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浩 作品数:87 被引量:617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置换术假体高度确定的解剖学研究 芦浩关键词:肩关节置换术 解剖学 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的3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锁定钢板组(24例)与交锁髓内钉组(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6.1个月)。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5.323、2.460,P均<0.05),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两组患者在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8、0.459,P 均>0.05);锁定钢板组患者的前举范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高于交锁髓内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0、0.905、0.133,P均>0.05)。结论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各有优势,如适应证合适,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徐小东 张殿英 付中国 王天兵 陈建海 杨明 芦浩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外置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外置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外置跟骨锁定钢板治疗6例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62岁,平均42.5岁;左侧3例,右侧3例.骨折按Sande... 芦浩 徐海林 姜保国关键词:锁定钢板 外置 跟骨骨折 105例中上胸椎椎体成形术后2年随访疗效分析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在影像增强装置监视下,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治疗脊柱溶骨性破坏及钙缺失病变的一种新技术.PVP主要应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椎体... 徐海林 芦浩 姜保国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上胸椎 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术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双侧全膝关节同期置换(simultaneous bilater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s,SBTKR)较单侧全膝关节置换(unilater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UTKR)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行初次UTKR的患者中约30%同时合并对侧膝关节的剧烈疼痛[1],而且初次UTKR患者中有10%会在1年内行对侧全膝关节置换[2]。双膝关节置换可以分为同期或分期手术进行,所谓同期是指在一次麻醉下行双膝关节置换术。双关节同期置换的主要标准取决于双侧关节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意愿。在美国,SBTKR较UTKR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之间,1990年到1994年期间行SBTKR者占20.2%,1995年到1999年占28.7%,而2000年至2004年占51.1%。从1990年到2004年,双膝关节同期置换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而在女性人群中几乎增加了两倍[3]。随着骨关节炎的发展,TKR的适应证趋向为年龄更小、活动量及体重更大的患者[4,5]。双关节是否同期置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科医生,若其所在医院每年关节置换量极大,选择行SBTKR的可能性就大[6]。世界上就如何选择双膝同期置换并无统一意见,存在地区差异。在北美和亚洲,选择SBTKR的患者人数最多。而在南美洲,同期双侧关节置换是罕见的。目前伴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假体设计及材料的改善和围手术期管理的提高,决定SBTKR手术将显著增加[7]。本文综述的目的是对双侧关节同期置换的利弊进行分析。 芦浩 王智勇 张志强关键词:双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管理 分期手术 一次麻醉 距后三角骨损伤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距后三角骨损伤是踝关节后方撞击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常需手术切除。目的:探讨踝关节后方入路关节镜下切除损伤距后三角骨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10例距后三角骨损伤患者接受踝关节镜手术治疗。男7例,女3例;年龄17~55岁,平均39.2岁。致伤原因:运动伤6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左侧4例,右侧6例。手术前后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0例患者随访时间13~35个月,平均24个月。AOFAS评分从术前(75.6±3.0)分提高到术后(95.8±2.0)分(t=21.02,P〈0.001)。随访时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或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后方入路踝关节镜治疗距后三角骨损伤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熟悉踝关节后方解剖结构并正确应用关节镜技术是减少副损伤的关键。 张宏斌 张培训 钱源 芦浩 徐海林关键词:踝关节 关节镜 不同方式后内侧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2种不同方式的后内侧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19例,其中后内侧直切口11例,后内侧弧形... 芦浩关键词:入路 文献传递 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第2~5跖趾关节疾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Swanson双柄硅胶假体行跖趾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第2~5跖趾关节病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Swanson双柄硅胶假体实施第2~5跖趾关节置换术21例,成功随访1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6.7±5.5)岁,类风湿关节炎9例,严重骨性关节炎5例,跖骨头骨软骨病2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对手术前后行走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等进行临床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7个月至5年,平均3.2年。Maryland足部评分:术前为(60.69±6.12)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88.13±5.84)分。术前跖趾关节活动度:背伸5.4°±3.1°,跖屈4.4°±2.7°;术后:背伸15.7°±4.5°,跖屈12.2°±4.3°,术后跖趾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术前评分为(6.8±0.9)分,术后末次随访为(2.3±0.8)分,术后跖趾关节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术后评分较术前评分有显著性提高(P<0.01),优良率达到81.3%。结论:Swanson双柄硅胶假体跖趾关节置换术能够较好地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维持前足正常的行走能力,是重建第2~5跖趾关节结构、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需要进一步改进。 刘中砥 芦浩 袁玉松 徐海林关键词:跖趾关节 关节置换 硅胶假体 第一跖趾关节Swanson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僵直的临床研究 2019年 背景:■僵直是一种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背伸受限与背侧骨赘形成,可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功能。目的:探讨使用Swanson双柄铰链式硅胶假体行跖趾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僵直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5月应用Swanson双柄铰链式硅胶假体实施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患者18例(22足),男3例,女15例,年龄53~78岁,平均(62.3±7.1)岁,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跖趾关节活动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手术前后行走功能、跖趾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患者随访17~60个月,平均(42.0±9.7)个月。跖趾关节活动度术前为背伸4.3°±2.9°,跖屈3.1°±2.2°;末次随访为背伸11.7°±2.9°,跖屈10.1°±3.3°,术后与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术前评分为(57.4±8.3)分,末次随访(89.5±4.8)分,优良率为90.9%。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Swanson双柄铰链式硅胶假体跖趾关节置换术能够较好地缓解■僵直引起的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维持前足正常的行走功能及稳定性,是重建跖趾关节、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但同时可能引起一定概率的并发症,值得关注。 刘中砥 芦浩 袁玉松 徐海林 姜保国关键词:关节置换 假体 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疗效比较 研究目的:合并神经损伤的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常需要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被认为创伤大,技术要求高,后路手术相对简单,但也存在一定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术式治疗爆裂骨折时的疗效。研究方法:2007年至2012年共... 徐海林 芦浩 姜保国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