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 作品数:57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天文地球 核科学技术 更多>>
离子束在反应靶上碳沉积的实验研究 2017年 碳沉积效应普遍存在于核物理实验中,对低能核反应实验有很大影响。本工作在反应靶前后加不同电压,利用^(12)C束流持续轰击^(13)C靶,研究了^(12) C有效厚度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碳沉积量与束流轰击时间呈正比。本文分析了碳沉积的成因,研究了降低碳沉积效应的有效实验方法,可为相关实验提供参考。 乔律华 李云居 李志宏 苏俊 李二涛 谌阳平 赵维娟 王友宝 郭冰 曾晟 连刚 颜胜权 甘林 裴常进 韩治宇 李鑫悦 周勇 柳卫平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8Li(d,p)9Li反应及8Li(n,γ)9Li天体物理反应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8Li(n,γ)9Li反应在二类超新星及大爆炸核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了众多核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由于没有中子靶,8Li的半衰期太短(只有838 ms),也不能制作反应靶,8Li(n,γ)9Li反... 李志宏 柳卫平 白希祥 郭冰 连钢 颜胜权 王宝祥 曾晟 陆昀 苏俊 陈永寿 吴开谡 舒能川文献传递 r-过程路径核β--衰变半衰期的估算 分析了20< A <190 范围内丰中子核β衰变的实验数据,根据半衰期随质子数、中子数以及衰变能变化所呈现的壳效应和对效应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估算丰中子核β衰变寿命的公式。新的计算公式形式简单包含了较少的参... 周勇 李志宏 陈永寿 王友宝 苏俊 郭冰 柳卫平关键词:丰中子核 壳效应 元素核合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柳卫平 李志宏 郭冰 何建军 施建荣 王友宝 苏俊 李云居 庞丹阳 顾建中 颜胜权 胡钧 曾晟 连钢 闫宏亮 核天体物理是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相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和国际公认的前沿领域,关于元素起源及恒星的演化仍有大量难题有待破解。国际公认的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包括:恒星平稳演化阶段最重要的热核反应在天体物理能区的直接测量;平稳和爆...关键词: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测量方法 ~(10)C次级束的产生及~8Li(p,γ)~9Beg.s.直接过程天体物理反应率 宇宙演化的过程中,各种核过程在能量产生和元素合成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宇宙的演化,研究宏观世界的天体物理学和研究微观世界的核物理学走到了一起,诞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一核天体物理学,其研究的内容主... 苏俊文献传递 次级束共振散射反应的厚靶实验方法 天体环境下的爆发性氢燃烧过程涉及大量不稳定核。作为天体物理模型的关键输入量,其反应率对于反应网络计算关系重大。在天体温度相对应的能量区间,氢燃烧主要以质子辐射俘获的方式,即A(p,γ)B反应进行。反应率主要由布居末态核基... 王友宝 柳卫平 李志宏 白希祥 连钢 王宝祥 曾晟 颜胜权 苏俊文献传递 恒星中子源13C(a,n)160反应的研究 郭冰 陈永寿 樊启文 金孙均 A.I.Karakas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建成 刘鑫 施建荣 李志宏 舒能川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 M.Lugaro J.Buntain 庞丹阳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白希祥~1H(^(17)F,α)^(14)O反应截面测量 2019年 ^(14)O(α, p)^(17)F是天体X射线暴中重要的突破反应。本工作通过厚靶方法测量其逆反应~1H(^(17)F,α)^(14)O的反应截面来研究这一关键反应。本实验工作是在日本东京大学原子核科学研究中心(CNS)的低能次级束流线(CRIB)上完成的,后续的扣除本底实验是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上完成的。CRIB实验是通过~2H(^(16)O,n)^(17)F转移反应产生^(17)F次级束,经过CRIB分离提纯之后,利用该次级束轰击氢气靶。在氢气靶后布置了三套望远镜探测器系统,用以探测不同实验角度的反冲α粒子,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经过动力学重构后得到了~1H(^(17)F,α)^(14)O反应在质心系能区E_(c.m.)=2.7~3.4 MeV的反应截面。实验结果在3 MeV以上的高能区与前人的薄靶实验数据是一致的,在低能区本工作获得了新的实验数据,倾向于支持干涉相消的理论预言结果。 贾宝路 胡钧 何建军 许世伟 H.Yamaguchi D.Kahl 马朋 马朋 苏俊 王宏伟 Y.Wakabayashi T.Teranishi K.I.Hahn J.Y.Moon H.S.Jung T.Hashimoto A.A.Chen D.Irvine C.S.Lee S.Kubono关键词:放射性核束 反应截面 激发函数 用长气体靶研究^(22)Na+α共振散射 2015年 在日本东京大学CRIB次级束装置上,用长气体靶开展了22Na+α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针对长气体靶实验中的两体运动学重构问题,提出了一套包括构建空间复杂几何关系、计算能量损失以及反应运动学的逐事件分析方法;对22Na+α共振散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构分析,得到了Ec.m.=4.2~5.4 Me V区间22Na(α,α)的激发函数,从实验的激发函数中观测到了复合核26Al 5个较为明显的共振峰。鉴于26Alα共振态的衰变模式比较复杂,本工作发现的26Al新共振态的能级性质有待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金孙均 王友宝 苏俊 颜胜权 李云居 郭冰 李志宏 曾晟 连钢 白希祥 柳卫平 山口英齐 久保野茂 胡钧 D.Kahl 郑孝顺 文俊永 寺西高 王宏伟 石山博信 岩佐直人 小松原哲郎 李二涛 张健关键词:激发函数 ^6He(p,γ)^7Li反应的实验设计与束流准备 被引量:2 2008年 在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上,使用7Li初级束,通过2H(7Li,6He)3He反应产生了能量为26、32和38 MeV的放射性6He次级束,纯化并准直后,6He次级束流纯度可达99%,强度最大为900 s-1。使用该次级束可实现对2H(6He,7Li)n反应的角分布测量,并结合理论计算,间接导出6He(p,γ)7Li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 李云居 李志宏 白希祥 郭冰 连钢 苏俊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秦星 蒋超 柳卫平 赵维娟关键词:速度选择器 核天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