化螟雄蛾的诱捕有一定影响,其高度在05~10cm的诱蛾量最高。
苏建伟盛承发宣维健宣维健唐振宁
关键词:二化螟性诱剂水稻害虫
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基于粮棉单产比的分析被引量:7
2001年
1992~ 1998年新疆、山东、安徽及全国的粮棉单产比分别为 3.75、7.2 4、6 .35、和 5 .0 7,新疆比山东和安徽分别低 3.5和 2 .6。回归分析表明 ,粮棉单产比每下降 1,来年棉产上升 7.8%。综合考虑农民人均收入、棉花运输成本及WTO等因素 ,在皮棉产量达到 175× 10 4 t之前 。
盛承发苏建伟王红托宣维健
关键词:棉花区域经济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